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间谍太难抓了!"这是《绝密较量》观众最常发出的感叹。面对这样的反馈,导演刘江却表示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敌人非常强,但是我们的国安战士更强,这样的较量才更加精彩。"
"间谍太难抓了!"这是《绝密较量》观众最常发出的感叹。面对这样的反馈,导演刘江却表示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敌人非常强,但是我们的国安战士更强,这样的较量才更加精彩。"
从柳辛年被胁迫叛变,到桑德一次次金蝉脱壳,《绝密较量》用最真实的笔触描绘了国安工作的艰难。
被识破内奸的身份后,柳辛年哭了两次。
第一次是和妻子儿子视频,他无法抑郁情绪,哽咽失声。
第二次是交待问题时,柳辛年悔泪长流,自言对不起所有人,尤其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我接受一切惩罚,我最内疚的就是孙先生,当我想到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为了中国核电事业呕心沥血,那么好的一个人就那么没了,心里就像有一颗炸弹,永远不能平静,我对不起每一个人。”
作为一部国安剧,《绝密较量》精彩的强节奏对阵剧情让观众欲罢不能,柳辛年的忏悔更是让人百感交集。
他不是主动叛变,而是掉入桑德的陷阱,一步步走向深渊。
《绝密较量》更新到第10集,柳辛年已经暴露,桑德却迟迟没有落网,距离成功总是一步之遥,让杨光怒火中烧。
间谍狡猾又强大,他们的手段五花八门,无所不用其极,太难抓了!
从送儿子出国留学第一天,柳辛年就进入桑德布好的圈套。
通过朋友介绍认识后,桑德把柳辛年儿子安排进最好的学校,又帮陪读的柳夫人安排好工作,让柳辛年感激不尽。
柳辛年不傻,他一直等着桑德想要的“回报”,没想到,一等就是三年。
桑德想要的,正是第四代核电技术,放长线钓大鱼是他的强项。
柳辛年义正言辞地拒绝,他的儿子却消失了整整6个小时,之后被桑德送回。
“没有办法,我妻儿的命在他手里……”
桑德曾利用王小泉救女心切让他下毒,也曾控制医学博士的家人逼他提供河豚毒素,同样的手段,桑德又用在柳辛年身上。
杜克和雪莉被抓,杨光和三处的同事们倾尽全力,对抓捕桑德势在必得。
他们安排柳辛年打电话,又合成杜克的声音,却不知道,漏网之鱼“鲸”正在通风报信。
桑德用声东击西法回到北京,逃过布控,一路换车换装,最终回到家中把第4代核电技术的部分资料和之前收集的情报交给了鲸。
之后,桑德和杨光上演了极限追车,杨光青筋暴起目光如炬,对捉拿桑德志在必得。
桑德逃到海边,出海之后,再想捉拿他就如同大海捞针。
杨光不顾安危,纵身一跃,他和桑德的决战开始了!
弹幕里,一片“间谍太难抓了”的声音,敌人的强大出乎观众意料,导演刘江对此有话说。
“有一个看片的领导跟我说,你们这个戏有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敌人非常强,但是我们的国安战士更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它才能更加精彩。”
从豆瓣9.2分的《黎明之前》到《绝密较量》,刘江从历史谍战拍到了当代反谍战,他的作品深受观众喜爱。
叙事迅猛、剪辑凌厉、类型元素复杂但符合生活逻辑,是刘江给《绝密较量》定下的几个硬指标。
刘江和主创人员深入国安群体采风,在故事脉络、人物刻画和职业呈现上,均有真实的国安人员现场把关,力求与现实靠拢。
比如国安人员的私人手机,在哪些场合能够畅通无阻,在哪些场景被禁止带入,在剧中都有细节呈现。
刘江胸有成竹,他相信《绝密较量》好看的基础恰恰在于敌人很强、而我方更强。
毕竟,反派的力量越强大,战胜反派的过程越曲折,传递出来的价值观就越有力量。
此前,北京曾举行过一场英模先进事迹报告会,其中一位来自国安的英模是“侧面出镜”,为了保密不能显露真容。
刘江当时就想,那些无名英雄正是他想要讴歌的对象,后来就有了《绝密较量》。
当我们享受着和平年代的岁月静好时,负重前行的他们理应被呈现被感恩被讴歌。
《绝密较量》反谍故事之外,杨光和赵亚苧之间悬疑感拉满的关系走向,让很多观众期待。
刘江透露,剧中的很多角色有三重身份,一是表层身份,二是观众发现的隐藏身份,三是观众暂时无法看到或猜到的最终身份。
《绝密较量》不仅是一部紧张刺激的谍战剧,更是对无名英雄的深情礼赞。正如导演所说,这部剧最终将走向"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让我们期待杨光与赵亚苧这段悬疑关系中隐藏的浪漫可能。
来源:娱乐少爷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