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眼前总是被张桂梅校长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了让孩子们能够走出大山,有一个阳光的未来而不辞辛劳、奉献自己所有的画面所感动。张桂梅校长无私奉献的精神成就了孩子们的人生梦想,点亮了孩子们的理想之光,也成就了许多家庭的幸福之梦。张桂梅校长对党的教育事业无比忠诚、无比
11月24日
根据“七一勋章”获得者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桂梅事迹改编的
电影《我本是高山》
正式上映
《我本是高山》
由郑大圣、杨瑾执导
海清等主演
讲述了坚毅执着的张校长
为山区教育事业倾注心血
带领一群大山里的女孩发愤图强
用知识改变命运
实现人生理想的故事
此前
影片已先后举办了
北京首映礼、超前点映
和部分城市路演等活动
在云南首映:张桂梅很多曾经的学生到现场观影
11月18日
电影《我本是高山》云南首映礼
在昆明举行
首映礼现场 新华网 丁凝 摄
首映礼现场
主创团队与观众交流分享了
影片的幕后故事
首映礼现场 新华网发 陈晓阳 摄
主创团队介绍
在这部电影中
有一大批本色出演的孩子们
她们不是专业演员
此前也没有参加过正规的表演训练
但每个人都非常努力地把自己的角色演好
导演杨瑾说:
“她们是那样的真挚、清澈、纯粹,
让我们在拍摄过程中也备受感动。”
现场
一位来自丽江市华坪县、
首映礼现场 新华网 丁凝 摄 首映礼现场 新华网 丁凝 摄
她们纷纷对张桂梅校长和主创团队
表达了感谢
可以给我上高中的机会,
让我走出了大山,
去见识更广阔的天地。
首映礼现场 新华网 丁凝 摄
首映式上
观众们热情高涨
不少观众感动落泪
评价影片“又泪又燃”
在观众当中
还有一群特殊的人
他们也是模范、标杆
是我们身边的榜样
观影过后
他们再一次被张桂梅校长的事迹
深深感动
“云南省道德模范”魏晴
眼前总是被张桂梅校长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了让孩子们能够走出大山,有一个阳光的未来而不辞辛劳、奉献自己所有的画面所感动。张桂梅校长无私奉献的精神成就了孩子们的人生梦想,点亮了孩子们的理想之光,也成就了许多家庭的幸福之梦。张桂梅校长对党的教育事业无比忠诚、无比热爱。她爱孩子爱到骨子里,她爱教育爱得至真至诚,她当老师当得朴实无华。
“中国好人”周国忠
作为一名医生,我见过太多的生离死别,我也会时常反思人生的意义。观看张桂梅老师的事迹,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不是我们获得了什么,而是我们为社会做了什么。电影中张桂梅老师不屈的精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她毅然决然,用生命对抗命运,创造了“用生命托起大山希望”的传奇。
“云南好人”杨蕾
今天观影,真是哭完一包纸,丽江方言口音很亲切,学生们演技自然、真挚。张桂梅老师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整个影片中感动我的不仅是张桂梅校长的坚韧,还有华坪女高姑娘们翻越高山、冲破枷锁的决心。
在云南大学路演:观影同学呼吁更多青少年感悟教育的力量
11月18日
电影《我本是高山》剧组
在云南大学呈贡校区
举行路演活动
谈到塑造角色的难点
主演海清说:
“我跟张老师在精神高度上有很大的区别,
张老师身上最可贵的地方
在于她的完全的‘无我’,
因为她的‘无我’,
才成就了千千万万的‘她’。”
海清说:
“希望能将张老师当初建这个学校、
送这些女孩子走出大山的故事
拍给更多的人看,
将这样的精神以电影的方式传播的更广。”
路演现场
有同学回忆了自己从山区考入大学的经历
认为电影帮助自己找回了学习的初心
呼吁更多青少年感悟教育的力量
也有同学认为
电影让张桂梅老师的
经历与精神更具象化
令大家更加理解了
张桂梅老师坚守教育的伟大
在丽江华坪点映:张桂梅带领部分女高学生前往观看
11月19日
电影《我本是高山》
在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点映
张桂梅带领部分女高学生前往观看
在电影点映结束后的互动环节
女高学生们发表了观后感
并向张桂梅表达感谢
张桂梅现场带领全体学生
朗诵丽江华坪女高誓词
一起深情歌唱《红梅赞》
TA们,也曾聚焦张桂梅的感人故事
近年来
张桂梅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她带病扎根云南贫困山区数十年
推动创建了一所免费女子高中
帮助数千名女孩改变命运
以张桂梅为题材
云岭大地乃至全国
创作、推出了一大批文艺精品
斩获文华大奖的话剧《桂梅老师》
2022年9月
云南省话剧院创作的话剧《桂梅老师》
荣获我国舞台艺术领域的
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
填补了云南“文华大奖”18年的空白
话剧《桂梅老师》运用了古希腊合唱队的形式,叙述桂梅老师的生命节点。一层层演绎、立体化塑造桂梅老师的人物性格,并在其中透映出桂梅老师的精神世界,最终推演出该剧的主题诉求:真爱没有边界。
音乐剧《绽放》
杨吉娟 娄新月 摄
音乐剧《绽放》通过集中演绎家访、筹款、老师离开、逃学、战胜病魔等几个核心事件,呈现张桂梅老师的不同侧面。因故事发生在云南,《绽放》的音乐融合了云南彝族撒尼人、白族、苗族、藏族等民族的音乐元素。民族特色元素的加入、动人的旋律与真挚的语句还原了张桂梅坚毅果敢又无私的性格底色。
滇剧《张桂梅》
滇剧《张桂梅》 云南省滇剧院 供图
原创大型现代滇剧《张桂梅》是云南省滇剧院在2021年创作演出的献礼建党百年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根据时代楷模张桂梅真人事迹创作改编,着重表现张桂梅对党的忠诚、对教育的重视、对师生的热爱,塑造了一个对教育初心不改、对梦想永不言败、对事业执着追求、充满传奇色彩人生经历的教师张桂梅。
报告文学《张桂梅和她的孩子们》
在《张桂梅和她的孩子们》中,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去描写张桂梅的年少、青葱时代,以及许多生活小细节。读者可以通过一处处真实的细节慢慢走近这位妈妈般的楷模人物,继而被张桂梅身上动人的品质所感染。《张桂梅和她的孩子们》获第九届云南文学艺术奖文学类报告文学奖;该书还荣登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好书”榜单。
报告文学《张桂梅》
报告文学《张桂梅》以个人生命史的方式讲述了张桂梅童年时期的家庭与求学之路,青年时期从牡丹江边的黑土地来到云南扎根边疆,壮年时期在洱海边美好的爱情故事,以及到华坪县创办免费女子高中的初衷与艰辛,呈现了张桂梅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生命历程。该书也入选2022年度“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
小说《向山而行》
2021年开年,中国和平出版社邀请杨筱艳创作一部以张桂梅老师为原型的儿童长篇小说。杨筱艳决定选取张老师童年、少年、青年的生活片段,与她创办女高第一年过程的视角交替穿插,双线并行叙事。在杨筱艳的笔下,众多资料变成了一章一章的故事情节,张桂梅曾经的学生们也化作她笔下的海蓝莉、海云云、山雀儿、云宝琼……还有那些与张桂梅老师共事的众多老师们,也一一在故事里出现。
除此之外,还有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的中国青年玉雕艺术名家廖文静创作的《托起希望——致敬张桂梅》系列玉雕作品,向张桂梅致敬。
《托起希望——致敬张桂梅》系列玉雕作品
张桂梅的手
张桂梅曾说
读书
可以让自己变得辽阔
脚步无法丈量的地方
读书可以
眼睛看不到的地方
读书可以
“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
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
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
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
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
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致敬张桂梅校长!
来源:蒙自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