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若楠的“赛文”谜题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03 03:51 1

摘要:娱乐圈的人设游戏里,章若楠用“不承认也不否认”的姿态,将“赛文”梗玩成了教科书级的营销案例。这场始于网友调侃的“二次元联动”,为何能持续三年发酵?沉默背后,藏着流量时代明星人设的全新生存法则。

娱乐圈的人设游戏里,章若楠用“不承认也不否认”的姿态,将“赛文”梗玩成了教科书级的营销案例。这场始于网友调侃的“二次元联动”,为何能持续三年发酵?沉默背后,藏着流量时代明星人设的全新生存法则。

从“撞脸”到文化符号:一场全民造梗运动

2020年,一条“她好像赛文奥特曼”的评论,意外开启了章若楠的“宇宙级”人设副本。网友发现她与《赛文奥特曼》人间体演员森次晃嗣的眉眼确有几分神似,表情包、混剪视频随即席卷网络。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玩梗狂欢,章若楠既未顺势营销“女版奥特曼”,也没有发律师函警告,而是放任网友自由创作——B站二创视频播放量破百万,豆瓣小组分析“赛文系美学”,甚至红毯造型都被解读为“光之战士觉醒”。

这种“冷处理”反而激活了互联网的创造力。当明星主动玩梗时,观众会将其视为刻意讨好;而当明星保持神秘,公众的探究欲便转化为持续的生产力。据统计,“章若楠 赛文”话题每年带来超200万自然流量,相当于省下千万级营销费用。

沉默的张力:人设博弈中的留白艺术

在传统公关思维中,争议标签必须立即澄清。但章若楠团队的“不作为”,实则暗藏精准计算:与其强行定义,不如让公众在想象中完成人设拼图。

“赛文”梗恰好弥补了她银幕形象的空白。从《你的婚礼》到《照明商店》,其角色多为温柔治愈系,而“赛文”赋予的“战斗系少女”标签,无形中拓展了戏路认知。心理学中的“蔡格尼克效应”在此显现——未解的谜题更令人难忘。每当她展现力量感瞬间(如搬重物、西装造型),弹幕必然刷起“赛文附体”,这种互动式人设构建,远比团队单向输出更深入人心。

人设3.0时代:让观众成为编剧

章若楠现象折射出娱乐圈的深层变革:人设已从明星“戴面具”转向观众“共同创作”。1.0时代是经纪公司打造完美形象,2.0时代是明星自曝“真性情”,而当下进入3.0时代——明星提供素材,观众书写剧本。正如汤姆·赫兰德默许“人形蜘蛛”昵称,贾玲笑对“妈系偶像”调侃,适度留白反而让人设更具生命力。

这场博弈中,“赛文”早已超越玩梗范畴,成为章若楠个人IP的“动态标签”。不否认的智慧在于:既避免过度捆绑,又随时能将公众创意转化为热度燃料。当明星学会把话筒递给观众,流量游戏的规则已被重新定义——最高明的人设,或许正是“没有固定人设”。

来源:宝琦爱健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