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夸它的观众纷纷化身遛弯老大爷:这不咱门口的社区医院嘛,连病历本都透着长沙塑普味——“脚痛搞点膏药贴哈子”,这波社区医院纪实把我整懵了。
医疗题材。
以前我们夸这类作品通常会说:好紧张、好惊险、好感人!
直到今晚这部湖南卫视新剧打破格局。
夸它的观众纷纷化身遛弯老大爷:这不咱门口的社区医院嘛,连病历本都透着长沙塑普味——“脚痛搞点膏药贴哈子”,这波社区医院纪实把我整懵了。
“大家是医生,又不像医生,更像是服务业。”
这是医疗剧,还是温情版《守护解放西》?
以上场景,就出自今晚开播的湖南卫视医疗剧《我家的医生》。
要说2025年的国剧,的确四面开花,刑侦剧一部接一部,《刑警的日子》又续上了,都市剧有《蛮好的人生》,年代剧有《刘姊妹》《北上》。
唯独医疗剧爆款,始终没开张。
看这部,周游、黄尧领衔,陈昊宇助阵,还有《无尽的尽头》里的“陆声”刘家祎 。
这阵容,不弱。
可一看题材,又是国剧很难拍好的医疗题材。
能好看?首播3集,几乎所有高赞评论都是统一平民画风:没有狗血没有高大上,就是我们小区门口的社区医院。
看来,有点搞头?
第一时间刷完播出的3集,发现这《我家的医院》,和想象的真有点不一样。
1、故事:认亲、离职、隐瞒,《我家的医院》开场就牢牢抓住我的眼球
医疗剧好不好看?剧情是关键。
而这部《我家的医院》,开局就以赵东城(周游饰)和余诗(黄尧饰)所在的青山绿水社区医院为背景,将一系列医疗暖心故事融入其中。
不仅死死地拿捏观众,还让平凡烟火气浓郁得几乎溢出屏幕。
第一:认亲。
故事开场,青山绿水社区医院接到小区餐馆求医,赵东城紧急出诊,一看是个初到星城的22 岁小伙,饱餐一顿晕倒了。
救醒了一报姓名:关旭。
赵东城一听蒙了,眼前这位病患,竟是十几年没见的弟弟。出个诊,捡到个弟弟?
听说弟弟想找工作还没钱住旅馆,想要找回亲情的赵东城二话没说,先带人到自家“民宿”再说,人留住了,其他都好办。
一看弟弟上完厕所想撤,赵东城直接堵上厕所门,接着自报家门:我不是坏人,我是你哥。
这换谁都不能信啊,结果一番斗智斗勇,关旭冲出来又晕了。
再救醒了兄弟相认吧,没有感人肺腑,只有互相埋汰——”妈还好吧。“”妈走了,意外车祸,你还真是妈妈的好儿子,什么都不知道。“
再续兄弟情有些难度,好在人留下来了。
原来慢病科主管余诗正急着找男护士,一听关旭大学读的医护专业,那不正好嘛,既然和青山绿水有缘,留下来好好干!
就这样,关旭被迫开启了和哥哥赵东城、公卫科康复科之宝沈鑫鑫,住院部医师张骏和未来老婆余诗等人一同应付工作、吃饭宵夜、互相陪伴的日子。
我家医院的故事,正式开始。
第二:辞职。
关旭能留下来,可不是因为是赵东城弟弟,而是余诗的慢病科实在没人了,光最近就走了六个,五女一男。12天走一个。
领导眼里,人员流出严重就算了,还走了个男的,自己好不容易给医院凑齐的五个男的一巴掌,剩四个了。
可关旭才跟着余诗做了一次上门检查,连领导都快辞职了。
原来两人上门给老人做全民健康素养的上门抽查,老人倒挺热情,可老人儿子一回来,第一反应就是诈骗,还数落起老爹,”你知道他们什么人,万一是骗子呢?“
关旭刚想辩解,结果男人连发飙带赶人,直接把两人推出去,调查问卷也被丢出来。
这一幕,正好被余诗母亲看到。
这下余诗过去对家里说的那套”离家近身体好”的说辞不灵了,母亲直接贴脸开大:钱先不说,看看人家对你的态度。
总结起来四个字:马上辞职。
辞职是不可能辞职的,可面对家人的强烈反对,这社区医院的小小梦想如何坚持到底?
第三:隐瞒。
该陈昊宇出场了。
赵东城晚上回家,遇到一女子被绕路怒怼司机,帮着一番理论把司机怼回家了。
没想到一场长沙宵夜火锅,他才知道这位飞回来看爷爷的许镜侠,原来是他相熟的重症病患大爷的孙女。
许镜侠还请他帮忙隐瞒这件事。
爷爷生病住院,家里儿女个个漠不关心,只有她这个孙女飞回来看着爷爷手术。
可望着许镜侠落寞的背影,赵东城却陷入了迷茫。
不得不说,《我家的医生》真的给观众带来了烟火气十足的医疗生活剧。
以一场意外认亲带观众走进这个社区医院,同时又埋下悬念,牢牢吸引着观众的眼球。
赵东城关旭的兄弟关系如何缓解?
余诗能不能在母亲面前收获那个大爷嚣张儿子的道歉?
青山绿水社区5人小分队,如何一步步完成成长?
2、观感:打破滤镜,打破人设,这新剧治好了我的医疗剧尴尬症
过去的国产医疗剧给观众的感受,要么变成了医疗爱情剧,要么成了过度滤镜的医疗悬疑剧。
可《我家的医生》三集看下来,一个字总结,那就是:破。
一是打破滤镜
不能说《我家的医生》没有滤镜。
只不过比起国产医疗剧常用的那种滤镜——磨皮过度、精致底层、失真职场……
它的“滤镜”,叫烟火气。
开场,轻快的音乐响起,镜头带着你走进社区医院沉浸式遛弯。
第一天上班的女护士,一天忙到头累懵了才知道啥叫社区医院。
社区医院体检日常对话:”“你的胆固醇有点高啊。”
“短裤有点高?”
不同于传统医疗剧以“治疗重症”为主线叙事的惯例,这部剧却是从基层社区医院切入。
这里没有穿着白大褂在医院走出霸总步伐的完美英雄,而是主动将身份“降格”,把镜头拉低——让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和人情世故完整呈现,也没忽略那些真实存在的基层医疗现实。
青山绿水社区医院5人小分队每天和患者“斗智斗勇”,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都是他们的工作内容。
看完了我才明白为何剧名叫“我家的医生”。
因为脱下白大褂的社区医生,是居民的邻居、朋友,也是他们的家人。
二是打破人设
前三集,节奏不算快,也没有抓人的生死悬念。
在当下这个看剧追求短平快,磕CP好打直球的时代,这部剧凭什么被人喜欢?
答案或许是,它的故事和人物,够接地气,够真。
前几集重点不在医疗大戏,也不是感情戏,而在于主角团各自的生活状态。
这些社区医生,为邻里邻居解决头疼脑热、处理突发状况是他们的日常,上班嗦粉下班聚餐吐槽,是他们的生活状态。
剧集没有打造什么梦幻人设,剧中的主角团都是烦恼缠身的普通人,面对现实也难免茫然失意,甚至看不到未来。
剧集完全拍出了当下年轻人的典型状态,会让人不自觉就代入其中,与之共振。
导演的野心不是讲一个医疗超级英雄拯救众生的故事。
而是讲述了一群带着小缺点、小毛病、小困惑的普通社区医生,如何治病救人。
青山绿水五人小分队的磨合,便是打破国产医疗剧医生刻板“人设”的过程。
3、演员:黄尧、陈昊宇等女演员一出场,就让医疗剧的“飒爽感”出来了
作为一部医疗剧,《我家的医生》阵容确实不华丽,但剧中每个演员都表演在线,能让观众不出戏。
周游饰演的赵东城随和亲切,“陆声”刘家祎饰演的关旭耿直可爱。
但最惊艳我的还是剧中的女演员,她们一出场医疗剧的“飒爽感”就出来了。
比如女主黄尧。
从《山海情》到《对手》,黄尧早就以清新自然的表演,俘获不少观众的心。
这次她饰演的社区医院慢病科主任余诗,出场一身白大褂,冷静中带着一丝疲态,这才是医生该有的样子。
黄尧的表演也在线,在不同剧情下演出角色不同的气质。
面对无理患者家属,脸一垮,冷冷走出家门。
和主任斗嘴时,嘴皮利索,气场强大,让领导忍不住战术性喝水。
和妈妈吵架,无奈憋屈,战术性撤退。
不得不说黄尧演的女医生,才是真的像社区医生。
比如陈昊宇饰演的患者孙女。
陈昊宇也很好地诠释出角色的反差。
对无良司机据理力争,够硬气。
在爷爷面前是乖巧懂事的乖孙女,面上带着灿烂的笑容,眼神中满是温柔。
然而当面对男主说出困境,表情就变得落寞而严肃,一位端庄知性的都市女性形象就呈现出来。
也正是因为这些女性角色的出彩,让这部医疗剧有了更多色彩和看点。
4、破局:国产医疗剧,该换种疗法了
最后,想再聊一聊国产医疗剧。
众所周知,医疗剧是国剧市场最难碰的钉子。
上一部大热医疗剧,已经是13年前的《心术》。
这些年,除了《有关唐医生的一切》《白色堡垒》等作品获得好评外,大多播出的医疗剧都毫无水花。
医疗剧遇瓶颈,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相信大家看出来了。
这部《我家的医生》表面上是医疗题材。但故事内容,与传统国产医疗剧完全不同。
其内核依然是非常生活化的。
剧中的社区医生,都不是以一己之力拯救患者的超级英雄,也没有任何明星光环。
这部剧的新意,正是将这些医生,还原成囿于现实与生活的普通人。
讲述他们遭遇的最朴素、平凡的现实。
比如,现实的社区医疗。
男医生严重不足,离职率高,患者瞧不起,还容易被患者误解。
又比如,社区医疗背后的家庭温情。
从陈昊宇饰演的孝顺孙女,到默默看护着患上老年痴呆症老伴的老爷爷。
通过日常点滴,带出亲人之间深沉的情感。
这部剧不是为了感动而感动。
而是通过社区医院这个背景,来突显每一个角色身处现实中的无力与渺小。
每个社区医生,在医疗和患者面前,都是无力的普通人。
但一个普通社区医生,又可以成为最强大的患者的家人。
这种对于医患关系的重新建构,是这部剧最独特的闪光点。
很多人说,现实太辛苦,才想借逃离生活的甜剧来放松。
但恰恰是不回避现实,细细勾勒现实社区医疗千滋百味的作品,才让我们反复心动。
就像黄尧剧中的台词,“社区医院也许不是学医人最好的选择,但这个世界上需要那些能把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医生,也需要我们这种医生。”
同样的,国剧需要那些紧张感十足的医疗大剧,也需要这样带着烟火气生活味的医疗“小”剧。
来源:头号剧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