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在线辟谣:这些话 确实不是我说的!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06 21:39 1

摘要:最近文学圈上演了一出"李逵遇李鬼"的戏码,68岁的莫言老师在自己的公众号上演了场"捉妖记"。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亲自下场,把网上那些冒牌"莫言语录"挨个拎出来晒太阳,活脱脱成了文学界的"打假办主任"。

最近文学圈上演了一出"李逵遇李鬼"的戏码,68岁的莫言老师在自己的公众号上演了场"捉妖记"。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亲自下场,把网上那些冒牌"莫言语录"挨个拎出来晒太阳,活脱脱成了文学界的"打假办主任"。

要说这些假语录有多猖獗,数据可不会说谎。某社交平台统计显示,打着"莫言说"旗号的鸡汤文,2023年转发量超过1200万次,其中点赞最高的竟是"不要去碰已婚人士"这种情感指南。更离谱的是,某电商平台"莫言金句日历"月销过万,翻开一看,十句有八句是"赝品"。

就拿那条"正月里走亲戚最讨厌"来说,莫言老师翻出1991年发表的《过去的年》自证清白。原著里明明写着"跟着大人串门总能吃上炸年糕",哪有什么嫌弃走亲戚的影子?倒是网友扒出,这句话其实是某情感博主2018年的原创,被营销号掐头去尾换了作者名。

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霹雳",这条在短视频平台被用作520万次bgm的"金句",经考证源头竟是某部网络小说的台词。莫言老师幽默回应:"我要真说过这话,《丰乳肥臀》里的上官鲁氏怕是要从书里跳出来找我算账。"

这些假语录的传播路径也颇有门道。某大数据平台追踪发现,80%的伪"莫言语录"诞生于营销号,经过"名人效应+情绪煽动"的加工,平均3天就能席卷全网。就像那条"真正的强大是允许一切发生",原本是某瑜伽教练的课程文案,套上"莫言说"的帽子后,半年内被引用超50万次。

面对这场荒诞的"语录狂欢",莫言老师倒是看得通透。他在最新回应里引用了《檀香刑》里的比喻:"谣言就像六月天的苍蝇,你越扑腾它越来劲。"果然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用最土的比喻讲最深的道理。

说来也怪,这些假语录虽然文绉绉的,却总能精准戳中现代人痛点。某阅读APP数据显示,"莫言情感语录合集"收藏量是《蛙》实体书的3倍。这让人不禁想起《红高粱》里九儿的台词:"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如今倒成了"人活一句名人名言"。

看着莫言老师一本正经地澄清,网友们却玩出了新花样。有人把假语录做成"大家来找茬"游戏,还有人发起#莫言真说过吗#话题,阅读量蹭蹭破亿。最损的是某网友评论:"建议莫言老师开个《打假语录》专栏,保准比《生死疲劳》还畅销。"

说到底,这场闹剧映照出快餐文化的荒诞。当140字的"伪金句"打败了20万字的长篇小说,当"莫言说"成了流量密码,我们是否也该反思:那些被疯转的"人生哲理",究竟是真在读书,还是在"读梗"?下次转发前不妨多问一句:这真是莫言说的,还是"莫须有言"?

来源:东东徒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