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大部分同龄人已步入悠闲的晚年,年逾70的导演张纪中依然活得“轰轰烈烈”。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当大部分同龄人已步入悠闲的晚年,年逾70的导演张纪中依然活得“轰轰烈烈”。
5月7日,张纪中开车送娃上学的路上发生车祸,这个小“波折”一下让他的心态崩了。
张纪中在接受包扎的时候忍不住抱怨,自己不得不出去赚钱支撑庞大家庭的经济压力,以及需要靠短视频收入来养4个娃。
明明他就是个大导演的,有着令人羡慕的成就和资产,为什么把自己混到了这个地步呢?
张纪中这股“少年心气”,大约是去年得了一个小千金后开始的。
去年春节,他携全家老小于美国团聚,工作刚一收尾,就生出了飙车的欲望。
在异国公路上,他上演了一幕“速度与激情”,车速一度突破当地限制,据说夫人杜星霖在旁,着实吓得不轻。
这哪里像个七旬长者,分明是荷尔蒙未烬的少年郎,只差车尾没贴“新手上路”。
不过,这位“新手”的驾龄,恐怕比许多人的年纪都长。
这事后续还引得夫妻拌嘴,杜星霖甚至直播“控诉”,这才让外界窥见,一向不怒自威的张大导演,私下竟也有如此“不着调”的一面。
这次夜间飙车没有出事,可不代表以后都不出事,张导很快就摊上事了。
5月7日,有网友爆料称自家母亲的车被张纪中座驾“追吻”,张导全责。
事故不大,有趣的是后续。
张导下车,未及讨论事故本身,先急切表示:“我能不能先送孩子上学?孩子快迟到了,我肯定不跑,我是张纪中!”
言语间底气颇足,仿佛“张纪中”三字便是通行无阻的令牌。
谁知对方车主刘女士却是个实在人,平日大约不常上网,一句“不好意思,我不认识张纪中”,直接让张导略显尴尬。
估计张导也未曾料到,自己这块金字招牌,竟也有“失灵”的时候。
说起来,张纪中这份“接地气”倒也不假,未带司机,亲自驾车送孩子,这在名导圈中确不多见。
他留下电话,安顿好孩子后便折返处理,全程并无名人架子,反与刘女士拉起了家常。
他自述虽然一头白发大胡子,可家中却有四个小娃,小的仅数月,大的不过十来岁,貌似混血。
他又说现任妻子年轻,全家老小生计皆系于他一身,压力甚巨,如今亦需靠拍摄短视频补贴家用。
此番言语,一时叫人难辨是真情诉苦,抑或另类凡尔赛。
毕竟,身居杭州高档小区的张大导演,他口中的“经济压力”,与寻常工薪阶层所理解的,恐怕并非同一维度。
然而此事也确实展现了张纪中的另一面。
等候交警时,他独自枯坐花坛边,花白长发略显蓬乱,肚腩也颇为醒目,褪去镜头前的光鲜,倒有几分邻家老翁的模样。
处理事故也算爽快,责任认定清晰,并无推诿。
如此一来,反倒为他博得些许路人好感。
更有意思的转折发生在事后。
此事在网络发酵不久,爆料网友便删除了相关帖子。
据称是张纪中亲自致电刘女士,言辞恳切,请求删帖,认为此事影响不佳。
看来,张导虽常以“大侠”、“少年”自居,在短视频中大谈人生感悟,力图展现笑看风云的豁达姿态,内心深处对网络舆论依旧十分在意,唯恐有损其精心构建的“老少年”形象。
提及这“老少年”形象,便不能不回溯他与现任妻子杜星霖的结合,以及当年与前妻樊馨蔓那场沸沸扬扬的离婚大战。
彼时的剧情,比他执导的任何一部剧集都更富戏剧张力,双方互相攻讦,甚至一度动手,官司缠讼数年方才平息。
而杜星霖,原为张纪中助理,在其婚变的风口浪尖上,一步步从幕后走向台前。
这些陈年旧事,随时间流逝,已逐渐淡出公众记忆。
如今的张纪中,携小他三十多岁的娇妻,儿女环绕,在社交媒体上频频展示恩爱,着力塑造着好丈夫、好父亲以及老当益壮的“老顽童”人设。
从目前效果看,这份“事业第二春”经营得颇为成功,也收获了不少关注。
进一步看,张纪中近年的种种行为,核心始终围绕“不服老”三字。
无论是七十高龄坚持生儿育女,亲自驾车接送、陪同游艇出游,还是时不时在网络上略显“出格”的言论与举动,无一不在强化其“男人至死是少年”的公众印象。
这份“少年气”究竟是真实流露,还是刻意为之,外人自难断言。
或许于他而言,这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抗岁月的独特方式,甚至也可能是一种商业考量。
毕竟,在流量即一切的时代,话题与争议本身,便是稀缺资源。
只是这份“少年狂”的背后,代价亦不容小觑。
精力需充沛,身体要承受,舆论压力得扛住,家庭内部的复杂关系亦需妥善处理。
张导自曝养育四孩压力沉重,需靠短视频创收,这多少也透露出些许真实的生活重担。
他选择了这样一种轰轰烈烈、不甘于平淡的老年生活,便自然要承担随之而来的辛劳与风险。
张纪中活成了许多人向往却不敢或无力活出的模样,自有其折腾的资本与底气,也自有其必须面对的现实与烦忧。
你觉得张导累吗?
参考资料:
【1】纵览新闻2025-05-07
来源:修竹史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