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黄队长痛斥刘子明的渎职行为,刘子明则是毫不退让,坚持自己态度没问题。双方你来我往、互怼狂喷,最终,刘子明被迫休假、遭遇停职。
在《刑警的日子》最新的剧情中,由于杨俭案中的两枚指纹,向来心态平和、关心下属的黄队罕见地发飙了。
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黄队长痛斥刘子明的渎职行为,刘子明则是毫不退让,坚持自己态度没问题。双方你来我往、互怼狂喷,最终,刘子明被迫休假、遭遇停职。
进入警队三年来,刘子明从小菜鸟变成了老刑警,无论是经验还是能力,都有了肉眼可见的提升。在师父不在身边的日子里,他不断进步、光速成长,渐渐地成了警队独当一面的人物。
作为一名刑警,刘子明过着五加二、白加黑的日常,婚礼上累倒在厕所睡着,蜜月里被黄队叫回警队。没日没夜的工作,任劳任怨的精神,刘子明既有功劳、也有苦劳,还有一身的疲劳,生产队的驴也不过如此。
在警队内部,师父魏杰向来对刘子明标准高、要求严,总是日常骂上几句、习惯踹上两脚。和师父不同,黄队向来心平气和、主打佛系,为什么却偏偏在这一次,就和刘子明过不去了呢?
在被迫休假之后,刘子明被黄队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通。查案缉凶,本来就是一件不容有失的事情,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都可能关系着他人的生死。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们自然能够理解黄队的愤怒——明明哑铃和网线上有两枚来源不明的指纹,在这样明显的疑点面前,刘子明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所以,他才会生气。
不过,刘子明却感到异常地委屈。他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工作,为此,他一再推迟婚礼、耽误了蜜月度假,最后还要被扣上“态度不行”的帽子,他自然是一万个不乐意。
黄队长坚持是态度问题,刘子明却只能接受能力问题。争执不下的双方,理辩理、话赶话,最终吵到了不可收场的地步。
事实上,黄队之所以大发雷霆、怒气难消,一切的原因只有四个字——社会关系。
在案发后,刘子明在汇报案情时,黄队就曾反复叮嘱过他。当时,黄队长是这样说的,“社会关系,你呀,围绕他的社会关系,盯仔细了查。”
围绕死者社会关系进行摸排调查,这本是刑侦破案的基础工作。
当时,黄队特意交待了这件事情,刘子明信誓旦旦地表态让领导放心。然而,一直到案件告破、罗波被抓后,刘子明都未曾调查过死者杨俭的社会关系。
在刘子明被叫回警队之后,黄队再次要求查清楚两枚指纹的来源。黄队安排刘子明到受害人杨俭的老家进行调查,他还特别补充了一句,“顺便把受害人的社会关系捋一遍。”
果然,刘子明一行刚刚赶到老家,杨俭的叔叔杨连生就做贼心虚、投案自首,供认了杀害侄子的全过程。
杨连生与杨俭,是亲叔侄的关系。好巧不巧,杨连生就是死者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
作为杨俭的叔叔,如果刘子明一开始就贯彻落实领导部署、开展社会关系调查,杨连生早就被抓捕到案,案件的真相也会水落石出。
正是因为刘子明工作中的不作为,才险些造成了冤假错案的发生。因此,当刘子明勘破案件、抓捕真凶之后,黄队长才会对他一改常态、当场发飙。
在被黄队痛批之后,刘子明感到万般委屈。他对着黄队疯狂地开喷,“您说我工作能力不行,我认;说我办案不严谨,我也认;您说什么都可以,我每天拼命地干,到头来说我渎职?!要这么说您,您乐意呀!”
黄队长的愤怒,写在脸上;刘子明的委屈,肉眼可见。
只是,如果我们站在第三方的角度,黄队长对刘子明的批评完全没有问题。
在剧中,刘子明办案中出现类似的问题不在少数。
在站街女被杀案中,由于凶器被丢弃在垃圾场,急功近利的刘子明便胡乱找了一把匕首,企图蒙混过关、早日结案。
在走访希望小区的过程中,刘子明等人没有做到逐家逐户、上门拜访,被师父魏杰戳穿后还在强词夺理、自我挽尊。
以前的刘子明,办案不合规、工作不严谨,因为没有造成重大过失,顶多是师徒之间骂上几句、踢上几脚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这一次,如果没有黄队的坚持,刘子明就会犯下严重的错误。何况,调查死者社会关系是黄队千叮咛、万嘱咐的事情,刘子明最终仍是毫不重视,差点就酿成了大祸,这才是黄队愤怒的原因。
就像黄队长说的那样,“你办的案子不赖你赖谁?如果按你说的,早结了案,送到检察院,你这属于典型的冤假错案,你面临的就是判刑啊。”
爱之深,责之切。黄队长生怕刘子明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才会不留情面、当众怒斥。
对于刘子明被停职,我只想说,咎由自取、着实不冤。
来源:影视故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