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演员仝卓再次站上风口浪尖!4月29日,他通过微博实名举报33家关联企业涉嫌偷税漏税,称已向沈阳税务部门提交证据材料,并喊话“税收公平不容践踏”。事件迅速引爆网络,但这场看似正义的举报背后,却因仝卓与工作室的“恩怨局”蒙上疑云,舆论争议持续发酵。
演员仝卓再次站上风口浪尖!4月29日,他通过微博实名举报33家关联企业涉嫌偷税漏税,称已向沈阳税务部门提交证据材料,并喊话“税收公平不容践踏”。事件迅速引爆网络,但这场看似正义的举报背后,却因仝卓与工作室的“恩怨局”蒙上疑云,舆论争议持续发酵。
仝卓在声明中强调举报是“捍卫法律底线与社会公平”,但网友却嗅到一丝“复仇”气息。2024年,其工作室曾公开追讨代缴税款及滞纳金近10万元,并控诉仝卓拖欠直播收入、擅自转移社交账号控制权等,双方矛盾一度对簿公堂。此次被举报的33家企业中,是否包含工作室关联方?仝卓未明确回应,但部分网友猜测此举或是经济纠纷的“延伸战”,试图通过税务审查施压对手。
税务部门回应称已受理举报,但因保密规定拒绝透露进展。法律专家指出,举报权受法律保护,但若查证为恶意诬告,举报人或面临法律责任。
仝卓的公众形象因2020年自曝高考舞弊事件崩塌,其学历被撤销,21名涉案人员被处理。2024年,他又被曝欠税争议,工作室代缴近10万元税款未归还。此番举报虽高举“正义”大旗,但部分网友直言:“一个自身涉税违规的人,如何让人相信他的举报纯粹出于公心?”
仝卓的公众形象曾因2020年的高考舞弊事件严重受损。当时,他在直播中自曝通过关系篡改应届生身份参加高考,最终导致其学历被撤销,21名涉案人员被处理。此次举报行为,被部分网友视为其试图重塑公众形象,但也有人质疑其公信力。
支持者认为,公众人物参与监督有助净化市场环境;反对者则担忧“报复性举报”滋生,扰乱商业秩序。更有观点指出,仝卓选择公开举报而非匿名,可能给涉事企业留出“补税脱罪”窗口,削弱执法效果。
官方调查结果公布前,真相仍待揭晓。但此事件无疑再次警示:税务合规是企业生存底线,而舆论监督亦需理性与法律边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综合自公开媒体报道及权威信源,旨在客观传递事件多方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事件进展请以官方通报为准。
来源:亳州老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