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一档动画电影观察

天堂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9 20:01 2

摘要:2000年至2007年,“五一”虽然有7天长假,但观影氛围不强,期间上映的动画电影以进口片为主,数量较少。例如,2005年五一档上映的《鲨鱼故事》是由梦工厂制作的一部动画电影,该片在“五一”假期产出票房967万元。

今年五一档共有9部新片上映,其中包括《海底小纵队:海啸大危机》《开心超人之逆世营救》《幽灵公主》3部动画电影。

随着假期的扩容,近年来五一档的动画电影数量有所增加,票房占比有所提高。

2000年至2007年,“五一”虽然有7天长假,但观影氛围不强,期间上映的动画电影以进口片为主,数量较少。例如,2005年五一档上映的《鲨鱼故事》是由梦工厂制作的一部动画电影,该片在“五一”假期产出票房967万元。

2008年起,“五一”假期被缩短为3天,五一档电影市场的潜力因此受限。2012年至2018年,在五一档首映的动画电影共有10部,档期内票房合计0.70亿元,仅占同期五一档总票房的1.7%。“五一”7天长假被取消后,一直有恢复的呼声。2019年经过调休,“五一”放假4天,档期内上映了两部动画电影。2020年以来,连续6年,“五一”假期通过调休均凑成了5天长假。近3年,“五一”假期动画电影的上映数量稳定在3至5部。其中,2023年五一档共上映19部电影,包括《新猪猪侠大电影·超级赛车》等5部动画电影,这也是动画电影在五一档上映数量最多的一次。2021年至2025年,拥有5天假期的五一档共上映动画电影14部,档期内票房合计6.28亿元,占同期五一档总票房的比例提升至10.9%。今年五一档上映的3部动画电影的档期票房占比已达13.6%。

以目标观众的年龄段为主要维度,动画电影可分为低幼向、少年向和全龄向三类。少年向和全龄向的动画电影制作成本和票房预期较高,一般选择春节档、暑期档等大档期。在五一档上映的动画电影,多以低幼向为主,其市场需求稳定,成本较低,但上映周期短,票房不高,且常出现临时撤档情况,如2022年有《猪猪侠大电影·海洋日记》《我是霸王龙》《迷你世界之觉醒》3部动画电影撤档;今年,原定五一档上映的《熊孩子·探险熊兵》改档至7月上映。

事实上,在五一档取得好成绩的动画影片中,不少是4月市场的延续影片。比如,2013年4月20日上映的《疯狂原始人》在五一档取得7889万元票房,占五一档总票房的17.5%;2015年4月24日上映的《疯狂外星人》五一档票房6809万元,占档期总票房的10.7%;2023年4月20日上映的《灌篮高手》、3月24日上映的《铃芽之旅》以及4月5日上映的《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在“五一”假期的票房产出,合计占档期票房的12.7%;今年春节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经多次密钥延期后,在五一档还斩获了6423万元票房,档期票房占比达8.6%。数据背后,体现出观众在重要档期对动画电影的刚性需求。

2015年初,东北大学胡春雷等学者提出了“低幼悖论”现象。该现象指出,在国产动画电影中,低幼内容饱受诟病但占据市场主流,而《魁拔》等非低幼类型国产动画影片虽有大量粉丝,却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并认为,这一悖论源于文化受众与经济受众的不一致,需要从区分文化受众与经济受众入手,实现二者的统一。十年来,国产动画电影的全龄化已取得显著成绩,而“悖论现象”中提到的低幼类动画电影,则面临着明显的票房上限。为了降低市场风险,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之一是根据“票房天花板”倒推投资预算并尝试重映,另一策略则是采用电视/网络动画播出、系列电影上映与衍生品授权开发相结合的商业模式。

由于电视/网络动画的观众面广,成本可控,能够建立动画形象,夯实观众基本盘。在此基础上,系列电影在角色设定、风格品质等方面进行延续和升级,放大品牌效应,提高竞争壁垒。在多种媒介传播的助力下,通过动画衍生品的授权开发、生产销售等实现内容变现,拓展动画形象的生命宽度。今年五一档上映的《海底小纵队:海啸大危机 》《开心超人之逆世营救》两部低幼向动画电影均采用了这一模式。

《海底小纵队》讲述了居住在章鱼堡的8个小动物在海洋进行搜救、探险和保护的故事。2007年,英国银色之门媒体公司(Silvegate Media)将Meomi团队设计的绘本开发成动画剧集,2010年在英国BBC首播,2014年7月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目前已制作9季和2季《海底小纵队在中国·中国之旅》,在120多个国家及地区播出。2021年以来上映了3部院线电影,分别在寒假、暑期和“五一”期间上映,档期并不固定。2017年10月,万达儿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经Vampire Squid Productions Limited(英国)公司授权,取得《海底小纵队》及其美术作品巴克队长等在境内的著作权,开始版权运营。据其官网介绍,截至2022年,累计授权客户超过500家。另外,作为《海底小纵队在中国》的联合出品方,新三板挂牌公司杰外动漫的授权合作方包括轮滑、童鞋、个人护理等品牌。

《开心超人联盟》是导演黄伟明在《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后创作的又一动画系列。黄伟明及团队2009年成立广东明星创意动画有限公司,2010年在首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上展示了“开心超人”的动画形象,同年开播电视版,目前已发行20季。2013年以来已上映5部院线电影,前4部在暑期和寒假上映,今年的大电影《开心超人之逆世营救》选在五一档上映。黄伟明2010年初受访时曾表示,《开心超人》系列在动画形象设计之初就考虑了衍生品开发的相关业务,吸取了“喜羊羊”的经验,避开了包含羊毛等生产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的动画形象,“力求可爱、卡通但又不过分复杂”。其衍生品包括机甲玩具、图书、公仔、徽章、魔方等品类。据媒体报道,“开心超人”近期授权了AI玩具的开发。

《海底小纵队》系列和《开心超人》系列目标观众重合度较高,2022年7月,两部系列的大电影就曾同档期上映。整体而言,《海底小纵队》系列的票房高于《开心超人》系列。今年五一档,二者再次同台,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海底小纵队:海啸大危机》区域偏好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开心超人之逆世营救》区域偏好在华南和西南。在口碑评分相近的情况下,二者比拼的是品牌影响力以及背后的开发运营实力。

在五一档期发展历程上,动画电影的引进国别较为丰富。如《考拉大冒险》(2014,韩国、美国)、《赞鸟历险记》(2014,南非)、《灵狼传奇》(2017,俄罗斯)、《冰雪大作战2》(2021,加拿大)、《坏蛋联盟》(2022,美国)、《天堂谷大冒险》(2023,德国)等。其中,日本动画电影是档期的常客,如《玛丽与魔女之花》(2018)、《间谍过家家 代号:白》(2024)、《哈尔的移动城堡》(2024)等影片,具有粉丝粘性较强、票房稳定的特点。

今年五一档上映的日本动画电影《幽灵公主》是宫崎骏的代表作之一。该片于1997年7月在日本上映,2007年2月在电影频道播出中文配音版,此次上映的是4K修复版,并有IMAX版。该片4月23日“极限定档”,排片占比从5月1日的7.3%提高到5日的8.6%,档期内票房6959万元,档期票房占比9.3%,排名第三。

近年来,日本进口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提升明显。2023年,15部日本电影在中国市场获得23.3亿元票房,占进口片票房的25.7%;2024年,22部日本影片在中国市场票房合计23.8亿元,占进口片票房的23.9%。其中,动画电影占据较大份额,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漫画、番剧的剧场版系列。如《蜡笔小新》系列、《航海王》系列、《火影忍者》系列、《宝可梦》系列等。其中,《哆啦A梦》系列已上映13部,累计票房18.18亿元;《名侦探柯南》系列引进13部,累计票房15.43亿元。二是宫崎骏、新海诚等知名导演的作品。从38岁开始,宫崎骏共执导了12部动画长片,除了《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之城》(1979)、《风之谷》(1984)、《魔女宅急便》(1989)以及《起风了》(2013),目前已有8部在中国内地上映,累计票房18.08亿元(不含《幽灵公主》)。新海诚导演的动画电影中国内地已引进3部,累计票房18.11亿元,其中,《铃芽之旅》(2023年,8.07亿元)、《你的名字》(2016年,7.14亿元)位列中国内地日本引进片票房排名的第一和第三名。2024年12月25日,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第二次会议共达成10项共识,其中包括“支持影视、音乐、出版、动画、游戏等文娱产业继续合作”。鉴于日本动画电影较为稳定的市场预期,参与引进的企业数量增加,引进的买断价格增幅较大,随着存量的消耗以及竞争的激烈,也许会促进更多国别动画电影的引进。今年2月上映的拉脱维亚、法国、比利时等国出品的《猫猫的奇幻漂流》就令人耳目一新。

2024年11月,《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修改后,五一劳动节增加1天假日,除个别特殊情形外,放假调休5天。劳动节成为全年仅次于春节和国庆节的第三长假。电影档期的成熟既有赖必要的假期基础,更需要电影人有意识地持续经营,合力建构良好的观影预期。目前,五一档票房纪录是2021年的16.68亿元,日均3.3亿元,相较元旦档日均票房纪录(5.1亿元,2024年)、国庆档日均票房纪录(6.4亿元,2019年)以及春节档日均票房纪录(11.9亿元,2025年)仍有较大成长空间。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5年,五一档20岁以下的青少年购票用户占比从8.9%降至2.9%,单均购票张数从1.93降至1.82。对于动画电影而言,在提供多类型、多国别观影选项,降低观众平均年龄,增强观影社交属性等方面,都大有可为。

/ 包 晓

编辑 / 谭 宇

责编 / 杜思梦

CONTACT US

来源:中国电影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