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经,高圆圆是大众眼中 “冻龄女神” 的代名词,她的美惊艳了时光,塑造的周芷若等经典角色更是深入人心。
文|浅冰吟
编辑|黄毅来了
曾经,高圆圆是大众眼中 “冻龄女神” 的代名词,她的美惊艳了时光,塑造的周芷若等经典角色更是深入人心。
可当繁华褪去,流量时代的浪潮拍打着演艺圈,这位 45 岁的女演员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 “真实处境”?
1996 年,17 岁的高圆圆在北京街头被星探发掘,由此开启了中国广告史上极具标识性的 “清新时代”。
“清嘴”含片里的清纯少女成了 90 年代末观众最熟悉的面孔。
1997 年,她凭借电影《爱情麻辣烫》正式涉足影视,尽管初登银幕的戏份有限,却以自然生动的表现力引起行业关注。
2003 年《倚天屠龙记》里的周芷若,让她彻底爆红。
白衣飘飘的古装扮相、眼尾带泪的隐忍演技,让这个兼具柔弱与倔强的角色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但成也角色,困也角色。
此后十年,她虽因“国民女神”形象被市场贴上标签,但仍尝试在《青红》《南京!南京!》等作品中突破,展现不同类型角色的可能性。
但即便 2013 年《咱们结婚吧》里的“恨嫁女”杨桃火遍全国,也未能打破外界对其“国民女神“”花瓶”的固有认知。
那时候的高圆圆,像被美貌 “绑架” 了。
观众爱看她的脸,市场需要她的 “国民度”,但作为演员,她渴望突破。
30 岁之后,她明显感觉到行业的变化。
流量明星崛起,年轻演员层出不穷,而她夹在 “少女感” 和 “成熟女性” 之间,一度陷入迷茫:
她害怕被定型为只能演“漂亮女人”,却找不到突破的方向。
这种创作上的迷茫,让她不断反思自身演艺道路,促使她主动寻求突破,成为后续转型的内在驱动力。
2024 年,高圆圆接下《绝密较量》里的赵亚苧,让很多人意外。
这是个国安题材的复杂角色,表面身份为国际公关公司副总,实际是国安部门安插的双面特工,心机深沉,和她以往的形象完全不沾边。
她在采访中说,“一开始我也犹豫,由于对国安题材的认知不足,我怕演不好。”
但搭档张鲁一的加入给了她信心,两人曾在《完美伴侣》合作过,默契十足。
加上剧组带他们去采风,了解真实的国安故事,她才发现:“安全危机实际上在每个人身边都有可能出现。”这种对角色现实根基的认知,彻底打消了她的顾虑。
拍摄过程中,角色的多面性成为最大挑战。
作为拥有双重身份的间谍,赵亚苧在家庭场景中的温柔、工作场景中的阴鸷、面对敌人时的狠辣,需要通过微表情与台词节奏的精准控制实现层次区分。
一场审讯戏中,她对着镜子反复打磨 “带笑的威胁感”—— 眼尾微挑的弧度、唇角上扬的幅度,最终让这个 “温柔刀刃” 式的反派形象深入人心。
这一次,她不再依赖过往的 “国民度”,而是用实力证明:
45 岁的女演员,照样能驾驭复杂角色,甚至比年轻时更有厚度。
孙俪曾说: “演员要珍惜自己的曝光率,不能乱接戏。”
这句行业箴言,在高圆圆近年的选择中得到具象化诠释。
2019 年产后,她将年接戏量控制在 1-2 部,选角标准严苛到“非触动灵魂的角色不接”。
这种 “宁缺毋滥” 的策略,表面是产量的收缩,实质是对演员艺术生命的深度守护。
回顾 30 岁时因完美主义崩溃的时刻,如今的她多了份释然:
“最近两年我仍在拍戏,我认为应该享受当下,享受拍戏带给我的可能性。”
这种清醒认知体现在剧本选择上,拒绝套路化的都市情感剧,专注于《绝密较量》这类需要深度心理建设的复杂角色。
当同辈演员忙于综艺曝光与流量变现时,她以“低频率高质量”的出场,在观众心中建立起“角色即品质”的信任关联。
这种务实态度,让她的每一次银幕亮相都成为行业标杆,印证了孙俪“学会塑造人物”的核心观点。
专访里,高圆圆聊起人生态度,比聊演技更让人触动。
她说自己“底色是悲观的”,觉得人生不会永远巅峰,但反而因此学会了和解:
“看到天花板并不意味着停下脚步,而是意味着放过自己。”
她以“小鸟躲雨”比喻女性力量:“遭遇风雨时,躲在屋檐下积蓄力量,恰是为了日后飞得更稳”。
这种对“柔弱”的坦诚接纳,打破了社会对独立女性“必须永远坚强”的单一叙事。
当同辈为“少女感”过度瘦身时,她坦然面对岁月痕迹;
当行业追捧“大女主”人设时,她偏爱赵亚苧这种充满人性矛盾的复杂角色。
在她看来,女性力量的高级形态,是懂得在合适时机示弱,在沉淀后重新出发。
如今的她,在家庭与事业间保持微妙平衡:
不做 “拼命三娘”,但也不远离舞台,将生活阅历转化为角色塑造的养分。
这种平衡,让她既保留了演员的敏感度,又多了生活的烟火气,从而让角色更有层次。
看完这篇专访,突然觉得高圆圆的 “真实处境” 其实很动人。
她不是流量明星,没有天天上热搜;也不是 “拼命三娘”,没有用数量堆砌作品。
45 岁的她,敢接反派,敢放慢脚步,敢承认自己的局限,这比“永远完美”更需要勇气。
这种态度,在速食文化肆虐的娱乐圈,反而成了最珍贵的存在。
或许,我们喜欢高圆圆,不仅是因为她的美,更是因为她让我们看到:
一个女演员,如何在岁月里找准自己的节奏,不被市场裹挟,不被年龄定义,活得清醒又自在。
这大概就是她给所有女性的启示:
无论是演员还是普通人,接纳自己、做好选择,比“永远完美”更重要。
部分资料来源:
澎湃新闻|专访|高圆圆:像鸟儿一样,柔弱也自由
北京日报客户端|《绝密较量》张鲁一高圆圆硬核较量揭秘当代谍战
来源:黄毅来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