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头利落的短发烫得整整齐齐,穿着淡蓝色的连衣裙搭配小皮鞋,说话温温柔柔的,那精气神儿甭提多足了,说她四十来岁估计都有人信,整个一“冻龄阿姨”的既视感!
家人们,最近马筱梅可有大喜事啦——她要大婚咯!更让人高兴的是,她妈妈特意从台湾赶到北京来操持这场婚礼。
我第一次见到筱梅妈妈的时候,简直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哪儿像要嫁女儿的长辈啊?
一头利落的短发烫得整整齐齐,穿着淡蓝色的连衣裙搭配小皮鞋,说话温温柔柔的,那精气神儿甭提多足了,说她四十来岁估计都有人信,整个一“冻龄阿姨”的既视感!
你还别说,这人有没有气质真是藏都藏不住。筱梅妈往那儿一站,举手投足间都是那种让人看着特别舒服的劲儿。
后来跟阿姨熟了才知道,她平时就爱养养花、看看书,跟小梅聊天从来都是“咱们商量着来”,既不逼婚也不催生。她说:“孩子过得开心比啥都强,咱当父母的别老瞎操心。”
你瞧瞧,心里头没那么多焦虑和纠结,脸上自然就没有愁容,整个人看着就跟泡在蜜罐里似的,透亮透亮的!
这次听说闺女要嫁给北京小伙儿,阿姨二话不说就收拾行李飞过来了,光是陪着小梅挑婚纱就跑了七八家店,就连男方家长爱吃什么口味的菜都提前打听好了。
就这份心意,真的特别让人感动——嫁女儿这事儿,她是打心眼里重视,也替闺女高兴得不行。
话说到这门亲事,其实还挺有意义的。台湾的妈妈和北京的婆婆,一个带着南方的细腻,一个透着北方的豪爽,第一次见面就拉着手聊了俩小时。
又是互相夸对方孩子懂事,又是商量着婚礼上要准备台湾的乌鱼子和北京的果脯,场面那叫一个热热闹闹。你看这婚姻啊,可不就是两个家庭的“牵手”嘛,更何况还是台湾和大陆的结合,两边的习俗、文化凑到一块儿,反而多了一份新鲜和温暖。
筱梅妈说,她最开心的就是看到闺女找到了真心人,而这场婚礼就像一座桥,把两家的心实实在在地连在了一起。
现在每天路过小梅家,都能听见屋里传来阿姨和婆婆一起商量事儿的声音。有时候是讨论喜糖的包装,有时候是琢磨着给小两口准备什么新婚礼物。
看着阿姨忙前忙后的样子,我突然觉得,所谓“年轻”真不是看年龄,而是看心态——心里装着爱和包容,眼里透着对生活的期待,这样的人啊,永远都带着一股子朝气。也难怪筱梅总说:“我妈来了,我心里就跟有了定海神针似的。”
再过几天就是婚礼了,想想台湾的亲友团和北京的亲朋好友聚在一块儿,虽说说着不同的口音,但大家怀着的祝福都是一样的,这事儿想想就特别暖心。
婚姻的意义在哪儿呢?大概就像小梅和她先生这样,带着两个家庭的爱一起往前走。而筱梅妈的到来,就像给这段缘分添了一把温柔的火,让这桩跨越海峡的喜事,更有了家的温度。
咱就盼着这对新人往后的日子,能像两位妈妈凑在一起商量事儿时那样,和和美美、热热闹闹的,把日子过成甜丝丝的蜜饯儿!
来源:一往直前正经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