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公众视野中,傅首尔的脸似乎成了一张“标签”——圆脸、吊梢眼、犀利的眼神,这些特征被贴上“强势”“刻薄”“利己主义”的标签,甚至衍生出“傅首尔长相的女生不能娶”的荒诞定律。
在公众视野中,傅首尔的脸似乎成了一张“标签”——圆脸、吊梢眼、犀利的眼神,这些特征被贴上“强势”“刻薄”“利己主义”的标签,甚至衍生出“傅首尔长相的女生不能娶”的荒诞定律。
起初傅首尔在《奇葩说》中,她以“接地气的中年妇女”形象走红,“金句”频出的犀利语言风格本是其核心竞争力,但你知道这些话都是什么吗?
“好多人都劝我离,就问我为什么还不离?确实是不舍的,因为他就是我的素材来源”
她在辩论场上的“攻击性”,“女强男弱”的那些段子,也有不少吐槽老刘(傅首尔前夫)的话语,这些就是“金句”
一开始大家以为这些就是段子,说着玩的,直到傅首尔参与婚姻真人秀《再见爱人》,“攻击性”变成了对伴侣的“情感霸凌”,“女强男弱”段子也成了“贬低丈夫”的罪证。
公开贬低与嘲讽
- 傅首尔在节目中多次将老刘作为段子素材,例如称他为“咸鱼”“不求上进”,甚至调侃“连呼吸都比别人慢”。这些带有贬低性质的言论让观众感到不适,认为她对伴侣缺乏尊重。
- 老刘在节目中尝试表达爱意或努力时(如煎心形鸡蛋),傅首尔以“做作”“一把年纪了”等评价回应,否定对方的用心。
经济控制与不信任
- 傅首尔要求老刘对家庭开支事无巨细地报账,包括买菜、买衣服等小额消费,甚至检查其购物记录。这种高压的经济管控让观众感到窒息,认为她将老刘置于“家庭乙方”的被动地位。
- 老刘作为全职家庭主夫,长期缺乏社交和自我价值感,傅首尔却未给予情感支持,反而强化其“无能”标签。
婚姻中的强势主导
- 傅首尔承认自己是“生活中永远的甲方”,家庭事务几乎全由她主导。例如,装修时老刘因量错地板尺寸导致浪费,傅首尔反复提及此事,暗示对方不可靠,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控制地位。
- 当老刘提出离婚时,傅首尔虽表意外,但坦言婚姻中“爱情为零”,并默认两人步伐不一致,被观众批评“冷漠”。
如果大家看过《再见爱人》就会发现,当老刘真心给她做事的时候,傅首尔总是挖苦对方,加嘲笑对方,她自己还觉得没什么,当她自己得不到对方的回应时,又说对方不理解她。
多份工作维持生计
在傅首尔早年收入不稳定的时候,老刘曾同时打多份工,承担家庭开支,甚至靠卖榴莲、做保险等零工支撑家庭经济。他毫无怨言地成为家庭的“经济支柱”,让傅首尔能够无后顾之忧地追求事业。
牺牲个人发展机会
后面又为支持傅首尔的事业发展,老刘主动放弃自己的职业规划,全职承担家务和育儿责任。例如,傅首尔因工作频繁出差时,老刘独自处理家务、接送孩子上下学,成为“家庭主夫”
原来上岸后斩的不是意中人,而是工具人
“不喜欢你太悠闲、轻松、快乐,一方面我觉得我爱的人快乐,我应该感到高兴,但有时候我承认我有点儿嫉妒”
而她离婚的原因也是因为她感觉自己已经不需要他了
“你对我来说是一盏每天亮着的温暖的灯光,曾经在我非常恐惧的夜路上照亮我,但是你我分开的真相可能是,你有没有想过,我可能不再那么害怕走夜路了”
我就想问问大家看到这些逆天的话语啥感觉?反正我是一点受不了,她会嫉妒自己的爱人,这样的想法还能算爱人吗?
而且她有成就之后就飘了,就认为不需要老刘了,所以呢?老刘做的一切都不重要
老刘06年认识傅首尔,07年确认关系,然后就是老刘资助她考研,傅首尔还没成名的时候,一直是老刘在供养她,家里家外差不多都是老刘,做了20年柴米油盐,结果她成名一年半,就把老刘说成废物。
来看看他们的小孩怎么说
“我爸眼里只有我妈,我妈眼里只有工作,如果工作需要,他可以一直和同一个人结婚”
我们是外人,就算不懂真想,难道连他们的小孩也不懂吗?从小孩的话也可以看出这段婚姻的问题到到底出现在谁身上
我不太了解傅首尔的婚姻。但我看视频看到了有一段的。傅首尔喝饮料的时候,她老公直接把饮料拿过来帮她把吸管撕开,并插上吸管给了傅首尔。然后傅首尔就反驳说,你有必要在这里做做吗?她老公回答,难道我平时在家里不是这么做的吗?俯首而沉默了。就这一段就已经能体现出在家里是个什么情况?这种婚姻还有什么延续的必要呢?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男生制止霸凌惨遭三名女同学辱骂围堵”,下面张图就是那三个女生,而面相就是“傅首尔”面相
横店插队的外婆孙女,被男子阻止后疯狂怼视频中的男子
有些人光看面相就感觉不容易相处,就感觉他这个人很坏,但有些人却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
中国相术认为,人的面部特征(如五官分布、气色、神态)能反映性格、命运。例如,《冰鉴》中提到“骨相定贵贱,气色观吉凶”,将面部视为内在精神的“镜子”。这种观念源于古人观察经验的总结,虽缺乏科学实证,却体现了对“身心一体”的直觉认知。
儒家强调“诚于中,形于外”,道家主张“形神合一”,均认为内在修养会外显于仪态。例如,长期修心养性之人可能神态平和,而内心焦虑者则易显疲态。这种内外关联的哲学观为“相由心生”提供了理论支持。
傅首尔的争议源于其职业转型中的表现、婚姻话题的过度曝光,以及外貌与行为的关联性被舆论放大。而“长相定律”的流行,本质是社会对女性外貌与道德绑定的偏见体现,也反映了公众对“强势女性”形象的复杂态度。
来源:喵眼看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