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著名京剧演员李丽芳,那可是六七十年代蜚声全国、家喻户晓的大角儿,现代京剧《海港》里的主角方海珍就是她演的。这位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为人正直,戏路宽广,台风朴实,声腔却是出众得很。
著名京剧演员李丽芳,那可是六七十年代蜚声全国、家喻户晓的大角儿,现代京剧《海港》里的主角方海珍就是她演的。这位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为人正直,戏路宽广,台风朴实,声腔却是出众得很。
当时剧组找上了李丽芳,要她试演《海港》的主角方海珍。这可不是个小角色,上海方面还特别找来了上海音乐学院理论系系主任于会泳,让他调取《杜鹃山》音带,仔仔细细地听,然后根据她的嗓音条件,设计唱腔。
这项任务,对李丽芳来说,可是造成了多方面的心理重压。一方面,上海名演员那么多,为啥偏偏要远调她来呢?她心里头挺不理解的。另一方面,宁夏京剧团为了参加西安举行的西北五省会演,正等着她返团演《杜鹃山》呢。她不敢向上海有关方面明提,但宁夏那边却不时悄悄打电话来暗催,让她十分为难,无所适从。后来,于会泳给了她准话:“这事你别管,安心在这儿工作。”宁夏京剧团没办法,只好换了演员参加会演。
说起《海港》,在唱、做、念、打的京剧表现手段中,唱的比重可是最大的。方海珍的各种板式,情绪多变,跌宕有致的大段成套唱腔,难度可大了。若没有自身一定的条件和相当的艺术功力,那简直是望而生畏,根本难以对付。事实也一再证明,能胜任方海珍的演唱者,南北京剧界均不多见。
而李丽芳唱起来,那真是字正腔圆,气畅韵足,游刃有余,动听悦耳。稍有京剧常识的人,无不感到这确实难能可贵。其实,李丽芳的体质并不好,常犯病,脸不时呈蜡黄色,底气也算不上充沛。每场《海港》演完,她都像瘫了一样。然而,她在台上却全神贯注,忘了自我,完全进入了角色。
上海演出代表团抵京隔天的6月4日晚上,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二楼小剧场审看完了《智取威虎山》的排练。上台和演职员们握手合影后,他笑容满面地问道:“听说你们上海还带来一出戏是吗?”一旁的人便应答道:“是的,还带来一出《海港的早晨》。”
这出题材独特、与众不同的剧目,终于在会演期间向两千余名与会者及首都观众亮了相。观众们看得那是如痴如醉,纷纷赞叹这出戏演得好、唱得好!到了1967年5月,毛泽东主席亲自观看了《海港》的演出,还上台和演职员们握手合影,这让李丽芳夫妇感到无比荣幸。
后来李丽芳在宁夏顺利生下了一个儿子,可是还没等她坐满月子,《海港》剧组就发来了电报,急催她回上海。没办法,她只能忍痛离开刚出生的儿子,随剧组下乡劳动,体验生活。整天忙碌在麦田上,李丽芳的腰腿都落下了病根。其实,她之前赴苏访问演出时,在严寒的西伯利亚就已经患上了关节炎。这次又因为月子没坐好,痼疾缠身,时不时就会犯病躺倒。
她独自躺在远离温馨小家庭的寄居之所,恹恹而卧,身边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周围一些富有同情心的人,看到她这样生活得不易,都无不为她忘我的工作精神所感动。他们知道,李丽芳之所以这么拼命,都是因为她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她热爱舞台,热爱表演,为了艺术,她可以牺牲一切。
李丽芳的故事,就像一部感人的戏剧,充满了曲折和艰辛。但她却用自己的坚韧和毅力,书写了一部属于自己的传奇。她的艺术追求,她的工作精神,都将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而她自己,也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成为一位不朽的艺术大师。
来源:细看历史三棱镜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