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都说“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可央视里还真藏着两只“精怪”:一个是朱迅,睁着一双铜铃眼,笑起来嘴角都能飘到姥姥家去;另一个是刘纯燕,人称“金龟子”,当了外婆还梳着西瓜头,一顶帽子顶半天,不怕风大只怕头歪。这两位,可不是简单的娱乐主持人,她们在央视混得风生水起
都说“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可央视里还真藏着两只“精怪”:一个是朱迅,睁着一双铜铃眼,笑起来嘴角都能飘到姥姥家去;另一个是刘纯燕,人称“金龟子”,当了外婆还梳着西瓜头,一顶帽子顶半天,不怕风大只怕头歪。这两位,可不是简单的娱乐主持人,她们在央视混得风生水起几十年,背后的故事简直比电视剧还精彩!网友直呼:“这不是主持界,是人精窝!”
朱迅:铜铃眼+嘴角斜,成央视最“辣”女主持
提起朱迅,很多人脑子里蹦出三个词:大眼睛、歪嘴笑、语速快。她的主持风格堪称“快刀斩乱麻”,有观众调侃:“朱迅的嘴一动,嘉宾的心就慌。”
她最出名的,还是那一双眼睛。网友形容:像是闪着高光的铜铃,一瞪就能吓退熊孩子。但你以为她只是表情夸张?错了!朱迅可是央视的一姐级人物,从《非常6+1》到《艺术人生》,再到春晚小品后访谈,她的存在感永远高调——哪怕她“歪嘴”的造型在网络上被调侃成“地表最强面部肌肉表现力”。
朱迅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她早年赴日求学,主持了NHK的中文节目,回国后加入央视,靠的是实打实的业务能力。她不仅采访过各路大咖,还出版了畅销书《不完美才美》。
金龟子刘纯燕:顶着西瓜头的外婆,童年回忆终结者
“各位小朋友大家好,我是金龟子!”这句开场白是多少80、90后童年的BGM。刘纯燕,央视少儿频道的镇馆之宝,凭借标志性“西瓜头”、甜美声音、永远年轻的笑容,把一代人的童年“封神”。
如今的她,已经是外婆级人物,却依然顶着招牌西瓜头出现在荧屏。很多人说她“装嫩”“装可爱”,但仔细想想,这正是她职业角色的需要。她选择永远保持“童心未泯”的形象,是为了与观众、尤其是小朋友产生情感链接。
刘纯燕的本事可不止“卖萌”。她是央视最资深的儿童节目主持人之一,参与了《大风车》《七巧板》等多档经典节目制作,还亲自参与剧本创作、节目策划。她也是第一批在央视主持中加入角色扮演和表演元素的主持人,甚至与孙敬修、鞠萍、董浩并称央视“少儿四大金刚”。
你以为他们是天然“搞怪”?真相远不止如此。
央视是一个严肃媒体机构,对主持人的形象、表情、语言要求极高。在这样一个以“庄重严肃”著称的平台里,朱迅的表情张力和刘纯燕的童趣造型,恰恰是一种精准的“人设管理”和“差异化运营”。
业内人士表示:“央视不是不允许个性化,而是更重视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观众定位。朱迅承担的是中年观众的情绪引导、情境共鸣,刘纯燕则承担儿童情绪建立、信任营造。她们的形象都是基于战略选择。”
就像金龟子的西瓜头不是为了“装嫩”,而是为了增强亲和力和记忆点。朱迅的“嘴角管理”虽然夸张,但却能迅速营造亲切和现场感。
A网友调侃:“朱迅表情包应该纳入非遗!”
B网友不屑:“金龟子还扮小孩,太装了。”
C网友理性分析:“她们的存在,给央视带来了多样性。”
D网友感慨:“虽然看着不适应,但她们真的陪我们长大。”
舆论场上,褒贬不一。有的人批评她们“人设过时”,有人力挺“专业精神”,还有人呼吁给主持人更多“人性表达”的空间。
首先,任何职业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央视主持人,不应该只是“面无表情的传声筒”,也可以是“有灵魂的情绪共鸣者”。
其次,主持人并非只是表面光鲜。他们背后的职业要求、心理负担、舆论压力远超一般人想象。朱迅曾透露自己为主持一场春晚前后准备了3个月,反复对词、训练微笑肌肉。刘纯燕长期保持声音甜美、肢体灵活,需要每日练嗓、瑜伽。
最后,观众也应该提升自己的媒体素养。不是所有“夸张”的表达都等于“哗众取宠”,也不是所有“卖萌”的行为都是“装可爱”。
多元表达值得鼓励央视的未来,离不开多样化的表达。无论是朱迅的情绪调动,还是金龟子的角色延续,都说明央视正在尝试用更贴近观众的方式传递内容。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看问题:当央视不再千篇一律,是否说明它在变得更接地气、更有人情味?
未来的主持风格,不应该只有“标准模版”,而应该允许“百花齐放”。而观众的角色,也应该从批判者变成理解者。
“不是她们表情夸张,而是这个时代太单一,忘了多样才是常态。”
“西瓜头不是幼稚,是记忆的年轮;嘴角歪不是搞笑,是对镜头的尊重。”
如果你也曾因为金龟子的声音而安心入睡,因朱迅的犀利提问而热血沸腾,欢迎留言聊聊你的童年、你的感动、你的观点!别忘了点赞、收藏、关注,咱们评论区不见不散!
来源:红咖啡遇上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