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林更新在《玫瑰的故事》里随口一句"北京到底有谁在啊",竟然火到了越南?最近人民日报记者在河内大学孔子学院偶遇的一位越南女生,不仅汉语说得比某些中国人还溜,还能背李白的诗、追TFBOYS,连"尔滨"这样的网络热梗都信手拈来。这届外国友人是偷偷补课了吧?
谁能想到,林更新在《玫瑰的故事》里随口一句"北京到底有谁在啊",竟然火到了越南?最近人民日报记者在河内大学孔子学院偶遇的一位越南女生,不仅汉语说得比某些中国人还溜,还能背李白的诗、追TFBOYS,连"尔滨"这样的网络热梗都信手拈来。这届外国友人是偷偷补课了吧?中国文化的输出,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野"了?
一、当越南妹子脱口而出"北京到底有谁在啊",中国网友集体破防了
"天啊!她连林更新的梗都知道!"当这个名叫阮氏香的越南女生对着镜头自然地说出"北京到底有谁在啊"时,围观的中国网友瞬间不淡定了。要知道,这句话出自林更新在《玫瑰的故事》中的即兴发挥,连很多中国观众都是二刷才get到的冷梗。
更绝的是,她还能无缝衔接"尔滨"的梗:"今年冬天中国最火的城市不是北京,是尔滨对吧?"这熟练程度,让网友直呼:“这妹子怕不是个披着越南皮的中国通吧?”
二、开挂式追星:从李白到TFBOYS的"硬核"中国迷
古诗王者:现场背诵《将进酒》,发音比某些中国学生还标准顶流粉头:提到TFBOYS时眼睛发亮,能准确说出三小只各自的发展网梗十级学者:从"绝绝子"到"yyds",网络用语信手拈来影视剧达人:不仅看《玫瑰的故事》,还能分析林更新的表演风格"我最喜欢王俊凯在《重生之门》里的表现,"她说这话时的专业语气,活像个混迹豆瓣多年的老粉。网友调侃:“这追星水平,放在内娱至少是个超话大主持!”
三、文化输出的"野路子":短视频才是当代孔子学院?
令人惊讶的是,阮氏香的中文启蒙不是传统教材,而是抖音和微博:
"现在越南年轻人学中文,谁还抱着《汉语教程》死记硬背啊,"河内大学孔子学院老师透露,"都是看着中国综艺、刷着小红书自学成才。“这种"野生"学习法效果惊人——该校汉语角里,能熟练使用"栓Q”"芭比Q"的学生比比皆是。
四、从"尔滨"到"林更新":中国文化的"梗式输出"正在颠覆传统
阮氏香现象背后,是文化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化:
"现在是中国文化反向输出最猛的时代,"文化研究学者指出,"但传播主力不再是四大名著,而是网络热梗和明星效应。“数据显示,越南短视频平台最火的中文教学内容,排名第一的是"如何正确使用yyds”。
五、当老外比我们还会玩梗:文化自信的新考题
面对越南妹子这波"暴击",中国网友心情复杂:
“她背《将进酒》的样子,让我这个中国人自愧不如”“现在压力给到中国学生这边了”“建议直接保送北大汉语言文学专业”但更多是自豪:“我们的文化现在这么有吸引力了吗?”“原来在外国人眼里,连林更新的吐槽都是宝藏!”
正如一位网友的精准总结:“当老外开始用我们的梗来’反击’我们时,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输出成功。“或许某天,在巴黎街头听到有人喊"绝绝子”,在纽约地铁看到老外刷"林更新梗”,我们都不会再惊讶——因为中国文化的"梗能量",正在重新定义世界对东方的想象。#如何传承中国文化#
来源:大利的日常Vo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