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听说了吗?于正又发微博了,这次不是撕番,也不是踩谁,而是突然发文“关心”起了代拍——还给他们取了个新名字,叫“豌豆射手”。你说他是调侃也行,说他是心疼也行,反正这事儿一出,又把这位流量编剧推上了风口浪尖。
你听说了吗?于正又发微博了,这次不是撕番,也不是踩谁,而是突然发文“关心”起了代拍——还给他们取了个新名字,叫“豌豆射手”。你说他是调侃也行,说他是心疼也行,反正这事儿一出,又把这位流量编剧推上了风口浪尖。
素材来源网络
2025年4月19日,于正发了一条微博,说自己在剧组拍戏,看到一群代拍站得离拍摄区域很近,还说他们挺辛苦的,但也真的危险。紧接着,他来了句神比喻——“你们就像豌豆射手,在前线战斗。这“豌豆射手”可是在《植物大战僵尸》里首当其冲、最容易“阵亡”的那个角色。一边开火,一边挨打,哪儿像是夸人的?
素材来源网络
于是,评论区迅速分成两派。
一边觉得于正挺有人情味,难得站在“对立面”的角度为代拍说句话;另一边直接吐槽他“阴阳怪气”,有点像那种“我骂你但我很有礼貌”的高级嘲讽。
最狠的评论是这个:“你这是夸他们?你自己在剧组拍得风生水起,结果人家辛辛苦苦拍你还要被你比喻成‘战死前线的豌豆’,这是哪门子的安慰?”,这些年,代拍早就不是当年那个举个手机跟着明星跑的业余粉丝了。他们现在可是有团队、有路线图、有设备,甚至能提前拿到拍摄通告和行程,像专业记者一样“蹲守”在各大剧组门口。
素材来源网络
尤其在横店、象山、怀柔这种拍摄基地,代拍已经是“常驻人口”了。不仅会干扰剧组拍摄,有时候还会为了抢机位、抢镜头出意外,摔伤、吵架都不是稀奇事。
你说他们可怜吧,确实挺累的;你说他们活该吧,也确实有点扰民。这就是代拍最让人纠结的地方——明明不是“正规军”,但整个娱乐圈的曝光节奏,却总绕不开他们。
素材来源网络
你要真把这条微博当作于正的一次情绪抒发,那可能就太小看这位宫斗编剧的手腕了。每当沉寂一阵子,他总能靠一两句“不经意”的话杀回来。这次也不例外,他不骂代拍、不控评,甚至还“称赞”他们是“前线豌豆射手”,看起来好像在表达善意,实则是在精准卡位流量中心。
结果这招一出,不但微博热搜安排上了,连一些八卦博主也开始分析起他正在拍的新剧、猜测主角是谁,甚至老粉丝都被他“勾”了回来。你不得不说,于正真的懂怎么玩“流量政治”。
真正被“豌豆化”的,其实不止是代拍 说到底,于正这次拿“豌豆射手”当梗,不只是指代拍。某种意义上,他自己何尝不是那个“豌豆射手”?站在流量第一线,天天被关注、被评论,想躲都躲不了。代拍是他镜头前的“豌豆”,他则是被镜头反复扫描、被议论打磨的那一个。
这层隐喻,你说是偶然,还是于正一贯的“双层表达”?就看你信不信他微博背后藏的“小心思”了。代拍这个行业的存在,说白了就是应了市场的“需求”。平台需要物料,粉丝需要信息,剧组需要曝光,媒体需要点击率。于是就有人抢先一步,站到了“曝光链”的最前面——哪怕是危险、灰色、争议不断。
我们每一个吃瓜群众,其实都在这场游戏里出了一份力。你点个赞、转个图、发个弹幕,都是代拍存在的理由。
所以,于正这条微博,说是“提醒”也好,说是“策划”也罢,它揭开的不只是一个行业的伤口,更是一整个娱乐体系的通病。而于正呢?他手里的“向日葵”早已准备好——只等下一场阳光和热搜。
来源:西柚说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