翟志刚的儿子翟天雄:身姿挺拔、年轻帅气,与父亲相处像朋友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09 23:35 1

摘要:2022年的一幕,很多人可能还记得:神舟十三号航天员成功返回地球,降落在东风着陆场。央视直播画面中,一个年轻小伙走上前,给归来的翟志刚送上鲜花,并深情拥抱。解说员顺势介绍:“这是翟志刚的儿子,翟天雄。”

2022年的一幕,很多人可能还记得:神舟十三号航天员成功返回地球,降落在东风着陆场。央视直播画面中,一个年轻小伙走上前,给归来的翟志刚送上鲜花,并深情拥抱。解说员顺势介绍:“这是翟志刚的儿子,翟天雄。”

很多人第一次知道,这位中国首次出舱的航天英雄,居然已经是一个这么大的孩子的父亲了。

翟志刚的出身,很多人已耳熟能详。1966年,他出生在黑龙江龙江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亲因病无法干重活,母亲贾桂芝一人拉扯几个孩子。这个家庭几乎可以用“清贫”来形容,连“温饱”都不是那么稳当。翟志刚的童年,是在田间地头与瓜子摊边度过的。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母亲用一句话,把命运的门槛狠狠拉高:“不念书,怎么能有出息?”

翟志刚是个记性好、悟性高的孩子,但也早熟。他知道自家条件不好,从不多花一分钱。高三那年学校经常停电,他自备小蜡烛照亮课本。用一小节蜡烛换一次夜读,他心甘情愿。

这样的家庭教育,是磨砺,更是一种底色。节俭、刻苦、自律、不认命——这些特质后来陪着他飞上了太空,也深深影响了他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在外人眼里,翟志刚是英雄,是航天员,是“神七出舱第一人”;但在儿子翟天雄心里,他首先是一个特别亲切的父亲

“我爸从来没跟我说什么大道理。他也不要求我必须多厉害。”翟天雄曾在接受采访时简单提到父亲,“但我小时候看到他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锻炼,晚上还会自己看资料、做记录。那种自律,我印象很深。”

家庭的影响,不是靠吼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翟志刚从不对儿子灌输“你爸多了不起”这种话,也从不拿自己的荣誉去压孩子。他知道,父亲在儿子心中是什么样,不是靠说,是靠做。

儿子小时候爱玩遥控车,他就陪着玩;儿子喜欢捣鼓机械,他就一块研究。两人最常做的事就是摆弄玩具,不说大道理,不摆父亲架子,就在琐碎日常里默默传递价值观。

其实,翟志刚从来不是一个“标准的传统父亲”。这和他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他太知道,一个孩子的童年有多重要。

小时候,他最怕看到母亲在风里雨里卖瓜子,最舍不得那双冻裂的手。正因为那种苦,他长大后特别重视孩子的快乐与感受。

他不是那种“虎爸”型的人,而是一位把陪伴和信任放在第一位的父亲。甚至,在航天员的高强度训练间隙,他也尽量抽时间回家看望孩子。

妻子张淑静说过:“翟志刚教育孩子的方法很朴实,他更多是做给孩子看,而不是讲。”她用“阳光、踏实、充满爱心”来形容儿子翟天雄,而这些,正是父亲带来的影响。

2022年那场直播结束后,有人问翟志刚:“你那天看见儿子给你献花,什么感觉?”

翟志刚笑着说:“他比我高了,我还挺意外的。我们平时说话都像哥们,他给我献花还挺别扭的。”

这种语气不是客套,而是一种日常——这对父子间,从没把“你是我儿子,我是你爸”挂在嘴边,而是相互尊重,彼此成就。

其实,在这个被“成功焦虑”包围的时代,这样的父子关系更显难得。

很多人总想用父辈的光环去压孩子,要么一味逼迫,要么彻底放任。而翟志刚和儿子之间,既不拔高也不贬低,既不过分期望,也不妄自菲薄,这样的亲子模式,很值得普通家庭借鉴。

翟天雄并没有走“继承父业”的路。他喜欢自己选择的道路,安安静静读研、做研究。虽然公众对他了解不多,但从央视的画面里能看出,这个小伙子落落大方、沉稳大气,看得出是被爱滋养大的孩子

翟志刚曾说:“我没想让他非得走我走过的路。孩子有自己的梦想,我尊重他。”

从一个农家少年,到太空漫步的英雄;从吃不饱饭的孩子,到抚养出温暖独立的儿子,翟志刚这一路,充满坎坷,但也充满力量。

他不仅实现了自己的飞天梦,也把这份拼搏和担当传递给了下一代。

在翟家人身上,我们看到一种典型的中国式奋斗路径:从贫瘠中站起来,靠读书改变命运;从兵营中走出去,靠意志走上巅峰;从苦难中悟出来,用温情教养孩子。

有人说,一个家庭最大的成功,不是父亲多厉害,而是他用怎样的方式,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在这点上,翟志刚做到了。他既是航天员,也是好丈夫、好父亲。他的伟大,不仅在太空中,也在他儿子的眼中。

正如那天央视解说所说:“献花的是儿子,跟父亲来一个拥抱。”这一幕,比太空更遥远的,是父爱最真实的模样。

参考资料:

中央电视台《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返回直播》画面与解说词,2022年4月

《人民日报》:“中国出舱第一人——翟志刚的故事”,2008年、2022年相关报道

《新华网》:“翟志刚:从穷苦少年到航天英雄”,2022年特稿

《科普中国》:神舟七号任务回顾,2008年

来源:平原隐者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