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胡曼黎用一地鸡毛拼出《蛮好的人生》,没想到大气的“娘娘”,这次是把上海弄堂女人的精明与韧性演活了。
生活打不倒你的,终将让你更强大!
胡曼黎用一地鸡毛拼出《蛮好的人生》,没想到大气的“娘娘”,这次是把上海弄堂女人的精明与韧性演活了。
胡曼黎的日常简直像在演我们的生活:柜子里攒着过季名牌包,朋友圈精心打造贵妇人设,实际是49的特价下午茶套餐,喝了一个下午,接待了5批客户……
即使如此努力,老公还是出轨了,事业还被自己亲手带的小徒弟唐玲构陷。
没了老公,丢了工作,还收到老父亲的中风通知,这哪是电视剧,分明就是当代中年人的生存实录。
可是,这个满身缺点的女人凭什么让人心疼?
因为胡曼黎活得太真实。就像她自己说的:“钞票要赚,救世主也要做。”虚荣但坦荡,贪财但有底线,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还能笑嘻嘻地爬起来。
难怪采访时编剧费慧君说:“孙俪之所以能把胡曼黎身上的烟火气演绎得十足,是因为她对每一场戏,每一句台词都熟记于心,每一个表情都是自然流露,利益于她在家演绎了上百遍。”
有一场戏,因为改动很大,导演没有提前通知孙俪,孙俪直接微信编剧:“费费,下次大改麻烦提早一周喂!”
原来她要把每句台词嚼碎了融进血液,连改个“的”“了”都要琢磨半天。难怪观众说,看她骂前夫就像听自家阿姨吐槽,连翻白眼的角度都透着烟火气。
有人问过孙俪这么一个话题:“你已经那么有名了,何必还那么和自己较劲呢?”
其实,孙俪演戏的认真劲可以追溯到1998年。
那年孙俪才15岁,在南京军区的全军汇演现场,她作为领舞者站在C位,却因为偷懒差点丢掉这个出彩的位置。
领导一点也不含糊地说“舞蹈不是非你不可,每个人都可以跳你的动作!”这句话像根刺扎在她的心里,从此“随时可能被取代”的危机感,成了她职业生涯的隐形标尺。
这种危机感在《甄嬛传》时期达到顶峰。28岁的她捧着60万字剧本,用不同颜色的便签纸标注人物弧光。
“甄嬛的黑化不是突变,是紫禁城的雪一层层压垮的。”她给每个角色写小传的习惯,源自对“被取代”的恐惧。
到了《理想之城》的苏筱,她直接扎进建筑公司实习,跟着造价师跑工地,指甲缝里都嵌着水泥灰。
“现在选本子更谨慎了。”孙俪的文学统筹团队已经合作18年,筛选标准近乎严苛:要贴合年龄,要有突破,更要“像胡曼黎这样,能看见呼吸感的角色。”
2023年,孙俪同时接拍《乌云之上》和《蛮好的人生》时,会在两个剧组间切换表演模式,但是她很坦然地说:“就像左右手互搏,非常痛快。”
褪去华服,孙俪的生活简单得像幅水墨画。如同她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你觉得什么是《蛮好的人生》?”
孙俪说,“每天都安安稳稳的,就是蛮好的人生!”
她戴上遮阳帽和墨镜,走在大街上,很少被人认出来。平时,她特别喜欢逛超市,挑选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在剧中,我们也看到孙俪娴熟的包着上海大馄饨,烧小菜手势流程非常娴熟,看得出在家是经常干的。
剧中有个镜头,胡曼黎用指尖轻弹菜叶,那是孙俪在超市观察主妇三个月的收获。
家里两个孩子的作息表被她写成毛笔字贴在墙上:儿子等等的篮球课和女儿小花的拉丁舞不能冲突,周三全家要吃素食。
这种精密安排延续到工作领域,采访提纲永远提前三天研读,重点部分用荧光笔标注;直播流程要过三遍,连话筒角度都要调整到最顺手的位置。
但在这个精密系统里,又藏着诗意的留白。孙俪最近迷上了冥想,每天抽20分钟“让意识沉到水底”。
“刚开始总想看表,后来发现走神也是修行。”这种顿悟被她用在了胡曼黎的转变戏份里。
当角色对着生日蛋糕许愿时,孙俪设计了长达十秒的沉默,“有些成长不需要台词,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如今42岁的我,终于学会了和自己握手言和。”孙俪说,她不再执着于“大女主”标签,反而从胡曼黎身上看到了更广阔的女性图景:中年女人不是超人,是带着裂痕的瓷器,光从裂缝里透出来才动人。
很多人都知道,孙俪非常注重养生,去剧组带着擀面杖,同事以为她是为了包饺子,还在调侃她,超哥好有福气时。
没想到她拿着擀面杖是为了擀肩颈的,为了疏通肩颈血脉,在剧组,逢人就擀。
不拍戏的日子里,孙俪会雷打不动进行90分钟“养生套餐”:先练八段锦疏通经络,再以石斛花泡水,最后用牛角梳按摩头皮,这些习惯源自十年前拍摄《芈月传》时中医的建议。
近期新增的冥想项目让她发现:“原来我连呼吸都在紧张。”
书房案头堆着《黄帝内经》和《心理学与生活》,砚台里松烟墨尚未干透。孙俪坦言现在写字常出错:“心不静时‘福’字能少个点,但错了就继续写。”
这种接纳延伸至生活:她不再强求每日完成所有计划,改用绿色、橙色、红色便签区分事项优先级。
2024年新剧宣传期,孙俪被问及最多的是“中年女演员困境”。她的回答颇具胡曼黎风格:“39岁正是看清自己要什么的年纪。”
就像剧中角色最终卸下名牌包的伪装,孙俪也在调整事业重心:减少商业活动,每年只接1-2部戏,但要求“每部都能看见新的自己”。
这种转变有迹可循。2021年拍摄《乌云之上》时,她主动提议增加女主角晨跑戏份:“不是为展示身材,是想用运动轨迹隐喻人物心路。”
或许正如胡曼黎的台词:“日子要像保险单,既得防着风险,也得算准收益。”
在42岁的孙俪这里,“蛮好的人生”不是完美无缺,而是清醒自知后的从容前行。
从15岁那个被领导点醒的自己,到42岁这个平静的春日,孙俪始终在寻找表演与生活的平衡点。
就像她最近练习的太极推手:既要借力打力,又要守住中线。
当被问及下一个角色时,她说:“在等一个能让我忘记孙俪的角色,就像胡曼黎那样。”
汪俊导演说得实在:“胡曼黎像野草,给点阳光就疯长。”
中年失婚失业算什么?孙俪饰演的胡曼黎教会我们:与其活在朋友圈的人设里,不如把日子过成现实版“爽文”。
上海,这座生她养她的城市见证过她太多角色:甄嬛的隐忍,房似锦的倔强,胡曼黎的烟火气。
而此刻的孙俪,终于在生活的褶皱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
来源:尔文畅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