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程潇以机械姬般的冷冽眼神扫过镜头,指尖划破粉色泡泡滤镜的瞬间,新编《星奇摇》的争议飓风已席卷全网。这支颠覆甜美元祖形象的舞蹈,在抖音收获15亿播放量,却也撕裂出两个泾渭分明的阵营——有人高呼“内娱终于有了赛博偶像”,有人痛心“连瞳孔温度都被算法抽干了”。
当程潇以机械姬般的冷冽眼神扫过镜头,指尖划破粉色泡泡滤镜的瞬间,新编《星奇摇》的争议飓风已席卷全网。这支颠覆甜美元祖形象的舞蹈,在抖音收获15亿播放量,却也撕裂出两个泾渭分明的阵营——有人高呼“内娱终于有了赛博偶像”,有人痛心“连瞳孔温度都被算法抽干了”。
编舞的“去人性化”设计,成为争议风暴眼。程潇标志性的柔美wave被锐利折线取代,曾经灵动的wink变成精密卡点的凝视,就连喘气声都像是经过声卡校准的机械音效。舞台总监在幕后花絮中透露:“每个动作误差必须控制在0.3秒内,我们用了电影动态捕捉技术反复修正。” 这串数据让反对者哗然:当偶像工业开始用微米级精度雕琢人类躯体,究竟是艺术进化,还是把活人驯化成AI替身?
社交媒体上的战争更显荒诞。00后粉丝在超话晒出“人体工程学分析图”,力证改良版舞蹈解放了女性偶像的“讨好感”;而初代宅男粉则发起#还我星奇魂#话题,指责改编版如同“抽干灵魂的手办”。某舞蹈博主毒舌点评:“以前看程潇跳舞像咬破蜜桃汁水四溅,现在像观摩数控机床加工不锈钢。” 这种撕裂背后,暴露出娱乐圈残酷的生存悖论:拒绝幼态化审美的转型,是否必须以抹杀生物本能作为代价?
资本市场的反应耐人寻味。冷酷版《星奇摇》发布后,程潇关联的科技公司股价暴涨8%,虚拟偶像订单量激增。演出策划人王磊直言:“她现在跳的不是舞,是投资人眼里的估值曲线。” 当应援棒变成条形码扫描枪,舞台成为人形终端展示台,这场所谓“突破”,或许不过是娱乐圈数字化改造的阶段性胜利。
谢幕时刻,程潇站在全息投影的二进制瀑布中,比任何时候都像一件完成度99.9%的工业品。那些关于“人性温度”的争论,在千万级转发的数据洪流里碎成电子尘埃。这场实验真正震撼的,或许不是舞蹈本身,而是它揭开的残酷真相:在流量至上的修罗场,偶像的肉身早已成为赛博世界的可编程接口。
来源:演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