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圣依母亲:用“普通人”的标尺丈量精英困境

天堂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5-07 12:09 2

摘要:在综艺《是女儿是妈妈2》的镜头下,黄圣依母亲邓传理那句“做个普通人”的训诫,像一柄手术刀,精准剖开了中国式精英家庭最隐秘的病灶——当知识分子的傲慢与娱乐圈的浮华激烈碰撞,所谓“普通人”的期许,实则是高知母亲对女儿最残酷的规训。

在综艺《是女儿是妈妈2》的镜头下,黄圣依母亲邓传理那句“做个普通人”的训诫,像一柄手术刀,精准剖开了中国式精英家庭最隐秘的病灶——当知识分子的傲慢与娱乐圈的浮华激烈碰撞,所谓“普通人”的期许,实则是高知母亲对女儿最残酷的规训。

精英教育下的“普通人”悖论

邓传理对“普通人”的定义,本质上是一场知识分子的傲慢游戏。她将“普通人”具象化为“吴敬琏式的经济学家”“能读懂《三国志》的劳动者”,却选择性忽视女儿作为演员的社会价值。这种规训的荒诞性在于:她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标准将女儿培养成“星女郎”,却又在女儿功成名就后,以“普通人”之名否定其职业选择。这种“既要又要”的矛盾,恰是传统高知家庭对子女最致命的情感绑架——他们用精英教育的枷锁将子女推上神坛,却又用“普通人”的幻象为其套上道德枷锁。

“普通人”话语背后的权力博弈

邓传理对“普通人”的执念,实则是权力控制的变种。在先导片中,她用英沪普三语切换教育女儿,用黄圣依小学满分作文佐证自己的教育成功,甚至将“请保姆”与“劳动本义”强行关联。这种“知识碾压式沟通”背后,是母亲对女儿生活的全面入侵:她试图用“普通人”的道德制高点,掩盖自己对女儿婚姻、育儿、生活方式的全面否定。当黄圣依蹲地为其系鞋带时,这种权力关系的倒置达到顶峰——女儿用身体语言完成对母亲规训的臣服,而母亲则用“普通人”的教鞭完成对女儿价值的重新定义。

“普通人”幻象下的女性困境

邓传理的“普通人”叙事,本质是对女性价值的系统性贬低。她将女儿的豪门婚姻定义为“寄生虫”生活,却忽视黄圣依在婚姻中保持的经济独立;她嘲讽女儿“只会花钱请保姆”,却选择性失明于黄圣依在育儿综艺中展现的母性智慧。这种规训的恶果在于:它迫使女性在“精英”与“普通人”的二元对立中自我撕裂,既无法成为母亲期待的“文化精英”,也无法在世俗意义上获得幸福。而黄圣依的困境,正是千万中国女性的缩影——在“独立女性”与“完美母亲”的双重标准下,她们永远是失败者。

当邓传理用“普通人”的标尺丈量女儿的人生时,她早已沦为父权制最忠诚的卫道士。

因为真正的“普通人”,从不需要用否定他人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

来源:才高八斗浅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