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哪吒同框:当风火轮碾过时光,不变的是少年的反叛与温柔

天堂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8 07:20 2

摘要:2025年动画电影论坛的舞台上,当79岁的严定宪先生握着青年导演饺子的手,背景屏同步亮起1979年《哪吒闹海》的水墨卷轴与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朋克火焰,整个会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两代哪吒的“魂灵”在此刻完成跨时空对话——一个是衣袂飘飘的传统少年英雄

2025年动画电影论坛的舞台上,当79岁的严定宪先生握着青年导演饺子的手,背景屏同步亮起1979年《哪吒闹海》的水墨卷轴与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朋克火焰,整个会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两代哪吒的“魂灵”在此刻完成跨时空对话——一个是衣袂飘飘的传统少年英雄,一个是画着烟熏妆的暗黑魔童,却同样在眼眶泛红时,让观众看见中国动画里永不熄灭的少年意气。

严定宪先生回忆起创作《哪吒闹海》的清晨,笔尖在宣纸上洇开第一笔时,特意加重了哪吒怒目圆睁的眉峰:“那时候我们想的是,这个敢拔龙筋的孩子,就得有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狠劲。” 于是有了经典的“剔骨还父”场景——少年赤身站在海浪中,腰间红绫被鲜血染红却始终绷直如剑,宣纸渲染的水墨浪花里,藏着中国动画第一次对“父权秩序”的温柔反叛。

剧组为了让哪吒的动作更有戏曲韵味,专门请来了盖叫天的弟子设计武打动作。当老艺术家们看见14岁的上美影学员在画室里对着镜子练习“踏风火轮”的步法,衣角甩出的弧度都要精确到宣纸的纹理走向,突然明白:这个踩着双轮冲破南天门的少年,早已不是《封神演义》里的乖顺神童,而是带着新中国少年精气神的“反抗者”

饺子在创作《魔童降世》时,特意给哪吒加上了鲨鱼齿项链和黑眼圈:“我想让这个时代的孩子看见,叛逆的外壳下,藏着怕被误解的孤独。” 当电影里的哪吒在暴雨中嘶吼“我命由我不由天”,背后的混天绫化作燃烧的火莲,传统红绫被解构为流动的熔岩纹路,却在击中观众的瞬间,让人想起《哪吒闹海》里那道划破天际的剑光。

制作团队为了还原“藕霸”的重生,用了3000张手稿打磨莲藕化身的镜头。当看见老版哪吒的水墨身形与新版的3D建模在分镜稿上重叠,美术总监突然哽咽:“我们变的是画风,不变的是少年举剑时,眼里那簇烧不尽的火。” 就像新版哪吒在最后一刻收起魔化触手,选择用身体挡住天雷,这份藏在朋克外表下的温柔,恰是对老版“割肉还母”悲壮内核的当代转译。

论坛现场,严定宪先生颤巍巍地拿出珍藏45年的哪吒设定稿,泛黄的宣纸上,少年衣摆的褶皱里还留着当年修改的铅笔印。饺子接过手稿时,发现自己设计的“魔童”腰带花纹,竟与老版飘带的云纹暗合——这不是刻意的致敬,而是中国动画人对“哪吒精神”的本能继承。

更动人的是台下观众的反应:00后举着“藕霸护体”的灯牌,却能跟着60后哼唱老版主题曲《哪吒闹海》;家长带着孩子来看展,指着两个哪吒的形象说:“以前的哪吒用剑对抗不公,现在的哪吒用自嘲对抗偏见,其实都是在说‘别定义我’。” 这种跨越代际的共鸣,让哪吒从单一的神话形象,变成了每个时代少年的精神镜像。

当两代创作者共同按下启动键,全息投影里的水墨哪吒与火焰哪吒并肩踏浪,双轮激起的水花在屏幕上拼出“少年”二字。正如严定宪先生所说:“我们当年在赛璐珞片上画下第一笔时,想不到45年后的哪吒会踩着电子风火轮归来,但只要人间还有对不公的愤怒,对偏见的反抗,哪吒就永远会是那个撕开封印、笑着冲向命运的少年。”

此刻的会场里,有人在老版哪吒“自刎”的画面里红了眼眶,有人在新版哪吒“踢毽子”的片段中露出笑容。但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当混天绫再次扬起,风火轮重新转动,我们终将懂得:所谓文化传承,从来不是复刻衣袂的褶皱,而是守护每个时代少年心中,那簇烧不尽的、反抗命运的火焰。就像哪吒在两个版本里都未曾说出口的独白:“哪怕世人皆谓我魔,我也要在这天地间,踩出自己的道。”

来源:偶然带你看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