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电视台主持人徐谨葬礼,37岁去世死因让人惋惜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05 10:49 1

摘要:徐谨是电视上的人,在南宁电视台工作。大家都认识他,因为他主持《新闻夜班》节目很多年了。他长得帅,说话好听,观众都喜欢他。可是好人不长命,2010年11月26日晚上,徐谨在家里突然病了,就这么走了,才37岁。消息传出来,南宁城里的人都特别难过,因为大家天天在电视


徐谨是电视上的人,在南宁电视台工作。大家都认识他,因为他主持《新闻夜班》节目很多年了。他长得帅,说话好听,观众都喜欢他。可是好人不长命,2010年11月26日晚上,徐谨在家里突然病了,就这么走了,才37岁。消息传出来,南宁城里的人都特别难过,因为大家天天在电视上看到他,觉得他像自家人一样。


徐谨是广西人,1973年出生。


小时候他就爱说话,嘴巴特别能说。


长大后考上了广西大学,学的是新闻。


1997年大学毕业了,就去了南宁电视台工作。


刚开始他在后面干活,做编辑什么的,不上镜头。


因为他脑子转得快,干活认真,领导很快就让他当主持人了。


2001年,徐谨开始主持《新闻夜班》这个节目。这是晚上播的新闻节目,讲南宁和全国的大事小情。节目不长,但是老百姓爱看,因为内容跟生活有关系。徐谨当主持人后,这个节目变得更受欢迎了。他不装,说话大家都能听懂,还能把枯燥的新闻说得有意思。微笑的时候特别阳光,看着就让人高兴。


徐谨在电视台不光主持《新闻夜班》,还主持过很多大场面。


比如南宁的国际民歌节直播,还有广西50周年大庆的活动。


他特别认真负责,每次上台前都准备得特别充分。同事们都说他是工作狂,从来不马虎。


他还得过"广西优秀主持人"和"南宁市十佳主持人"这些奖。


徐谨在南宁电视台是主力,观众一提《新闻夜班》就想到他。他不像那些高高在上的明星,而是像邻家大哥一样亲切。每天晚上打开电视看到他,就觉得特别踏实。所以他去世时,大家都像失去亲人一样伤心。


2010年11月26日晚上11点,徐谨在家里突然得病死了。


那时他才37岁,正是事业好的时候。


更让人想不通的是,他那天还在网上发信息,跟粉丝聊天,看着好好的。结果没几小时人就没了,谁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南宁电视台第二天就发了公告,说徐谨因为突发疾病去世了,但没说是什么病。家里人也没多说,可能太伤心了,不想多谈这个。官方通告就四个字"突发疾病",让人很疑惑。37岁的人,平时看着多精神啊,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有人猜是不是太累了。做主持人很辛苦的,特别是夜班新闻,经常要熬夜。徐谨干了十几年,天天紧张,身体可能受不了了。但这只是猜的,没人知道真正的原因。南宁电视台后来说他是"南宁电视史上难以磨灭的一部分",这话沉重,但说明他多重要。


他死的消息一出来,整个南宁都震惊了。


观众不敢相信,同事们也接受不了。


那天晚上的《新闻夜班》没有他,看电视的人肯定觉得怪怪的。


网上到处都是悼念他的话,大家都说太突然了,太可惜了。


为什么说徐谨的死让人惋惜?主要是因为他太年轻了。37岁,经验丰富,能力强,正是做主持人的黄金年龄。如果他能再活二十年,肯定能做出更多好节目。就这么走了,谁不觉得可惜?还有一点,他死得太突然了。


没有任何预兆,前一天还活蹦乱跳的,第二天就走了。


这让人觉得老天太不公平,对这么优秀的人为什么这么狠?


加上他平时总是积极向上的样子,谁也没想到会这样,心里特别难受。


虽然没人证明他是累死的,但是主持人这个工作压力大是公认的。徐谨走后,有人开始讨论媒体人的健康问题,说这行表面光鲜,背后太辛苦。他的死提醒大家,身体不能总是透支,可惜他自己没能挺过来。


徐谨的葬礼是2010年11月29日在南宁市殡仪馆举行的。


那天来了好几百人,有家人、同事,还有许多观众。


南宁电视台的领导都来了,广西电视圈的同行也来了。


听说人太多,连殡仪馆外面都站满了,可见大家多爱他。


葬礼按照中国传统方式办的,很庄重。徐谨的遗像摆在中间,周围全是花圈。南宁电视台的悼词说他是优秀的主持人,给观众留下了太多美好回忆。同事们说他平时很照顾人,工作非常可靠。来送他的观众中,很多是《新闻夜班》的铁粉,对他们来说,徐谨不只是主持人,更像是多年的老朋友。


葬礼结束后,徐谨的遗体被火化,骨灰安葬。


整个过程很简单,没有花哨的东西。


来的人都是真心想和他告别的,不是为了排场。徐谨去世的消息一出来,网上就炸锅了。粉丝们发了无数条消息悼念他,有人说他节目做得好,有人说他笑起来温暖。那几天,南宁的网站和社交媒体上全是关于他的话题,热度很高。有人还找出他以前的节目视频,在网上分享,像是想留住一些回忆。


南宁电视台的同事们也很伤心。


他们发声明说徐谨是台里的骄傲,走了以后大家心里空了一块。


观众更是难过,说晚上看新闻没有他,总觉得少了什么。


后来几天,《新闻夜班》可能找人临时顶上,但大家都知道,没人能真正取代徐谨。


全国电视圈也有反应。央视的一些大主持人,比如白岩松、周涛,都在网上悼念他。白岩松说徐谨是用真诚点亮荧屏的人,周涛说他是值得尊敬的同行。这说明徐谨的影响不只在南宁,整个行业都认可他。


徐谨走后,大家开始讨论主持人这行有多累。


晚上的节目要熬夜,直播不能出错,平时还要准备很多内容,压力特别大。


有调查显示,媒体人猝死的例子不少,尤其是年轻人,身体还没到极限就垮了。徐谨的事情发生后,很多人在网上说,应该给这行的人多点休息时间,不能把人当机器用。


南宁电视台后来好像也调整了安排,比如让主持人轮换,不让一个人总是上。但具体怎么改的,没有太多报道。观众也呼吁,希望电视台多关心员工健康,别等出事了才后悔。


徐谨的死也让普通人有所感触。


37岁,不算老,但也不年轻了,谁想到会这么快走。


大家讨论起来,都说平时要对自己好点,不能只顾工作不顾身体。


这事虽然令人难过,但也实实在在提醒人们,生命很脆弱,谁也说不准。


徐谨虽然不在了,但他给南宁电视台留下了很多东西。《新闻夜班》因为他成了招牌节目,后来几年还有人提起,说起那时的新闻就想到他。网上还能找到他的一些视频,虽然不多,但每次有人找出来,都能引起很多回忆。


他在观众心里也留下了位置。


南宁人说起本地电视,大多会提到徐谨,说他是个实在的主持人。


有人开玩笑说,如果他还活着,现在可能已经成为全国有名的主持人了。


这话虽然夸张,但也说明大家对他有多看好。南宁电视台后来没说有没有什么活动纪念他,但从观众反应看,他的影响一直存在。有人建议在电视台设立个奖项纪念他,虽然没有实现,但这想法本身就很有意义。


徐谨的一生只有37年,短得让人不敢相信。他从一个普通大学生,到南宁电视台的主持人,再到成为大家熟悉的面孔,很不容易。可惜老天没给他更多时间,他的葬礼成了大家和他告别的地方。37岁去世,死因让人惋惜,不仅因为他年轻,更因为他还有很多没完成的事情。


他走了,南宁的电视上少了个熟悉的人,但他的故事没有结束。


每次有人提起《新闻夜班》,提起那个爱笑的主持人,徐谨就还在那里。


这篇文章写了这么多,就是想让大家记住他,不是什么大人物,就是个踏踏实实工作的人。


希望以后少点这样的遗憾,多点健康和珍惜吧。

来源:梦城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