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林允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瘦身后,奖励了自己一组撕拉片写真,一时间引发众多网友关注。不少人心里犯起了嘀咕,撕拉片是啥?是一种新的拍照风格,还是特殊的照片?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神秘的撕拉片。
最近,林允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瘦身后,奖励了自己一组撕拉片写真,一时间引发众多网友关注。不少人心里犯起了嘀咕,撕拉片是啥?是一种新的拍照风格,还是特殊的照片?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神秘的撕拉片。
撕拉片,简单来说,是一种即时成像的胶片 ,和咱们常见的拍完照从相机里直接吐出照片的拍立得有点像,但又不太一样。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中叶,是美国人埃德温·兰德的发明成果,给当时的摄影界带来了不小的变革。在那个还依赖暗房洗印照片的时代,撕拉片的出现就像是一场及时雨,让人们不用再漫长等待,也不用再担心隐私被曝光,拍照后很快就能拿到照片,这种便捷性让它迅速走进了美国家庭 ,成为大家日常娱乐消遣的好帮手。
从结构上看,撕拉片是个“小夹层”。它分为两层,一层是拍摄感光的负片,另一层是带有药水包的成像正片。当你按下快门拍照时,相机内部的装置会巧妙地把药水包碾破,药水就开始发挥神奇作用,经过短暂的显影和定影过程,你手动把负片和相纸撕开,影像就清晰地呈现在正片相纸上啦,“撕拉片”这个名字也是由此而来。
再讲讲它的成像特点。撕拉片成的像可不是千篇一律的,它有着独特的“个性”。因为显影效果很容易受到温度、湿度这些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每次成像都像是在开盲盒。有时候可能会出现过曝,照片亮得像曝光过度的白日;有时候又可能褪色,像是被岁月悄悄抚摸过;甚至还有可能显影失败,最后拿到手的是一张“白板”。但恰恰是这种不确定性,给它增添了别样的魅力,每张照片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
和现在常见的拍立得相比,撕拉片可是有着自己的优势。它的感光层更大,化学配方也更优质,这就意味着它能捕捉到更多的细节,拍人像的时候,人物的肤色看起来更加自然,就好像把人真实的样子原汁原味地印在了照片上。在以前,商业摄影师们可喜欢用它了,每次拍摄前,用撕拉片打样,提前看看灯光、构图的效果,能大大提高拍摄的成功率。
不过,撕拉片也有自己的“小毛病”。相机体积大,带着出门不太方便,操作起来也比普通相机复杂一些,而且相纸成像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干燥,不太能满足人们快速出片的需求。所以,随着数码摄影时代的到来,它渐渐被更便捷的吐纸拍立得和数码相机取代。2008年,宝丽来宣布相纸永久停产;2016年,富士也宣告停产其最后一款撕拉片FP - 100C。从那以后,撕拉片的生产就彻底成为了历史。
如今市面上的撕拉片,都是过期的“老宝贝”。物以稀为贵,再加上明星效应,鞠婧祎、刘诗诗、林允等明星纷纷晒出撕拉片照片,在社交平台上掀起了一股热潮,让它的价格一路飙升。现在,拍摄一张撕拉片的价格可能高达几百元,甚至被称为“纸片茅台”。尽管价格不菲,还有成像不稳定的风险,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为它买单,就为了体验那种复古的仪式感,以及定格瞬间的独特魅力 。
林允瘦身后用撕拉片记录美好时刻,也让更多人认识了这种充满复古韵味的摄影方式。要是你也对撕拉片感兴趣,不妨找机会体验一下,说不定你也会被它独特的魅力所吸引 !
来源:名字太难取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