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绮雯:珠江台最红主持人之一,拒绝为丈夫离职,比年轻时候还美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07 16:22 1

摘要:电视作为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媒体形式,目前虽然受到新兴媒体发展的挑战,但也必须承认,仍然是最为大众所接受的娱乐活动,尤其是伴随电视成长起来的那代人。而在中国的广播电视体系中,除了中央台能够独占鳌头以外,各个地方台也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比如江苏台、浙江台、湖南台

电视作为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媒体形式,目前虽然受到新兴媒体发展的挑战,但也必须承认,仍然是最为大众所接受的娱乐活动,尤其是伴随电视成长起来的那代人。而在中国的广播电视体系中,除了中央台能够独占鳌头以外,各个地方台也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比如江苏台、浙江台、湖南台等,都是收视率比较高的地方台。

而在广东地区,也有那么一个电视台,在当地深受老百姓喜爱,甚至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那就是珠江台。应该说,珠江台陪伴着一代又一代广东人的成长,成为很多广东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的最难忘的记忆。而在这些记忆中,一定有一席之地属于那些主持人,尤其是珠江台最红的主持人之一的黎绮雯,她以独特的魅力、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对新闻事业的执着热爱,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珠江台的标志性人物。

珠江台的璀璨之星

黎绮雯的这一生,似乎就是为了新闻事业而生的一生。黎绮雯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广东人,祖籍广东顺德,1982年出生在广州,而能奠定她日后在广东省内主持人地位的,也得益于她专业的科班出身,她的大学毕业于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播音主持专业,这就注定了她这一生,必然和广播主持事业结下不解之缘。

2005年,黎绮雯从广州大学毕业,随后就加入了广东电视台《今日关注》节目组。那个时候,正是广播电视节目如日中天的时候,很多知名的主持人已经在全国家喻户晓,比如王小丫、李咏、朱军等人,都已经类似于现在明星般的存在。而彼时刚刚加入这个行业的黎绮雯,却也同样怀揣着一个伟大的新闻梦想,并开始为之默默不懈奋斗。

而与黎绮雯一样,日后火遍广东地区的《今日关注》节目,在当时也还是只是一个新鲜的事物。《今日关注》于2005年3月21日才播出第一期,是由广东广播电视台推出的时事资讯类节目,主要报道省内民生新闻以及国内外重大新闻。栏目秉承“民生无小事,今日多关注”的宗旨,聚焦广大群众关心的民生热点,积极反映百姓诉求,是广东唯一一个在广东城乡、广东城域、广州地区三区域同时夺得收视率、收视份额双冠军的电视新闻栏目。

而2005年才刚刚毕业的黎绮雯,也和很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并非一开始就崭露出头角,而是从基层开始一步一步地打拼上来的。那时的黎绮雯,首先从基层的记者做起,主要负责外出采访,同时负责处理节目组的各种杂活和事务。但必要的积累和磨练是很有必要的,在这段时期内,黎绮雯深入街头巷尾、社区等地挖掘民生新闻素材。比如为了制作一期与社区改造相关的报道时,她一大清早就走进小区与居民交流,记录下了很多感人的细节。

黎绮雯的第一次比较亮眼的表现,是在她参加工作一年之后。2006年7月,2006年太平洋台风季第5号台风“格美”来袭,这个“格美”台风破坏力巨大,对中国大陆沿海省份和台湾省等地区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据后来统计,台风“格美”共造成中国大陆地区5省795万人受灾,其中31人死亡、3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5.82亿元 ,并造成台湾省大部分地区产生7级以上大风天气,经济损失1.6亿元新台币(约合0.38亿元人民币)。而其中受到巨大影响的就有广东,当时才年仅24岁,参加工作仅一年的黎绮雯,就被节目组派到一线去采访台风经过的情况。黎绮雯当时虽然还年轻,但面对狂风骤雨,黎绮雯毫不退缩,坚定地完成了现场直播任务,锻炼了意志品质,也让观众看到了她勇于担当的精神。

2007年,黎绮雯的机会再次到来,可以说是她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这一年中,原来担任《今日关注》主持人的毛琳因风格等原因,在担任了两年新闻主播后,决定退出这个栏目。而主持人的人员,是不可能空缺的,因为节目必须按时播出。而在节目组挑选新的主持人过程中,黎绮雯进入了他们的视野,因为在过去两年里,黎绮雯显露出了出色的工作表现和扎实的专业素养。黎绮雯成功脱颖而出,获得了这个宝贵的机会,成为了《今日关注》的新女主播。

与担任一线记者不同,《今日关注》当时已是珠江台的王牌节目,每天晚上都有成千上万的观众准时收看,收视率和影响力已经在广东地区首屈一指。作为这个王牌节目的主持人,任何一个小的失误都可能被无限放大,给节目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当时才25岁的黎绮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但成功的人,必然都有着相同成功的原因。面对这些挑战,黎绮雯没有退缩,而是选择积极地应对。每次直播前,她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做功课,认真研究每一条新闻稿件,对新闻事件的背景、相关资料进行深入了解,确保自己在直播时能够准确、流畅地传达信息。除了自身努力外,黎绮雯还积极向身边的郑达、李静雯等资深主持人请教学习,观察他们的主持风格和技巧,学习他们如何应对突发情况,如何与观众进行有效的互动。在前辈们的指导和帮助下,黎绮雯的主持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逐渐适应了主播的工作,开始成为珠江台一颗璀璨的新星。

广府文化的坚守

应该说,黎绮雯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和向前辈的虚心求教之外,还得益于她对于新闻事业和广府文化,也就是粤语文化的坚守。2010年前后,因为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的媒体形式出现,传统的广播电视,尤其是一些地方台面临着巨大的冲击。

因此,许多的主持人也选择转型或隐退,而黎绮雯却始终坚守着这方阵地,并且以“内容深耕”来破局,抵制新媒体的冲击。她推动了节目增设“街坊议事厅”板块,通过邀请普通市民参与政策讨论,进一步强化了《今日关注》作为一档民生类节目的影响力和受众面,从而也提升了自己的职业能力。

2013年,在干了6年的《今日关注》主持人之后,黎绮雯的新闻事业再次上升了一个台阶。这一年,曾经作为《今日关注》最优秀的女主播的李静雯退出了节目组,可以说,这个消息当时在广东地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观众都对李静雯的离开感到不舍。然而,这对于黎绮雯来说,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人事更迭、新旧代谢,从来都是如此。这6年丰富的主持人经验,也让黎绮雯在李静雯退出之后,成功接替了她的位置,成为了《今日关注》的第一女主播。在当年报道台风“山竹”时,黎绮雯连续36小时直播灾情,被网友称为“台风中最美逆行者”。这种对职业的极致投入,让她在行业寒冬中反而积累了更高口碑。

而在从事了多年新闻事业以后,黎绮雯也对自己的职业理想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那就是对粤语文化的坚守。众所周知,语言是一类文化最重要、最基础的载体,所谓的文化现象,几乎都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而在我国,通行的当然是普通话,但在此之外,也有七大方言区,而粤语就是其中之一,是广东地区最重要的方言,所以粤语又称为广东话。2013年,首届国际性粤语传播高峰论坛披露,在中国有1.2亿人以粤语为母语。

作为文化的载体,粤语的背后,是一系列的文化现象,有人称之为广府文化,其代表有“粤剧”“粤曲”“广绣”“广彩”“广雕”等等。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广东人,黎绮雯对此有着深厚的感情,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事业当中。因为在推广普通话的大背景下,粤语节目一度被边缘化。但黎绮雯坚持用母语播报,将“煲冬瓜”(粤语对普通话的戏称)控制在10%以内。她曾经调侃说,用粤语讲‘塞车’,比‘交通拥堵’更有画面感。这种语言忠诚度,使她逐渐成为广府的重要推广者之一。

2021年起,黎绮雯兼任《珠江纪事》制片人,该节目的主要特色,就是记录岭南文化。比如在主持《珠江纪事》时,黎绮雯创新性地将广府童谣融入节目开场。某期在讲述西关大屋保护的节目中,她即兴清唱了传统民谣《月光光》,让很多广东的老观众们直接“泪目”。这种文化自觉,使她的节目超越信息传递,成为集体记忆的载体,其中“寻找消失的西关匠人”系列获广东省广播电视奖。

当年,黎绮雯还当选为了广东省的政协委员,并且作了一个《关于方言节目传承的建议》的提案,并且被纳入了省文化扶持政策。也是在这一年,她还发起了“粤语童谣复兴计划”,个人出资录制《鸡公仔》《落雨大》等经典粤语童谣MV,在广州市小学推广。2023年,黎绮雯曾经公开反对某开发商要拆除广州骑楼街提案,并且在节目中联名了13位文化学者提交保护建议,最终促成了这一重要的历史建筑得以保留。同年,黎绮雯被授予“广州城市形象传播大使”称号,她所参与拍摄的宣传片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上播放。应该说,这一系列基于文化内核的活动,让她的新闻事业再上了一个台阶。

家庭事业的双丰收

作为一个事业成功的女性,黎绮雯的家庭也充满着幸福美满的味道。她的丈夫,是某跨国企业的华南区高管,也经常需要外出。2016年,黎绮雯的丈夫因工作调动需常驻海外。据悉,她的丈夫曾经提议她辞去主持工作一起去工作的海外生活,但是遭到了黎绮雯明确拒绝。

黎绮雯曾经在私下表示:“我的根在珠江边,离开话筒就像鱼离开水。”此外,在一次公益活动中,黎绮雯也表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我的责任在直播间。说明了黎绮雯对于家乡和事业的热爱。所以,在2019年,黎绮雯夫妇捐赠了200万元设立“珠江教育基金”,用于资助粤北山区女童就学。两人还有生有一个女儿,2019 年,黎绮雯一家三口参加了综艺节目《超级辣妈 3》的录制,在节目中也展现出了和睦的家庭气氛。

这几年中,除了家庭的幸福美满之外,黎绮雯的事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020年获得了“广东省金话筒奖”,评语称其“开创了民生新闻的温情叙事范式”。2022年,她作为制片人的《珠江纪事》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也是珠江台首次在该奖项中获奖。2023年与广东卫视合作主持《湾区智库》,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首期节目对话香港立法会议员霍启刚的片段被《大公报》转载。据《南方都市报》2023年报道,黎绮雯仍担任珠江台《今日关注》主力主持人,而且节目连续已经18年稳居广东地区民生新闻收视榜首。

然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她不仅获得事业家庭双丰收,更跑赢了时间,成为了永不衰败的“美人”。年轻时候的黎绮雯,就因为美丽的外貌、出众的气质,为自己的事业增添了不少色彩,而谁不承想,已经40多岁的时候,却更胜往昔。

2023年1月21日,黎绮雯参加了《欢乐湾区年夜饭 ——2023 除夕特别节目》。节目中的她,风采依旧、美貌更胜从前。于是,迅速就引发了热议,而且“#黎绮雯 岁月不败美人#”这个话题甚至登上了微博热搜榜,话题阅读量破亿。这让人不得不联想到,2022年的时候,黎绮雯曾经2022年代言过一款中药保健品,广告中出现了“连续服用可延缓衰老”等广告词,虽然被质疑夸大宣传,但后来经过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的核查,也并未存在违规的情况。

面对这些热议,黎绮雯在专访中作出了回应,她打趣地说道,每天练半小时粤剧身段,比打针管用。而曾经和她合作十年了的化妆师也向《南都娱乐》透露,黎绮雯拒绝浓妆,坚持用顺德老字号‘双妹唛’雪花膏,说是奶奶传下来的习惯。

应该说,主持人作为一定程度上靠年轻吃饭的职业,因为黎绮雯的出现而成为异类。正当业界都在沉迷于启用95后乃至00后的年轻主播时,40多岁的黎绮雯却创下个人收视新高。正如一个传媒学者分析的那样,黎绮雯的美是知识积淀的外化,这恰恰击破了‘年轻即流量’的行业迷思。在追求短平快的传媒生态中,她用二十年时间证明:真正的职业生命力,不在于热搜次数,而在于能否成为观众生活的一部分。

信源:

来源:混沌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