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塑料姐妹花”成为社交热词,都市女性剧《亲爱的仇敌》却以一种近乎残酷的真实,将闺蜜关系中的暗潮涌动搬上荧幕。这部由高叶、陈妍希、万鹏主演的都市情感剧,改编自倪一宁同名小说,自2025年5月7日登陆腾讯视频以来,以“亲密关系中的博弈与救赎”为切口,撕开了当代女
当“塑料姐妹花”成为社交热词,都市女性剧《亲爱的仇敌》却以一种近乎残酷的真实,将闺蜜关系中的暗潮涌动搬上荧幕。这部由高叶、陈妍希、万鹏主演的都市情感剧,改编自倪一宁同名小说,自2025年5月7日登陆腾讯视频以来,以“亲密关系中的博弈与救赎”为切口,撕开了当代女性生存困境的冰山一角。
看点一:双女主“雌竞”背后的阶级镜像
剧中,高叶饰演的独立编剧罗曼与陈妍希饰演的豪门阔太陈凯西,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大学闺蜜,却在十年后走向截然不同的命运分野。罗曼蜗居出租屋熬夜改剧本,却因未婚夫的豪车钥匙被陈凯西当众调侃“编剧混得不如阔太”;陈凯西在家族晚宴上强颜欢笑,却因丈夫出轨证据被罗曼无意撞破而歇斯底里。这种“你羡慕我光鲜,我嫉妒你自由”的阶级撕扯,恰是导演黄天仁在《想见你》后对人性复杂性的延续——当罗曼在奢侈品店试穿陈凯西赠送的裙子时,镜中倒影却分裂成两个女人的虚实之争,隐喻着闺蜜情谊中暗藏的权力博弈。
看点二:第三者钟倾城的“人性显影剂”
万鹏饰演的钟倾城,既是搅动闺蜜关系的“第三者”,也是照见人性幽微的“显影剂”。她以实习生的身份接近罗曼,却暗中向陈凯西透露罗曼与富商的暧昧短信;当陈凯西为挽回婚姻设计“捉奸”戏码时,钟倾城又化身知心妹妹,用一句“姐姐,男人都爱新鲜感”将陈凯西推向自我怀疑的深渊。这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叙事结构,让观众惊觉:所谓“闺蜜撕逼”不过是表象,真正令人战栗的是女性在情感战场中的集体困境。正如剧中钟倾城在深夜酒吧的独白:“你们争的从来不是男人,是‘被选择’的资格。”
看点三:黄天仁的“心理蒙太奇”叙事
曾执导《想见你》的黄天仁,此次在《亲爱的仇敌》中延续了其标志性的“心理蒙太奇”手法。当罗曼与陈凯西在咖啡厅对峙时,镜头突然分裂成两个画面:左侧是罗曼记忆中大学时陈凯西为她打架的场景,右侧却是此刻陈凯西将咖啡泼向她的特写;更令人惊艳的是,当两人因争夺孩子抚养权对簿公堂时,法庭的吊灯突然熄灭,黑暗中浮现出她们学生时代勾肩搭背的剪影。这种虚实交织的镜头语言,将“亲密与仇恨”的共生关系推向极致,也让观众意识到:所谓“仇敌”,不过是“爱而不得”的变形。
看点四:袁娅维主题曲的“情感声呐”
袁娅维演唱的主题曲《同年同月同日生》,以极具穿透力的嗓音将女性情谊的矛盾性解构得淋漓尽致。歌词中“我们共享过心跳的频率,却困在各自的时区”暗合剧中罗曼与陈凯西的命运错位;而副歌部分“把刀锋藏进玫瑰里,用温柔包裹敌意”则精准概括了女性在亲密关系中的生存智慧。当剧中罗曼在暴雨中删除与陈凯西的合照时,背景音乐突然切入这首歌的钢琴版,雨滴声与琴键声共振,将“爱恨同源”的主题推向高潮。
看点五:国产女性剧的“反套路突围”
不同于传统女性剧的“大团圆”结局,《亲爱的仇敌》选择以一种更残酷的方式完成救赎:当罗曼放弃攀附豪门,陈凯西选择离婚创业,两人在天台对饮时,没有拥抱痛哭,而是用一句“下次剧本杀别抢我凶手位”消解了十年恩怨。这种“不煽情、不和解”的叙事,恰是对当下女性议题的深刻回应——真正的成长从不是原谅他人,而是与自己的欲望和解。正如编剧柏邦妮所说:“我们撕开伤口,不是为了展示疼痛,而是为了找到缝合的线。”
在“girls help girls”成为政治正确的今天,《亲爱的仇敌》以一种近乎自毁的勇气,揭开了女性情谊中“共生与绞杀”的真相。当罗曼与陈凯西在结局中并肩走向朝阳,她们的影子却依然在地面上纠缠成锁链——这或许正是导演留给观众最锋利的隐喻:所谓“亲爱的仇敌”,不过是女性在父权社会中的镜像投射,而真正的敌人,从来都是那个不敢直面欲望的自己。
来源:依海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