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票房2.4亿,《猎金游戏》扑街,刘德华单扛票房能力果然不行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07 15:29 1

摘要:“以前,从下往上看,总觉得高不可攀;现在,站在这里往下看,又觉得深不可测。”——摘自电影《猎金游戏》中的台词。

“以前,从下往上看,总觉得高不可攀;现在,站在这里往下看,又觉得深不可测。”——摘自电影《猎金游戏》中的台词。

这是继《金手指》之后,刘德华又一部实打实金融题材影片,但此片在五一档中的表现,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和我之前预测的5亿票房相差甚远。

考虑到预算成本等问题,啡哥得出结论:《猎金游戏》票房扑街已成定局。那么此片到底亏了多少?又是什么原因造成扑街的呢?

昨晚我观影归来,想和影迷朋友共同探讨一番。

先看此片的实时票房数据吧。

《猎金游戏》于5月1日登陆内地院线,上映7天,累计总票房拿到1.43亿,仅次于马丽的《饺子皇后》,夺得五一档票房亚军。

目前市场排片份额和上座率都还不错,比《人生开门红》《大风杀》《雷霆特攻队》《幽灵公主》要强很多,有望走长线,但预测成绩目前仅为2.4亿。

按照国内票房分账规则,片方约拿三分之一,最终片方回款可能不足8000万,亏没亏钱要用预算成本来说话。

此片官方并未曝出具体的成本,但啡哥根据其制作规格,预计《猎金游戏》的成本并未像之前大家所说的高达2亿元。

此片最大两笔开支是导演邱礼涛和主演刘德华的片酬,邱礼涛的编剧和导演工资大约在2000万,刘德华的片酬约在3000万。

其余的演员,包括欧豪、黄奕、倪妮、蒋梦婕、郑则仕等演员的片酬约在500万。

搭景很简单,办公室加电脑,拆了一架直升飞机模型,外景地说是瑞士,完全可以在内地搭景搞定,外加欧豪的汽车报损,没有爆炸戏份。

还有,现场化妆师、摄影师、美术师、配乐、场务、剧组用车、食宿,以及后期制作等,差不多4500万能搞定。

最后上院线宣发,做票补特价,抢占院线排片,这些预计花费3000万。所以,《猎金游戏》总的预测成本约在1.3亿至1.5亿之间。

那么,此片最终亏损会在7000万左右,如果加上东南亚地区上映版权,以及下映后流媒体版权收益,不管怎么计算,最后还是会有小额亏损,票房扑街基本定型。

《猎金游戏》扑街有以下四大原因。

其一、五一档期不行。

往年五一档可是院线的黄金期,观众挤破头抢票,票房动辄十几亿,太常见了。可今年呢?整个市场像被泼了盆冷水,影院门可罗雀,票房数据低到让人怀疑人生。

2025年五一档收官,大盘仅收7.47亿,环比去年同档期,直接下跌了50%,如果按照三天假期对比,可以说是近10年来最差五一档。

除了《水饺皇后》勉强能赚钱,其余的新片几乎全军覆没,环境很重要,整个大盘都这样了,那还说个啥,观众就是不去电影院,咋办?

虽然说有11部新片打五一档,可重磅的真没几个,电影院的经理都不知道怎么排片了,每部电影上座率都差不多,《猎金游戏》撞上这波低潮,简直是雪上加霜。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旅游、短视频和微短剧的疯狂冲击,观众宁愿躺在沙发上刷15秒的爽剧,也不愿花两个小时赌一部可能烂尾的电影;

另一方面,经济大环境影响,荷包捂得紧,电影票实在太贵,都快成了“奢侈品”了,加上内容同质化,让观众彻底失去走进影院的动力。

估计很多人都这样认为:“一张票50块,看个烂片还不如点份小龙虾外卖,吃到嘴里更划算。”

《猎金游戏》本想靠刘德华的名气突围,结果市场不给面子,连带着其他影片也集体哑火。这大盘低迷的背后,是观众口味的变化和市场信心的双重考验。

片方得好好想想,下次档期怎么挑,观众的钱包可不好忽悠。

其二、金融题材太小众。

以前,影迷总是说,香港电影除了警匪片就没啥别的了,好不容易,这次来了部另类的金融题材片,大家却集体望而却步。

金融商战,听着高大上,可对普通观众来说,吸引力还是不够,如果不是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员,谁想花俩小时看一堆人盯着K线图、嚷着“砸盘”“做空”啊?

就算是拍出《华尔街之狼》那种荷尔蒙爆棚的节奏,或者《大空头》那样把复杂金融概念讲得通俗又抓人,中国大批观众还是不买账。

主要原因是看不懂啊,香港电影擅长快节奏的警匪对决、兄弟情义,金融题材这种慢热玩意儿,太小众,压根不接地气。

加上《猎金游戏》金融术语一堆,观众看得云里雾里,早就没耐心了。

说白了,选题材得看市场口味,金融这碗饭,太高端了,普通人吃不下。片方要是还想靠这路子翻身,估计还得再栽跟头。

这也是《猎金游戏》扑街的一大硬伤。

其三、没有形成口对口效应。

此片大规模开画之后,豆瓣开出了6.7分,远没达到高口碑作品的标准,几天之后,评分又下滑到6.4分,观众的失望溢于言表。

看看之前票房大卖的《哪吒2》,靠着超强的口碑效应,点燃了观众的热情,票房一路狂飙。

口碑这东西,简直就是电影的命脉,《猎金游戏》剧情逻辑稀巴烂,前半段铺垫冗长,剧情走向有点像孙俪的《蛮好的人生》,在职场上老人带新人。

后半段收尾阶段,把欧豪这个角色写的太拉胯了,不仅背叛师傅,还对不起自己的女友,上司利用他做局坑了同学父亲。

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又找师傅华仔求救;黄奕吼的声音很大,但在金融交易现场,太浮夸了;倪妮和蒋梦婕则直接沦为花瓶角色,与主线几乎没啥关联,删除也无所谓。

电影整体质量处于中等,我给人给三颗星,6.8分。

《猎金游戏》并未形成口碑效应,所以,观众完全可以等流媒体上线再看。

其四、刘德华单扛票房能力果然不行。

刘德华曾经对导演们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们拍戏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我,虽然我的片酬贵,但是我会带钱来的。”

张艺谋都笑得合不拢嘴,这里说带起钱来的,一方面刘德华会主动投资,另一方面,那就是刘德华会凭借自己的号召力,让电影票房大卖。

刘天王的名号不是白来的,但他也不是万能的啊。看看他之前的成绩单,票房大爆的影片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搭档够硬。

比如说《流浪地球2》40.3亿,有吴京;

《拆弹专家2》13.14亿,有刘青云;

《扫毒2》13.12亿,有古天乐;

《追龙》5.77亿,有甄子丹;

《人潮汹涌》7.62亿,有肖央帮忙;

就是表现没那么好的《金手指》5.74亿票房,搭档可是梁朝伟啊。

数据不会说谎,超10亿项目均具备双雄模式或超级IP,每一部不是有票房号召力大咖,就是有影帝撑场面。

刘德华的票房神话,一旦失去了重磅“黄金搭档”托底,他独挑大梁的作品,立刻暴露了其单扛票房能力的短板。

又比如说《焚城》2.85亿票房,是内地没啥影响力的白宇;

《危机航班》3亿票房,配角为张子枫和屈楚萧;

《红毯先生》9364万,基本靠自己,成绩都不咋地。

这次《猎金游戏》,欧豪、倪妮、黄奕压根没扛票房的能力,全指望刘德华一人,难度系数直接拉满。

套用篮球比喻,天王就像勒布朗詹姆斯,再厉害也得配个杜兰特或者库里搭档啊,不然单打独斗怎么赢?

《猎金游戏》票房扑街,给华语影坛敲响警钟,当“刘德华”三个字不再等于票房保障,当观众只为好故事买单,中国电影终于撕下了最后的明星遮羞布。

未来的市场,属于《年会不能停!》这样的小成本黑马,属于《哪吒2》这种精心打造的影片,唯独不属于躺在功劳簿上的各位天王巨星和影帝大咖了。

因为时代变了,观众的口味变了。

对于《猎金游戏》扑街,您有话说吗?

来源:电影票房预告片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