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念无双》:终于明白为什么男主源仲这么难哄,真相令人心疼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5-05 05:47 1

摘要:前段时间被一部仙侠剧《念无双》迷得茶不思饭不想,虽然外界评论这是一部老年古偶,但是作为一名三旬老人,我还是觉得这部剧的故事讲得特别好,深入我心。

前段时间被一部仙侠剧《念无双》迷得茶不思饭不想,虽然外界评论这是一部老年古偶,但是作为一名三旬老人,我还是觉得这部剧的故事讲得特别好,深入我心。

这部剧虽然表面看起来还是神女拯救男主的故事,但是剧本设计得非常扎实落地,当拯救落实到点点滴滴的细节中,当故事发展的每一阶段都经得起推敲,我发现这剧并不是简单的神仙恋爱故事,更像是一次心灵重塑的旅程。

特别是当我用心理学启蒙书籍《蛤蟆先生来看心理医生》来解读《念无双》之后,我感觉被救赎的不仅是源仲,还包括我自己。

01 源仲的三种人生自我状态

源仲一开始出场的时候,看似平和安静,情绪稳定。面对整个有狐族对他的误解与偏见,他不做任何解释,面对大长老的pua和压榨,他不做任何反抗。

表面上看,他是逆来顺受,实际上,他其实是在冷静布局,找到最恰当的时机摆脱命运的牵制。

此时神女的出现,对他来说,并不能扰动他多少心神,他对神女更多的是好奇与探究。

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苍鹭对三种人生自我状态的描述,此时的源仲,就是成人自我状态

后来在与神女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源仲渐渐被神女吸引,他会无意识的问姬谭音在做什么,会关心在意姬谭音的一举一动。

再到后来,姬谭音为他而死,又诡异复生。源仲对她的猜疑渐渐让两个人的心渐行渐远。

所以在源仲摆脱了金环的牵制之后,他和姬谭音的关系一直处在摇摆不定之中。

一方面,他贪恋姬谭音带给自己的温暖,忍不住想要靠近,另一方面,他又看不懂、猜不透姬谭音到底为什么来到自己身边。

此时的源仲像个患得患失的孩子,他开始莫名其妙的发脾气,他开始试探姬谭音对自己的感情。

这段时间的源仲,其实大部分时间处在儿童自我状态。

处在儿童自我状态的他,无法跟自己的情绪做出很好的联结,所以只能通过“怄气”、“无理取闹”等别扭情绪来保护自己免遭伤害。

所以,无论是在楼舟为了迎合神女的要求救下世人,还是与神女在神识中的对峙,他看起来,总像个孩子在发脾气。

而当他要降下天火,泯灭世人时,我才发现,他内心最深处存在的,其实是父母自我状态

常见的父母自我状态,是我们表现得像自己的父母。

这是因为父母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人,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都会对我们形成很大的影响,让我们成年后还不自觉地重复父母的老路。

但是还有另外一种父母自我状态,书中苍鹭的解释是:有一种父母自我状态,不是挑剔别人,而是挑剔自己,判定自己有罪,然后谴责自己。

这就是源仲的人生底色。

神女一直奇怪,为什么源仲小时候喜欢跟自己倾诉,后来却再也没有找过她。

直到源仲想要降下天火惩罚世人的时候,他才跟神女道出了答案。

也是在源仲这次的倾诉里,我才发现他有一个多么善良的灵魂。

源仲说,自己在被囚禁的六十年里,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就是自己是不是错了,从头到尾都错了。

因为对自己的全盘否定,他觉得自己已经不配跟神女聊天、见面。

对于源仲来说,这才是最残忍的。

世人害怕他,嫉妒他,防备他,陷害他,其实对他造成的伤害是有限的,只有他心底对自己毫不留情的批判,才是导致源仲想要走向毁灭的真正原因。

书中认为这种自我批判是最残忍的,因为他们“会严厉地惩罚,包括折磨自己,在极端案例里,甚至会施以极刑。但问题是,即便对自己轻判,这种谴责和惩罚也可能伴随一生,变成无期徒刑。”

禁锢源仲的,就是这种伴随自己几十年的自我批判。

书中,苍鹭问蛤蟆:“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吗?你能对自己好一些吗?也许最重要的问题是,你能开始爱自己吗?”

或许,我们也该问问源仲:“你能停止自我攻击吗?你能爱自己吗?

很显然,源仲在大部分时间里是没有这种能力的,所以他才会在误以为神女不爱他的时候选择了断臂自毁,因为他觉得自己的世界崩塌了,他没有活着的必要了,他选择了成全神女,却忘了爱自己。

处在父母自我状态的源仲,无法看到自己的情绪,无法爱自己,也无法爱世人。

02 源仲的人生坐标:你不好,我也不好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个人的早年经历本质上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一个不同的世界。有时候,人们看到的世界如此不同,连信念和预设都不尽相同,最严重的时候,这些人在之后的人生里只能经过流血冲突才能达成和解。”

书中提出了人生坐标的四种情况:

书中喜欢挑剔指责别人的獾,处在”我好,你不好“ 的坐标;

悲观的蛤蟆,处在“我不好,你好”的坐标;

剧中的源仲,如果用这个人生坐标来解读,处在“我不好,你也不好” 的坐标

剧中源仲想要灭世的时候说:“六十年前,天下人以五罪罚我,那么我今日,便要以五罪罚天下人”。

源仲认为自己负有五罪,天下人也负有五罪,只有降下天火,荡涤人间,才能还天下清明。

说明他不仅自厌自弃,也厌弃所有人,这就是典型的“我不好,你也不好”人生坐标。

处在这个坐标中的人,讨厌自己,讨厌别人,有自毁的倾向,也有灭世的倾向。

所以源仲想要灭世,其实本质上想要完成自我证言:我不好,我该受惩罚;你们也不好,也该接受惩罚。

03 为什么只有姬谭音能救赎源仲?

源仲的亲情已经失去,友情过于单薄,陪在他身边的只有子非,还是万事只能以他为尊。

所以能让他开始自我觉醒的,只剩下了爱情。

姬谭音就像温暖的阳光,照亮了他,让他产生了身在泥泞、心向光明之心。

他们一路走来,源仲对姬谭音的猜忌从未停止,无论是一开始怀疑她战鬼人的身份杀她,还是把她认作巫山哑女时担心自己被影响而要求她离开,姬谭音都温柔以对,给与了足够的理解与尊重。

姬谭音对源仲说:“我是最相信你的人,是你有生之年永远都不会背叛你的人”、“我会一直陪着你”。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正是因为姬谭音这样无条件的爱,源仲才渐渐打开封闭的内心。

他开始看到世间还有人与他惺惺相惜,还有人对他抱有善意,还有人永远站在他背后,支持他。

所以源仲想要荡涤世界时,明明蓄势待发,但当他看到了人们在天火之中苦苦挣扎,终于产生了不忍之心,选择了放弃。

然后,随着两朵花落入他的掌心,他想起了陪伴着自己的器灵,想起了对自己有愧、时时念着自己的棠华,想起了与眉山君的惺惺相惜,更让他想起了那个为他赐福的姬谭音。

他充满悲苦的内心,此时此刻被爱包围,所以在和姬谭音重逢的那一刻,他说:“你看,是你喜欢的小花”。

可惜的是,虽然姬谭音将他从灭世的倾向中拉了回来,但仍然没有把他从自毁的倾向中拉出来。

当天上的神女发动屠魔之战,当全世界都背叛了他,他只能紧紧抓住姬谭音这唯一的温暖。

此时此刻,源仲的安全感低到了极点,只想得到姬谭音全身心的关注与爱,哪怕姬谭音反复跟他承诺,自己一定会回来陪着他,他也不敢放手。

最终,源仲企图用成亲来确保姬谭音对自己有全心全意的爱。

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样的情感联结太脆弱了,姬谭音一天没有亲口承认爱他,他就一天惴惴不安,活在无尽的等待与惶惑中。

看到此时的源仲,有没有让我们想到两三岁渴望妈妈一直抱着自己的孩童?

这就是源仲当时的状态,他退回到了儿童自我状态。

所以,他才能因为别人一句简单的挑拨而忘记了姬谭音这么久的陪伴和真真切切的付出,他才会因为姬谭音说不出那句”我爱你“而选择放手。

正如源仲自己所说:“久在深渊的人,是不能照太阳的,太阳太温暖了,会让人产生贪恋。”

而这种无边界的贪恋,其实是不健康的。

最终,姬谭音为了唤醒他,为了让他真正觉醒,只能毁掉自己的誓言,用自己的性命帮助源仲完成了觉醒。

源仲的觉醒带着巨大的牺牲与痛苦,而我们个人的觉醒,又何尝不是这样?

很多电视剧都会表达爱的救赎,好像男女主都会因为对方的爱与支持而获得了救赎。

其实现实生活中不是这样的。

真正爱的救赎,是因为他们在对方身上发现了真善美,然后自己心境开始改变,当自己改变,看待世界的角度就变了,自己的行为也会发生改变。

人是不能被改变、被救赎的,只有他自己真的决定要改变,真的觉醒之后,才能完成自我的救赎。

剧中为了表达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可以让爱情来完成救赎,但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很难遇到。

很多人可能看了这部剧后会希望自己也能遇到一个姬谭音这样的神女,无条件的爱着自己,支持着自己,陪伴着自己。

可实际上,现实生活中我们中的大多数终其一生也无法遇到这样好的一个人,我们最终需要的,是学会自己治愈自己。

怎么治愈自己?读书,学习,见天地,见众生,在事上磨练。

我们不仅能在书本上学习知识,提升认知,治愈自己,也能从影视剧中、各种社会活动中学到,生活处处都是输入,我们可以大胆的拥抱这个世界,不断完善自己的精神内核。

写在最后:

有时候,我们就像被困于小小天地的源仲,内心在挣扎,却找不到出路,恨不得毁了自己,从而寻求解脱。

可是,我们要相信,我们终究会遇到那个懂我们的人,给与我们无条件的爱。

如果现在没有遇到也没关系,就像我,活到三十多岁了,人变得越来越偏执,性格越来越消沉,但是通过读书,我又开始觉醒了。

如果我们无法像源仲那样幸运,有神女守护,那么不妨为自己打造一个人生的守护神,不断稳定自己的精神内核,通过读书,看世界,做事,入世,不断的滋养自己。

而我从这部剧中得到的最大启发就是:不要随便给自己设限,不要随便固定了自己的人生底色,我们的时日还长,我们一定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救自己于水火之中!

#念无双#

来源:阿紫爱剪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