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河南短剧市场彻底“出圈”了!不是因为爆款剧,而是因为“招人难”——剧组开出的工资高到离谱,女一号、男一号日薪过万,普通演员一天1000元起步,就连搬器材的小助理也能日入400元。网友直呼:“这哪是招人?这是撒钱啊!”
最近,河南短剧市场彻底“出圈”了!不是因为爆款剧,而是因为“招人难”——剧组开出的工资高到离谱,女一号、男一号日薪过万,普通演员一天1000元起步,就连搬器材的小助理也能日入400元。网友直呼:“这哪是招人?这是撒钱啊!”
“疯狂”的薪资,到底有多高?
根据河南多家媒体报道,当地短剧市场正经历“薪资内卷”:
- 主演日薪破万:男女主角单日工资轻松过万,堪比一线明星的待遇;
- 普通演员千元起步:即便没有台词的路人角色,日薪也能拿到1000元以上;
- 幕后岗位“躺赚”:摄影师、灯光师日薪2000元,搬器材的小助理最低400元/天。
有网友调侃:“这工资水平,别说普通打工人眼红,就连横店的群演看了都得直呼‘内行’!”
高薪背后:短剧市场为何“用人荒”?
河南短剧的薪资狂飙,本质是供需失衡的产物。
1. 市场爆发式扩张
郑州正全力打造“微短剧之都”,本土头部公司产量激增,占据全省80%的市场份额。但短剧制作周期短(一部剧7-15天)、需求量大,导致人才缺口从编剧、演员到后期运营全面爆发。
2. 资本涌入推高成本
短剧变现快、流量高,吸引大量热钱涌入。为了抢档期、抢爆款,剧组不惜砸钱抢人。例如,一部热门短剧春节档收益可达500万元,平台甚至为优质作品提供单部24万元的奖金激励。
3. 专业人才“青黄不接”
传统影视教育偏向长剧,短剧需要的“快节奏创作+网感营销”复合型人才稀缺。河南某高校教师透露,短剧公司天天催着要人,甚至要求“学生大三就进组实习”。
河南的“自救”措施:从高校到AI
面对人才荒,河南的应对堪称“硬核”:
- 高校开设短剧专业: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率先设立“微短剧方向”专业,课程涵盖编剧、拍摄、运营,并与头部公司联合培养,学生未毕业即可进组实践。
- 引入AI技术:未来计划升级为“AIGC影视创作”方向,用AI生成剧本、视频,缩短制作周期。
- 校企合作“输血”:企业与高校共建实训基地,直接对接剧组需求,避免“学用脱节”。
高薪能持续吗?警惕“泡沫”风险
尽管眼下薪资诱人,但行业隐忧已现:
- 工作强度大:短剧拍摄往往“日夜连轴转”,高强度工作下,高薪更像是“血汗钱”;
- 政策收紧:国家广电总局已出台短剧审核新规,要求平台承担主体责任,低质擦边内容将被淘汰;
- 竞争白热化:2025年微短剧市场规模预计超680亿元,但头部效应加剧,小剧组可能面临“高投入、低回报”的困境。
结语:短剧风口,普通人如何“上车”?
河南短剧的高薪现象,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普通人来说,若想分一杯羹,可以关注三点:
1. 技能速成:短期培训掌握编剧、拍摄等实用技能;
2. 抓住校企合作:通过高校渠道进入剧组,积累经验;
3. 警惕“快钱陷阱”:行业淘汰率高,长远发展需深耕专业能力。
正如网友吐槽:“高薪就像短剧本身——看着爽,但未必长久。” 风口之上,唯有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和人才,才能笑到最后。
来源:不懂就问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