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榜上佳婿》改编自落日蔷薇的小说《榜下贵婿》,以江宁首富简府灭门惨案为起点,铺开了一幅融合悬疑、权谋与古典爱情的古装画卷。
《榜上佳婿》改编自落日蔷薇的小说《榜下贵婿》,以江宁首富简府灭门惨案为起点,铺开了一幅融合悬疑、权谋与古典爱情的古装画卷。
故事中,商户千金简明舒(卢昱晓饰)因坠崖失忆逃过灭门之灾,被青梅竹马的寒门学子陆徜(王子奇饰)救下。两人以“兄妹”之名结伴进京,一面探案追凶,一面在科举与权谋的漩涡中挣扎求生。
剧情的核心矛盾源于一场“榜下捉婿”的闹剧。
简父为提升家族地位,广撒网资助寒门学子,试图通过“婚姻投资”实现阶级跃升。
陆徜作为被资助对象,因反感简家的挟恩之举,在放榜之日拒婚,与简明舒决裂。
然而简家突遭灭门,失忆的简明舒被陆徜所救,两人被迫以“伪骨科”身份共同生活。
随着科举舞弊案、前朝遗孤等线索浮出水面,这段关系逐渐从猜忌走向信任,最终演变成一场双向救赎。
《榜上佳婿》试图打破古偶剧“甜宠至上”的套路,将悬疑探案与情感线深度绑定。灭门案背后牵扯的科举舞弊、前朝遗孤等权谋线,为剧情增添了厚重感。
例如,简家灭门并非单纯的仇杀,而是瑞王与豫王夺嫡的牺牲品,而陆徜恩师苏昌华的冤案更是直指官场腐败。这种设定让观众在磕糖之余,也能感受到抽丝剥茧的解谜快感。
但剧集对悬疑节奏的掌控略显失衡。前期灭门案的铺陈过于依赖“巧合”,如丫鬟送人头、女主坠崖后精准掉在男主面前等桥段,被观众吐槽“工业感太重”。
反观后期权谋线的展开,则因线索庞杂而显得仓促,核心反派豫王的动机未能充分铺垫,削弱了结局的震撼力。
陆徜这一角色的塑造堪称剧集最大胆的尝试。他不再是传统古偶中锦衣玉冠的贵公子,而是穿着粗布麻衣、自带黑眼圈的寒门书生。
王子奇的表演精准捕捉到了角色的矛盾感:面对权贵时的不卑不亢,守护简明舒时的隐忍克制,以及发现身世真相后的挣扎。这种“灰扑扑”的设定,反而让后期他金榜题名、逆袭翻盘更具代入感。
相比之下,简明舒的成长线稍显单薄。失忆前的她是聪慧果敢的商户千金,失忆后却一度沦为需要被保护的“妹妹”。
尽管剧集通过探案情节试图展现她的独立(如破解密室机关、经营首饰店),但这些高光时刻常被情感纠葛打断。例如,她对宋青沼的误认、对陆徜的依赖,削弱了“双强”人设的说服力。
剧中情感线可谓“古偶元素大杂烩”。
陆徜与简明舒的“伪骨科”设定,将禁忌感与守护欲拉满——书生哥哥表面冷脸训妹,转头就为她闯公堂;失忆妹妹嘴上喊哥,眼神却拉丝到能织毛衣。
而男二宋青沼(王弘毅饰)的“直球攻势”更将“雄竞”卷出新高度,送花送药送秋波,让观众在“站兄妹CP还是天降CP”间反复横跳。
但部分情感转折过于生硬。例如陆徜从拒婚到深情的转变,缺乏足够的心理铺垫;简父手握关键证据却坚持不解释,强行制造误会的操作被批“为虐而虐”。
这种“工业糖精”式的处理,让本应动人的追妻火葬场沦为套路表演。
剧集在配角刻画上不乏亮点。
杨斯饰演的殷大夫人,将“中国式家长”的嘴硬心软演绎得淋漓尽致——表面斥责女儿殷淑君卷入权谋,暗地却调遣心腹保护。
殷淑君(孔雪儿饰)从天真贵女到黑化反派的转变,揭示了封建联姻制度下女性的悲剧。这些角色让权谋线不止于朝堂争斗,更触及个体命运与时代枷锁的碰撞。
制作上的考究与穿帮并存。科举场景的服饰礼仪、江南商贾的市井风情颇具质感,但现代小风扇穿越到古代书桌的穿帮镜头,却让观众瞬间出戏。
这种“细节精致与粗糙并存”的状态,恰似剧集本身的缩影。
《榜上佳婿》像一碗“酸辣粉”——有人嫌它不够山珍海味,有人却爱这口寒门逆袭的酸爽。
它用悬疑权谋为古偶注入新血,以“寒门美学”打破颜值内卷,更借伪骨科、追妻火葬场等元素精准狙击观众爽点。
但工业糖精般的误会套路、失衡的节奏把控,也让其难以跻身经典之列。
或许,这部剧的真正价值在于“试错”。它证明古偶不必局限于仙侠玄幻或宫廷甜宠,市井与朝堂、悬疑与爱情同样能碰撞火花。
当陆徜脱下粗布衣换上状元袍,当简明舒从失忆少女成长为女首富,观众看到的不仅是角色的逆袭,更是古偶类型突破窠臼的野心。
至于这份野心能否转化为持久生命力,或许需要创作者在“爽感”与“逻辑”、“创新”与“共情”间找到更精准的平衡。
来源: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