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张一山在《中国电影报道》的镜头前坦言:“这两年一直在认真拍戏,很快《在人间》会和大家见面。”这个曾以“刘星”形象深入人心的演员,消失两年后带着与赵丽颖的首次合作回归,背后是一场关于演员价值的无声博弈。
2025年4月,张一山在《中国电影报道》的镜头前坦言:“这两年一直在认真拍戏,很快《在人间》会和大家见面。”这个曾以“刘星”形象深入人心的演员,消失两年后带着与赵丽颖的首次合作回归,背后是一场关于演员价值的无声博弈。
图片来源网络
张一山的消失并非偶然。2016年《余罪》让他成为“90后演技派”代表,但2020年《鹿鼎记》的口碑滑铁卢如当头棒喝。他开始刻意减少曝光,拒绝综艺常驻,将80%的时间投入剧组。这种“减法策略”在《在人间》中得到印证——他饰演的王阳名是个游离于虚实之间的神秘角色,预告片中的眼神戏被网友称为“破碎感教科书”。
与赵丽颖的合作更像是一场双向奔赴。当“流量女王”褪去华丽古装,素颜演绎多重人格患者贾小朵时,张一山选择用“王阳名”的复杂性与之抗衡。两人在重庆街头拍摄的路透视频中,张一山骑三轮车搭载赵丽颖,周围群众的自发围观,恰是对“实力派搭档”的无声认可。
这部由徐兵执导的8集短剧,被业内誉为“中国版《黑镜》”。故事围绕网约车司机徐天(尹昉饰)与乘客贾小朵展开,在“虚拟空间”中探索人格分裂与自我救赎。赵丽颖挑战三重人格切换:清醒时说标准普通话,分裂时突然切换河南话,崩溃时夹杂上海俚语,心理学博主评价其“精准还原了解离性身份障碍”。
图片来源网络
张一山饰演的王阳名则是关键变量。他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主角们的欲望与恐惧。剧中有一场三人审讯戏,周一围饰演的石一本步步紧逼,董子健饰演的虞旦突然癫狂大笑,张一山却以微妙的眼神变化完成情绪对冲,被导演徐兵称为“用呼吸演戏”。
《在人间》的诞生恰逢行业转型期。2025年悬疑剧市场“神仙打架”,但真正能破圈的仍是《沙尘暴》《棋士》这类兼具艺术性与话题性的作品。该剧入选四川省重大文艺扶持项目,单集制作成本超2000万,却拒绝“爽文套路”,用先锋叙事探讨“我是谁”的哲学命题。
这种选择背后,是张一山与赵丽颖对演员价值的共识。当同期艺人沉迷热搜营销时,他们用作品说话:张一山在《曾少年》中完成从痞气少年到成熟男人的蜕变,赵丽颖则在《风吹半夏》《向阳·花》中撕掉“甜妹”标签。正如娱评人龚翔所言:“热搜可以买,但观众的口碑买不来。”
图片来源网络
社交媒体上,“赵丽颖瞳孔震颤”片段播放量破亿,“张一山王阳名眼神”话题阅读量超5亿。观众期待的不仅是演技对决,更是对“真实”的渴望。有网友在知乎提问:“当AI换脸、滤镜磨皮成为常态,《在人间》的素颜出镜为何让我们感动?”高赞回答直指核心:“因为它让我们看到演员与角色的血肉相连。”
这种共鸣在短剧市场尤为珍贵。当多数短剧陷入“赘婿重生”的同质化困境时,《在人间》以电影级质感和烧脑剧情成为清流。爱奇艺将其纳入“微尘剧场”,正是看中其“用8集讲透人性”的野心。
张一山与赵丽颖的合作,是流量时代的一次突围。他们用《在人间》证明:当演员放下偶像包袱,回归创作本质,观众的眼睛永远为真诚买单。这场关于演技的豪赌,或许将重新定义“顶流”的生存法则——在热搜之外,还有更辽阔的星辰大海。
来源:潇潇爱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