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玉兰在娘家就没干过出力的活,结婚以后相夫教子,衣食无忧。玉兰的婆婆是个传统的农村妇女,勤劳能干。不但承包了家务活,还顺带帮着玉兰照看孩子。可以说这些年玉兰没有吃过苦。容颜没有衰老,反而增添了成熟和妩媚。
声明:本文为我是入叶见微凉的原创作品。禁止搬运抄袭。
感谢大家的评论和点赞。
内容纯属虚构,请勿过度解读。
人物皆为化名,如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
玉兰在娘家就没干过出力的活,结婚以后相夫教子,衣食无忧。玉兰的婆婆是个传统的农村妇女,勤劳能干。不但承包了家务活,还顺带帮着玉兰照看孩子。可以说这些年玉兰没有吃过苦。容颜没有衰老,反而增添了成熟和妩媚。
玉兰去了大城市打工,开始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大城市的五光十色,灯红酒绿,让玉兰的眼界开阔了。刚出去的时候,只要到了休息日她就回来看孩子。渐渐的,玉兰嫌坐车麻烦,半个月或一个月回来一次,再往后就成了两三个月回来一次。
张刚负债累累,以前围绕在他身边的那些酒肉朋友都已散去。严重的心理落差让他迷上了喝酒。喝多了就给玉兰打电话,他从不问玉兰的辛苦,只会责怪她不顾孩子不顾家。玉兰对这个家从内心情感上开始疏远了。终于玉兰再次向张刚提出了离婚,张刚还是不答应。于是玉兰以不往家打钱,也不回来的方式抗议。张刚看着年迈的母亲,两个上学的孩子,他终于放下酒瓶子出门打工了。他去了玉兰在的城市,玉兰却不肯见他,渐渐的张刚也有点心灰意冷了。
家里的老小过得并不顺心,债主时常登门,老人拿不出钱,他们就把家里的东西搬走抵债。曾经装修豪华二层小楼几乎被搬空了。后来睡的床,用的桌子凳子,都是街坊邻居见老人孩子可怜,把自家不用的家具送给她们。微凉见过一次张刚的母亲,当时是腊月二十九,地点是老灵通家里。早些年老灵通欠过张家的钱,是他无数笔坏账中的一笔。张家没落了,尽管知道老灵通的钱要不出来,可老人还是死马当活马医去找老灵通要账。老人在老灵通家坐了一下午,软磨硬泡,最后老灵通出去借了五十块钱给她。想想都觉得唏嘘,张家曾经家产数百万,到最后为了五十元得磨叽一下午。(那次微凉对老灵通的印象特别不好,明明是他欠老人的钱,他却表现出高高在上的态度,五十元往炕上一扔,像施舍乞丐一样。)
所以说赌博不能沾,不但害了自己,更害了家人。就像赌姐也是因为赌钱欠了很多外债,夫妻分离。好在她现在开始自食其力了。
在微凉家没买车之前,她经常坐同一辆返程车。那个司机开车很稳,不会猛地一脚油门,再来个急刹车。小宝晕车,但坐他的车不晕。因此每次回婆婆家微凉都会坐他的返程车,一来二去就熟悉了。那个司机以前是在海边养海参的,虽然不算大富大贵,家产上百万是有的。后来被人带着去赌钱,海参圈输进去了,还欠下了高额外债。他的妻子很冷静,不吵不闹就问他一句话:“你还想跟我过吗?”
他说:"想。"
他的妻子又说:“我只帮你还这一次债,再有下次就离婚,没得商量。”
他们卖了一套房子,再加上双方父母给凑钱,把欠债都还上了。他的妻子告诉双方父母,赌博的事翻篇了,谁都不准再提。如果他再犯,一定离婚,谁都别开口挽留。他跟过去养海参时认识的朋友全都断了联系。直到现在一块钱一把的麻将他都不玩。
他跟微凉说:“我不想去试自己有多大定力?我沾都不沾。我媳妇那个人我了解,她说到做到,她从来没再提我赌博的事,我不能对不起她。她给我生了一儿一女,这个家不能散了。”
张刚在打工的地方又认识了一个女人,他隐瞒了自己的过去,只说跟妻子分居很久已经没有感情了。这个女人对张刚很好,张刚也想给她个名分,于是同意跟玉兰离婚。
张刚还算残存着一点良心,外债一点没分给玉兰。两个孩子归男方,由孩子奶奶继续照顾。
玉兰终于自由了,她有很多追求者,其中不乏有钱人。可是她害怕了,怕再遇到一个像张刚那样的有钱人。于是她选择了没有太多钱的老实人大勇。经过一段时间的恋爱,大勇带玉兰回了家。知道玉兰结过婚,还有两个孩子,大勇的父母很不高兴。但架不住大勇特别喜欢玉兰,父母只能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大勇家里不愿意给彩礼,赵大娘很不高兴,觉得男方不重视玉兰。
玉兰生气地质问赵大娘:“当初张刚肯出钱,也重视我,你非让我嫁,结果呢?我但凡找个普通人,至于像现在这样,孩子扔了,家也没了吗?”
赵大娘只能不做声。
大勇怕玉兰为难,硬是从父母那里抠出一万块钱,顶了彩礼。婚后不久玉兰怀孕了。她孕期反应很严重,不能上班了。大勇考虑到自己工作忙照顾不好玉兰,于是他跟父母商量让玉兰回家养胎。
公公婆婆一改往日冷淡的态度,对玉兰嘘寒问暖,细心照顾她的饮食起居。婆婆对着玉兰念叨:“你多吃点儿,你吃的多,我大孙儿长得才壮。”
玉兰笑道:“妈,你怎么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
婆婆:肯定是男孩,百分之百的。
玉兰又说:“万一是女孩呢?”
婆婆笑道:“不能不能,别瞎说,肚子型一看就是男孩。俺们家三代单传啊,你肯定能俺们生个大孙子。”
那个时候玉兰心里就有了隐隐的担忧。
终于到了预产期,孩子降生了。没有如婆婆所愿,玉兰生的是个女孩。听护士说是女孩的时候,婆婆的脸当场就耷拉下来了。原来的细心体贴都不见了。
玉兰因为胎位不正,做的剖腹产,活动不便。想招呼婆婆,婆婆总是爱搭不理的。无奈只能由休产假的大勇代劳。
大勇要上班了,玉兰又叫来赵大娘继续伺候月子。
婆婆对于赵大娘的到来很不高兴:“你们让外人看着,还以为我这个婆婆不给伺候月子呢!”
玉兰也不客气地说:“你伺候月子是怎么个伺候法?一天三顿饭都不能保证。你看看你做那些东西,比平日里吃得都差,我能有营养吗?没有营养奶水能够吗?”
关于奶水也是玉兰和婆婆的一个矛盾点。玉兰奶水少,孩子需要吃奶粉,婆婆觉得一个小丫头片子吃那么贵的奶粉不值得 ,是在浪费她儿子的钱。非要去超市买二十块钱一袋的营养奶粉给孩子喝。玉兰哪能同意,于是婆媳俩经常发生争吵。玉兰希望大勇能向着自己说话。可如果大勇向着玉兰,婆婆就会呼天抢地说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大勇无奈就开始装聋作哑,后来干脆跑出去打工来逃避纷争。
孩子一岁的时候,玉兰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趁婆婆没注意偷偷离开了家,去了大勇打工的地方,把女儿留给了公公婆婆照顾。婆婆重男轻女不愿意照顾孙女,不停地找大勇诉苦。大勇被亲妈磨的没办法,就商量玉兰继续回去带孩子。
玉兰说:“想让我带孩子也可以,把孩子带到身边来。”
大勇同意了,于是玉兰把孩子带到了她和大勇身边。孩子小,玉兰不能出去上班,只有大勇一个人工作挣钱。他们租的房子是一室的,有时候晚上孩子闹腾,大勇就休息不好。再加上一个人挣钱三个人花,大勇的工资又不高,经济拮据让两个人矛盾频发。老实的大勇也不再老实了,时常跟玉兰争吵,骂的越来越难听,好几次跃跃欲试地想动手,玉兰对这场婚姻失望了。她向大勇提出了离婚。不出所料,大勇拒绝了。以他的年龄,经济状况怎么可能再娶到这样漂亮的媳妇。玉兰趁着大勇上班了,把孩子送回了公婆家里,然后去了另外一个城市打工。
见玉兰来真格的了,大勇害怕了,各种打电话哀求,认错。就连公公婆婆都放下身段都打电话给她道歉,并保证以后会对玉兰和孩子好。玉兰心软了,又回到了大勇身边。老两口带孩子,小两口上班,生活归于平静。
过了几年,孩子上幼儿园了,婆婆看着身边的邻居,亲戚都抱上了孙子,她又开始催促玉兰生二胎。玉兰知道公公婆婆的想法,可她不敢再生了,因为她无法保证自己再生的一定是儿子,万一再是女儿呢!玉兰给大勇认真分析两人的经济状况,再生一个负担太大了。大勇倒不太重男轻女,也认可了玉兰的想法。公婆开始车轮战一般地游说大勇,最终大勇妥协了,也帮着婆婆动员玉兰生二胎。玉兰看着这个立场不坚定的丈夫,她彻底死心了。她找了个时机悄悄收拾东西离开了家。大勇再怎么认错都没用了,玉兰给他的只有两个字“离婚。”
大勇是不愿意离婚的,可随着玉兰的离开,周围渐渐有了闲话。大勇和父母觉得面子挂不住了,于是同意了离婚。就这样孩子留给了大勇,玉兰再次净身出户了。
经历了这次婚姻,玉兰有些心灰意冷了。她专心打工挣钱,因为要拿三个孩子的抚养费,可不是小数目。几年中,玉兰又谈过几个对象,还领过一个见父母,最终都因为各种原因分开了。
现在的丈夫是玉兰打工的工厂老板。厂子规模不大,老板离异,孩子归女方。因为有一次玉兰着急用钱,想跟老板预支工资才说了自己的家庭情况。老板挺同情她的,在工作中对她也多加照顾,渐渐地两人产生了感情。
婚姻不幸的玉兰一直是赵大娘的一块心病。当得知玉兰找了个小老板的时候,赵大娘特别高兴,几乎没犹豫地就答应了这桩婚事。
张刚经历了几任女友,目前还是同居未领证状态。离婚后的大勇很快就后悔了,无数次想找玉兰复合。还到玉兰娘家求情,都被拒绝了。这两任丈夫都不恨玉兰,觉得自己亏欠了玉兰。
每到寒暑假玉兰会把孩子接到身边,带他们玩几天。玉兰对现任丈夫很满意,为了维持婚姻稳定,她决定跟现任丈夫再生个孩子。赵大娘也很赞同,觉得孩子是联系夫妻感情的纽带。于是玉兰在四十三岁的年纪,生下了第四个孩子。
五一放假小俊媳妇回家了。她性格很内向,也可以说有些古怪。她从不与亲戚们交往,也不和邻居说话,回到家就是待屋里,除了上厕所几乎不出来。见到二姨父顶多就是点下头。但这次回来她破天荒地冲二姨父笑着说:“厕所地上可真干净。”
二姨父心想,能不干净吗?天天用水刷。
小俊媳妇知道二姨父又找了个老伴,住在同一个院子她都没过去打个招呼。在别人看来这是没礼貌,可在二姨父和老伴心里可是乐开了花。老伴怕别人弄脏她的地盘,二姨父怕擦炕。
小俊问二姨父:“过节了,她家孩子也不来看看她?或者她回去看看孩子。”
二姨父去问老伴,老伴想了想给儿子打去电话。儿子告诉她,全家出去旅游了,让她在原地安心过节。
其实二姨父是希望她能回去看看儿子的,因为二姨父自己的女儿过节要来看他的。
十几年前,二姨去世了,出殡当天小俊媳妇和二姨父的女儿发生了严重争吵。具体原因大家不知道,反正跟钱有关。自此小俊媳妇和二姨父的女儿再也没说过话。不但是不说话,也不见面。就像过年,小俊媳妇初三回娘家,二姨父的女儿也是初三回娘家,两人就不会遇见。
女儿回来,女婿就会回来,再加上外孙子。这些人来家一趟,二姨父可能得擦一宿卫生。
五一中午,婆婆用大锅炖了鲫鱼,盛了四大盘。她把一盘鱼用塑料袋罩上,要给二姨父送去。
老公说道:“桶里还有鱼呢,直接送活鱼呗!”
婆婆:不行啊,你二姨父不会炖鱼,别让他费劲了,你给送过去。
老公端着鱼出了门,二姨父家还是关着门,但是没上锁,老公在外面拍门,小俊出来了。老公把鱼递给他,让他和二姨父分着吃,然后就走了。
午饭后,二姨父来送盘子,没有立刻走,反倒是进屋坐下了。
婆婆有些奇怪地问:“二姐夫,你闲下来啦?”
二姨父有些为难地说:“明天闺女要回来,可咋办呐!”
公公:闺女回来是高兴事,你怎么愁眉苦脸的?
二姨父:一家三口回来,不得吃饭,不得进屋啊?
二姑白了二姨父一眼说:“瞧你这话说的,这是她父母家,当然得进屋了。你还不想让孩子进去了?别人是娶了媳妇忘了娘,你是娶了媳妇忘了闺女。”
二姨父支支吾吾地说:“她.....情况..... 不一样。”
婆婆:再怎么说,孩子回来了也得一起吃顿饭,要门都不让进,以后孩子就不能管你了。
公公:就是啊,有啥困难克服克服呗!女婿都来了,不让上桌,像话吗?
二姨父坐在炕沿上唉声叹气的。
婆婆阴阳怪气地说:“二姐夫,孩子来怕啥呀,又不在这住,走了你再收拾呗!这么些天,手都熟了,收拾得快。”
小宝在旁边嘀咕一句:“无它,唯手熟尔。”(自从看了喜剧大赛里刘波和傲天的小品后,小宝一直记得这句话。有没有爱看这个小品的?)
看着二姨父的一脸苦相,微凉说道:“二姨父,你又想和孩子一起吃饭,又不想干活,那你干脆请孩子下饭店。”
二姨父:那....吃饭前不得坐会儿啊?
二姑:你搞得神秘点,直接约在镇上饭店见面,他们从那边来,你从这边去,在中间点汇合。
微凉:对,你要是想跟大娘长期过,还是得跟他们说一下大娘的情况,总不能回回下饭店吧!他们也想你有个伴,应该能理解。
二姨父的表情轻松了,点头表示认可。
二姑问道:“二姐夫,你真打算跟她长期过呀?新鲜劲还没过呢?”
二姨父脸色绯红:“先....凑合...过呗!”
二姑:你这一天不累吗?是不是眼睛一睁,忙到熄灯啊?
二姨父笑道:“哪有啊,家里要是不来人,不用老收拾,炕和窗台一天早上擦一遍就行了。”
二姑:她怎么还有选择性地嫌弃啊,她不嫌你埋汰吗?
微凉:她要是嫌二姨父埋汰就得自己干活了,权衡利弊呗!
二姑叹了口气:“二姐夫这是啥命啊!”
婆婆瞪了二姑一眼说:“当初想介绍你来着,你也不愿意啊!”
二姑笑道:“我太不讲卫生了,二姐夫看不上啊!”
二姨父哼哼哈哈笑两声,准备走了。
公公问道:“出来这么长时间,回去用不用掸灰呀?”
二姨父小声说:“得掸啊!”
婆婆又问:“那鲫鱼炖得好吃吗?”
二姨父:好吃。
婆婆:你老伴吃了吗?
二姨父:吃了半盘。
婆婆:你没说是我炖的吗?
二姨父一愣:“说了呀!咋的了?”
婆婆翻了个白眼说:“她不是嫌乎我手黢黑吗?”
二姨父笑道:“多大岁数了,还记仇啊!”
二姑哈哈大笑:“这是有选择性的洁癖呀!不好遇啊!”
二姨父走了,婆婆又让微凉问大姑姐晚上回不回来吃饭。
微凉叹了口气说:“妈,别跟着问了,家里有菜,他们回来就多炒两个,不回来就少炒两个,又不是什么大菜,不用提前准备。”
婆婆:要是不问啊,人家就不回来了。
老公不高兴地说:“不回来拉倒,爱回不回,还得求着回来呀!”
婆婆有点不高兴了,微凉劝道:“你都说了,大姐在那边积极表现呢,咱就别催着了。想回来,不用问,不想回来,问也白问。再说了,海哥不是差事的人,离得近,怎么可能过节都不来呢?早一天晚一天,别计较了。”
事实就是这样的,海哥是个体面人,不可能过节都不来,不但他来了,小海也来了。
来源:我是入叶见微凉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