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较量》杨光孤身涉险背后,藏着这些专业细节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5-07 18:07 1

摘要:当观众还在质疑杨光"为何不摇人"时,《绝密较量》用一场教科书级的国安行动示范,向所有人展示了真实反间谍工作的专业与艰辛。张鲁一饰演的杨光,用他教科书般的侦查操作,诠释了什么叫做"专业国安"!

当观众还在质疑杨光"为何不摇人"时,《绝密较量》用一场教科书级的国安行动示范,向所有人展示了真实反间谍工作的专业与艰辛。张鲁一饰演的杨光,用他教科书般的侦查操作,诠释了什么叫做"专业国安"!

从单枪匹马追踪到谨慎排查房间,杨光的每一个选择都经过深思熟虑。那些被观众误认为"迷惑操作"的行为,恰恰是国安工作最真实的写照——没有主角光环,只有步步为营的谨慎与专业。

作为电视剧市场稀缺的题材,国安剧《绝密较量》自4月28日“空降”央视一套黄金档和爱奇艺后,收视飘红,热度和讨论度一直居高不下。

口碑稳步上升的同时,有观众对杨光进入孙耀宽教授老宅到后来出车祸的情节耿耿于怀,其实,真相往往不像表面那样。

抽丝剥茧,我们一起细细道来。

孙教授的电脑和资料

孙教授为国家工作了整整50年,是最早在戈壁滩搞研究的人。

从青葱岁月到苍苍白发,经历了核电技术从无到有的全过程,电脑和资料一直不离孙教授左右,他的保密意识也与国安工作人员不相上下。

剧中的孙耀宽教授,让人想到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林俊德院士。

林院士患癌住院时,身上插满管子身体虚弱至极,也要挣扎着坐起来,在病床上打开电脑工作。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绝密较量》借孙教授感激那些共和国脊梁,他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电脑带回家里工作,再正常不过。

孙教授的电脑,设有重重密码,他在自家地下室工作,里面手机都没有信号。

《绝密较量》处处是伏笔,这些细微的情节,呈现出孙教授的保密意识和习惯。

前面这些铺垫,决定了孙教授无人居住的老宅里,不会有核心资料。

果然,孙夫人证实,老宅书房里,大部分都是废稿。

桑德和杜克,不懂核电技术,看到资料,自然如获至宝。

杨光也不知道那些资料的重要程度,作为国安工作人员,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保护国家的核心技术,把自身安危完全置之脑后。

桑德的局和杨光的对策

杨光不能等黎剑,因为机会稍纵即逝,职责所在,他等不了。

杨光不能请求协助,因为他在外地,协调需要时间和一层层批准,同时他又没有充足的证据。

杨光如果给孙夫人打电话问清书房的位置,只能让自己处于险境。

假如桑德和杨光都知道书房的位置,杨光直奔书房,必会遭遇伏击,因为对方是两个人。

假如桑德不知道书房位置,他和杜克一个人偷找资料,一个人偷袭杨光,杨光危险性更大。

杨光的对策是最优选,一个个房间排除,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桑德和杜克跳窗而逃,杨光跟上,却被疾驰而来的车撞倒在地。

桑德早有预谋,一是拍到资料,二是干掉杨光。

他安排鲸撞倒杨光,和杜克处理车辆时就开始提前庆祝,以为再也看不到杨光。

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却只能眼睁睁看着犯人离开,杨光躺在那里,忘记疼痛,只有不甘。

那一幕场景,张鲁一的手是颤抖的,眼神满是不甘和绝望,演得特别到位。

剧情峰回路转,杨光因赵亚苧得救,他是幸运的,现实中却有国安工作人员没有那么幸运。

杨光可以选择自保,却以身涉险,并非他智商不高,而是责任心太重。

国安工作人员不是美国队长,没有金手指,没有主角光环,他们有的只是不顾自身安危、冲上去保卫国家安全的一身孤勇。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间谍太难抓了!

《绝密较量》看得观众手心捏把汗,任凭三处如何计划周全,桑德总会金蝉脱壳。

他在江城、燕平和连海等地深耕多年,经济、房产和车辆等方方面面都有退路,狡猾得让杨光失控。

假护照躲开监视,车辆套牌扰乱追踪,换装成老太太掩人耳目,一路换车一路逃匿,甚至还有船只接应,可谓步步为营。

《绝密较量》还原了真实的谍战,敌人无所不用其极,国安工作人员也在一次次较量中成长并强大,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把敌人绳之以法。

在爽剧大行其道的今天,很多人忘记了生活原本的样子。

间谍不是傻子,现实不是爽剧,敌强我更强才是王道。

《绝密较量》让观众看到隐秘而伟大的他(她)们,他们不是从天而降所向披靡的金刚侠,而是流血流汗甚至牺牲的无名英雄。

《绝密较量》用杨光这个角色,向观众展示了国安工作的艰辛与危险。他们不是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而是会流血、会受伤,却依然勇往直前的平凡英雄。这部剧的意义,就是让更多人看到这些无名英雄的付出与牺牲!

来源:剧迷热议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