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句俗语说“人比人气死人,马比骡子驮不成。”这句话就是暗示我们,人和人的差别太大,是不能拿来相比较的,不同的人或事物也不能进行比较。
有句俗语说“人比人气死人,马比骡子驮不成。”这句话就是暗示我们,人和人的差别太大,是不能拿来相比较的,不同的人或事物也不能进行比较。
道理其实都懂,可喜欢比较是人性,特别是像《浪姐》这种女性群像综艺,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没有伤害就没有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话题,就上不了热搜。
当然,比较的目的不是比一个输赢,而是通过对比,能让我们看到些真相,学到她们的智慧人生,从而影响我们的认知。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邓萃雯和陈德容,把两位曾经都很红的女性,从她们的原生家庭、情感生活和认知思维,来做一些对比。
这届的《浪姐》里面,除了会让我反复喜欢的叶彤姐,还有个姐,我也挺喜欢的,她就是邓翠雯。
之前评论区,因为那个划水的姐姐,有人想劝退邓萃雯。我心里十分不服气:“凭什么?那姐姐是那姐姐,这姐可是钮钴禄如妃!等着瞧,一定打你们的脸。”
果不其然,二公的舞台邓萃雯支楞起来了,真是很开心。
喜欢邓萃雯也是很多年了。
1985年,18岁就出道的邓萃雯,凭借《薛仁贵征东》成名,她曾因《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走红,并在《金枝玉孽》中饰演如玥获赞。
如今59岁的邓萃雯定居北京,单身未婚,无儿无女。
01.原生家庭
《浪姐》中,邓萃雯和姐姐们说起了自己的原生家庭。
她说外婆有8个小孩,自己的妈妈很早就出来打拼,没有享受过多少家庭的温暖,于是渴望有个属于自己的家庭,让自己能够得到幸福。
可是没有基础的婚姻注定是不牢固的,父母终归还是离婚了,自己成了家庭的牺牲者。
父母后来各自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各有各的生活,自己是和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的。
从小没有父母的疼爱和关注,不幸福的原生家庭,让她从小没有安全感,这是她心里永远的痛。
“没人照顾,任何事都没人帮你计划”的生活,让邓萃雯从小就明白,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什么都得靠自己。
所以她从小就暗暗发誓,必须要靠自己的能力来改变命运。
02.情感婚姻
邓萃雯说:“婚姻不是人生的必选项,但事业是。”这是要经过什么样的生活洗礼才能活得如此通透啊!
1996年,邓萃雯和江华主演台庆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其中邓萃雯饰演的姚小碟与姜华饰演的沈家豪在剧中百转千回,爱而不得。
戏外的两人却因戏生情,而当时江华已婚,属于婚内出轨,邓萃雯也因此被贴上了小三的标签。
对于这段感情,邓翠雯倒是大胆承认“爱就爱了”,殊不料江华是个渣男,背刺邓萃雯,与太太一同开记者会澄清,说是邓翠雯勾引自己。
结果自然可想而知,本来是婚内出轨的江华,因为太太的力挺,不仅不需要承担责任,还收获了大众的同情。而邓萃雯腹背受敌,事业一落千丈,还被公司雪藏。
对于这一段差点毁了自己的感情,事后邓萃雯反思说,这辈子没为什么事情后悔过,唯一后悔的就是与江华的这段感情。
作为离异家庭的孩子,邓萃雯的童年是缺爱的,她在采访中说;“连父母都能抛弃你,谁会一直要你。”
受到感情伤害的邓萃雯虽然嘴上一直说依然相信爱情,但对于感情,她始终缺乏信任。
不会轻易触碰爱情的邓翠雯,现如今已59岁,目前定居北京,单身未婚,无儿无女,在北京有自己的事业、圈子、个人生活,过得非常的安逸自在。
03.认知
也许是童年的经历,邓萃雯活得非常清醒,她有着非常高的认知,最红的时候选择离开娱乐圈去读书。
出道就是女一号的邓萃雯,尝到成功带来的好处。她感觉到自己有一些飘飘然,滋生了自己以后都不演配角的一些想法和认知。
她很长一段时间都陷入了迷茫中。
幸好吃尽生活苦头的邓萃雯并没有迷失自己,她深知生活的残酷。
她虽年龄不大,但活得通透,看得长远。
她也知道娱乐圈的残酷:“假如自己有一天不红了,有一天公司不捧你了,你就什么都不是了。”
所以,26岁那年她明明白白告诉自己,一定要去读书,只有读书,人生才会有选择。
于是在最红的时候,她选择去读书,深造、沉淀自己。
读书回来后,自己的心境变了,感觉自己内心踏实了,又飘回到了地面上来。
这次在浪姐的舞台上,大家又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邓萃雯,观众都说邓翠雯姐姐太努力、太拼了。
邓萃雯说:“什么生活都过得了,才是最强大的!”这是她的认知和人生态度。
一直排在热搜榜的陈德容,大家对她也不是很陌生了。
很多文章都写过她。
之前她和王蓉的争吵,我也写过。
今天再聊她,就是拿来和邓萃雯比较的,没什么恶意。
01.原生家庭
如果说邓萃雯属于天生命不好的姐,那陈德容就属于那种天生命好的姐姐。
有句话说:“这世上就是有人的起点,是我们终其一生去努力才能达到的终点。”这正是陈德容的写照。
陈德容出生于书香门第,中产之家。家中有两个大她很多的姐姐,父亲50多岁才有的她,老来得女,她被父亲宠上天。
9岁时,漂亮又机灵的陈德容被广告公司相中,立马签约拍儿童食品的广告。
12岁,正式签约资生堂,成为专属美妆模特。
15岁去香港发展,在香港音乐教父戴思聪的门下学唱歌。
琼瑶阿姨更是对她一见倾心,为了和她签约出演《梅花烙》主角白吟霜,愿意专门等她三年成人才开拍。
此后的陈德容作为琼女郎,家喻户晓,红透半边天。
和邓萃雯没人爱不同,陈德容一直是家里人宠爱的宝宝。
她的经纪人先是母亲,后来是姐姐。
亲人给了她很多很多的爱,并把她保护的很好很好。
我们说原生家庭好的人,是不缺爱的,她有纯粹去爱的能力和资本,因为无论发生什么事,都有父母和家为她托举。
02.情感婚姻
陈德容有三段恋情,全是圈外人。
第1个是学生时的情侣。
第2个是台湾联合报董事长王文杉,据说身家百亿。
第3个也是不缺钱的青年才俊王赞策,据说是小学同学,两人结婚8年,一直丁克,后来和平分手。
离婚后的陈德容,父母敞开怀抱接纳了她。
这让我想起了《玫瑰的故事》中的黄玫瑰,两人何其相似,都是有爱她们的父母,都不缺爱,都有敢爱敢恨的资本。
03.认知
离婚后的陈德容过得安逸佛系,两三年才接一部戏,因为她不需要如其她人一样那么努力那么拼,她有吃老本的命。
陈德容说上《浪姐》的舞台,是她前半生吃过的最大的苦。
父母的宠爱让陈德容活成了一个公主,哪怕自己已经人到中年,她还是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公主,需要人用哄的,用宠的。
你看:
一公王蓉不哄,吵架了吧!
二公吴宣仪用哄的,开心了吧!
虽然还是四肢不协调,可也努力的融入团队。
只要被宠,难搞的陈德容就会变成听话的小女孩陈德容。
这种场景,是不是感觉有些熟悉?
是的,只有小孩子才需要哄,只有小孩子才会和家长抬杠。
陈德容在《浪姐》中的表现,让我看到了她身体里住着的那个小女孩。
即便她40+,她一遇到问题,就立马退回到儿童的自我状态,要么回避,要么发脾气,要么就使劲找别人的问题。
她无法用一个成熟的、很好的成人自我状态来解决发生的任何问题。
这或许才是陈德容最根本的心理所在。
她像一个才离开妈妈,到外面学习、生活的小女生。
别人是比赛第一,她是友谊第一
别人是乘风破浪的姐姐,她是来找存在感来找安慰的小姐姐。
姐和姐姐还是有差别的,姐是要操心的,姐姐是要哄的。
邓萃雯是姐,她是操心的命,自己的事要操心,别人的事她也在操心,你看她一公给陈德容的白眼,全国观众都看见了,这不是操心是啥?
命和运的共同作用,让她清醒独立,她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大女主,大姐大。
陈德容是姐姐,姐姐生来就好命,她不用操心什么,自然有别人来帮她操心,比如父母家人,比如队长吴宣仪,她只要继续美丽,享受被宠就好了。
命和运的共同作用,让她活成一个永远都需要宠爱的公主,一个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说什么就可以做什么的、简简单单的姐姐。
这样其实也挺好的!
我是喜欢追剧看书的伴夏,喜欢我的朋友请给我三连支持,和朋友们一起共勉!(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来源:眉澜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