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央视黄金档首播,第一天的收视率就突破2.1%,市占率破10.4%,高居全天第一。
今年开年以来,国产剧算是和刑侦类型“杠”上了。
刑侦剧一部接一部,几乎没有空窗期。
要么是再现了数十年前的真实悬案,正邪对垒,主打大案纪实;
要么是画面尺度惊人,剧情持续高能。
就连王宝强、孙俪这些顶级演员,也先后涌入其中,掀起一波又一波高潮。
到了5月,刑侦剧的脚步,仍未停止。
这两天,又一部刑侦剧开播,它就是《刑警的日子》。
央视黄金档首播,第一天的收视率就突破2.1%,市占率破10.4%,高居全天第一。
看剧名,似乎和《我是刑警》有点像。
但实际上,它的节奏,与《我是刑警》恰好相反,反而有点最初《重案六组》的味道。
一共25集,大约每3集一个案子,中间穿插数十个刑侦案件,引出刑侦警员的传帮带和成长历程。
它改编自前缉毒刑警蓝衣同名小说的作品。
没有过度强调悬疑和猎奇,而是聚焦于刑警们“上班办案,下班过日子”的真实生活,是刑侦界的《警察荣誉》。
高群书执导,开播前几乎毫无水花,却在央八首播后直接冲上全国收视第一,峰值甚至突破2.8,着实让人惊喜。
跟以往那些高分刑侦剧一样,《刑警的日子》持续大爆,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演员。
剧中的演员,有的稳定发挥,有的进入了舒适区;
有的名不见经传,即使只“露脸”几分钟,风头却盖过主演。
一口气刷完6集,皮哥就给《刑警的日子》中的演员演技,做个排名。
话不多说,我们从第10位开始:
剧中,张佳宁饰演一个阳光干练的女教师,名叫方婷婷,是目前爱情线的担当。
虽然大家比较嫌弃刑侦剧中出现爱情戏码,但不得不说,张佳宁确实突破了以往“甜妹”形象的束缚,有了更为灵动的发挥。
初登场时,方婷婷与主角姐姐刘子晴,在试衣间有过一面之缘。
后来,在魏杰家中做客,她那种自然而内敛的微笑,一下子就吸引了刘子明的目光。
特别是那个主动把联系方式写给刘子明的小细节,张佳宁通过略带羞涩又充满自信的眼神,完美诠释了方婷婷的直率与勇敢。
这份主动中透着的真诚,让人感受到了角色的魅力所在。
不过,相较于剧中其他演员的表现,张佳宁的演技还略显青涩。尤其是在一些情绪转折的场景中,她的表演稍显单薄,缺少更深层次的内心挣扎和情感爆发。
比如当刘子明深夜归来时,她的抱怨和埋怨虽然看似到位,但总感觉缺少一些生活质感,没能完全展现出一个警察家属面对危险职业时的复杂心理。
这或许可以用少女最初的青涩来解释。
虽然尚有进步空间,但她在方婷婷这个角色中展现出的那份自然与青春气息,已经为这部沉重的刑侦剧增添了不少生活气。
说起刘天佐,很多观众可能对他没有特别深刻的印象.
但他在影视圈已经摸爬滚打多年,是那种存在感不强但角色演得扎实的演员。
在《刑警的日子》中,他饰演的赵大力,是魏杰同事。
别看戏份不多,但每次出场都给人一种踏实可靠的感觉,也是剧中的搞笑担当。
两场偷车的戏份,刘天佐和何冰一唱一和,一个眼神一句台词,像极了没头脑和不高兴。
而那种同事之间相互调侃,相互照应,又相互关心的小细节,也藏在每一个表演镜头里。
尤其是追查沈福案时,何冰向赵大力借人,赵大力虽不情愿,但依旧让自己手下的警员前往协助查案。
嘴上明明不愿意,心里却一百个担心,这或许才是真朋友的样子。
同时,刘天佐颇有喜感的表演,也让《刑警的日子》少了几分严肃,多了一丝活泼,堪称“气氛组”。
欧豪今年,新剧颇多。
从大银幕主旋律式微之后,欧豪已经开辟了国剧道路,今年的《北上》,他就出演了男主谢望和。
而这次的《刑警的日子》,他又出演了灵魂人物刘子明。
整部剧,都是围绕刘子明的成长而展开的,也就是说,欧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的剧集中,他的表现只能用中规中矩来形容。
无论是开场的接人戏份,还是之后没头没脑没思路的查案状态,欧豪将刘子明初出茅庐的青涩与冲劲演绎得恰到好处。
尤其是,何冰饰演的师父魏杰,让他翻废品堆,让他一户一户查案时。
他那种叛逆中带点畏惧,却又不服的心态,可以说是刺儿头本头了。
但,因为一些场景,或者一些表现,却让这个角色,有点讨人嫌。
皮哥印象深刻的有两个场景。
第一个是,他冒雨在废品堆里找到凶器水果刀时的压力释放,显得刻意,表演痕迹很重。
另一个,是他当着被害人女儿的面,言语阴阳她已经死去的母亲,感觉有点过分,并不是用“青涩”就能解释过去的。
不过,瑕不掩瑜,欧豪为了这个角色付出的努力显而易见。
他为刘子明增重,把自己完全融入角色,让观众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刑警形象。
王锐,是个小配角,每年作品很多,但几乎没有挑大梁的。
但这部剧中,他把一个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小混混,演得太真切了。
沈福案里,他饰演的坎子,就是警方审讯的突破口。
审讯那场戏是王锐的高光。
刚开始,他的注意力和精力,全都在眼前的一碗饭上,显然饿了太久,他的精神已经开始放松。
眼神也从最初的挑衅到困惑舒缓,细腻真实。
直到魏杰开门大吼,王锐瞬间破防,就像一只受了惊的小羊羔,不仅马上放下手中的筷子,表情也瞬间转换到恐惧和崩溃,层层递进。
既可怜又可恨,那种内心挣扎和被迫妥协的痛苦,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
他没有过度表演,而是通过自然的情绪流露,让人感受到了一个被裹挟进暴力事件中的小角色的无助与自我保护。
可以说,他演出了角色的复杂,也希望这样的表演,能让他以后有更多的机会,有更大的舞台。
从7年前的《我不是药神》,到这两年的《漫长的季节》《漂白》,王佳佳用不同类型的角色,一次次证明了自己的演技。
这次她打通了次元壁,在《刑警的日子》里,成了警察的姐姐,刘子晴。
剧中的刘子晴,虽然怀着孕,但果敢率真,真诚干练,可以说,这姑娘真是演什么,像什么。
一边,是真实的生活化表演。
弟弟和父亲有矛盾,她夹在中间。
家庭聚餐,一边劝解脾气暴躁的父亲,一边调侃忙碌的弟弟,那种在家庭矛盾中起到调和作用的长姐形象,被她演绎得温暖而真实。
另一边,是警察长姐自带的正气。
换衣服的时候,碰到流氓偷拍,她不顾大肚子,冲上前去制止。
那种保护弱者的果断和勇敢,通过她坚定的眼神和毫不退缩的姿态呈现,可以说,十分吸引人了。
虽然戏份不算太多,但王佳佳通过精湛的演技,为刘子晴这个角色注入了温暖、力量和智慧,使她成为剧中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
老戏骨不愧是老戏骨,短短两场戏,就能塑造出一个,十分真实且自然的“渣爹”形象。
刘佩琦饰演的刘建林,是主角刘子明的父亲。
他喜欢跳舞,有点子老不正经,还酗酒,所以父子关系很是不好。
出场就是他醉酒后在楼道里被发现,刘子明没管他,反而在他手指中间夹了一根蚊香,准备生生给他烫醒。
所以一进门,父子俩就掐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纯打嘴仗。
别看是吵嘴,刘佩琦对语气、表情和人物状态的拿捏,还是很精准,这个唠叨的老父亲,嘴上不饶人,但那种自己被“忽视”的不满状态,以及年迈后的孤独和无助,还是靠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尽数体现。
生日那场戏,刘佩琦的表演,更让观众体会到了警属的不易。
当他看到儿子匆匆离开时,又听到女儿说,这是要执行重大任务时例行见面,他眼中的失落和无奈,让人动容。
没有过多的台词,只是一个沉默的背影和微微叹息的动作,却让观众感受到了一个父亲内心的孤独和对亲情的渴望。
刘佩琦这些年戏并不多,老爷子已经67岁,能在剧中出演角色,就是剧里的定海神针。
“考研二人组”之一的王双宝,这两年借着短视频,又火了起来。
但不得不说,他在演杀人犯这个赛道上,还是最强的那一拨。
《刑警的日子》的第一个案件,林春苗案,王双宝饰演的李刚,就是凶手。
而王双宝,可以说精准演绎了李刚这个角色的复杂。
表面上看,李刚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工,但在王双宝的表演下,我们看到了这个角色身上的多重性格特质,比如懦弱与暴戾、自卑与自负、麻木与敏感。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王双宝在审讯室的那场戏,弱弱有点《烈日灼心》中审讯戏的影子。
交代自己的犯罪过程时,他那种冷静中透着麻木的语气,让人不寒而栗。
杀人这个看似疯狂的选择,在王双宝的叙述下,似乎十分平淡,就像吃饭喝水一样,毫无波澜。
尤其他细微的表情变化和平静的叙述,让李刚有了一个对生命漠视,对暴力麻木的灵魂。
更令人震惊的是,当说出刺死林春苗时,王双宝眼中闪过的那一丝轻蔑和理所当然,仿佛在他的认知中,某些人的生命就是不值钱的。
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显得更加可怕和真实。
可以说,王双宝对李刚这个角色的诠释,没有停留在表面的“坏人”刻画,而是通过表演,让观众看到了这个角色背后的社会问题。
底层劳动者的心理扭曲、价值观错位以及对弱势群体的歧视与漠视。
这种深层次的角色解读,使得李刚这个角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犯罪者,更是一面反映社会阴暗面的镜子。
王双宝用短短几场戏,就塑造了一个既令人憎恶又引人深思的复杂角色,展现了他作为老戏骨的深厚功力。
第一次看,似乎不觉得有什么过人之处。
但看完沈福案,同样是杀人犯,将百乔饰演的沈福与王双宝相比的时候,差距就出来了。
有趣的是,20年前,《大宋提刑官》这部古代刑侦罪案剧,就是罗海琼和何冰合作的。
当时,罗海琼还是宋慈身边的英姑,但现在,已经成了被害人金笛的母亲。
不夸张地说,整部剧中,罗海琼也就三四个镜头,但给人造成的冲击力以及表演的后劲儿,却十分震撼。
当金笛的尸体被发现后,罗海琼饰演的金太太与丈夫一起到警局确认。
这场戏中,罗海琼的表演极为生动,她没有选择跟丈夫一起上前确认尸体,而是远远等着,眼里带着一种期待,不是自己儿子的期待。
当尸体被确认后,她瞬间大叫一声,双腿几乎瘫软在地。
人在极度悲伤的时候,就是会无法站立。
然后开始哭喊,哭声凄厉,表情扭曲,丧子之痛溢于言表。
短短几秒钟的表情变化,罗海琼将一位母亲面对死去儿子时的震惊、否认、痛苦和崩溃演绎得淋漓尽致。
而当刘子明来询问案情时,金太太将他拒之门外的场景,也令人印象深刻。
冷淡的语气、戒备的眼神,不仅展现出一位悲痛母亲对外界干预的抵触和防御。
也暗含了,这位母亲,实际上并非一位负责任的母亲,这一层背后的意思。
因为金太太和丈夫常年在外工作,导致儿子缺乏管束,整日与小混混厮混,才招来杀身之祸。
她将自己教育的缺位,以及对儿子被杀的不满,转嫁给了办案人员和相关部门,丝毫不反思造成这种悲剧的本质原因。
这一层,实际上,已经超越了简单情绪表达,而是将一个不负责任,却又敏感任性的母亲形象,上升到了社会议题的高度。
在皮哥看来,这种表演反而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这种人的悲剧,是注定的。
可以说,罗海琼用自己扎实的演技功底,为这部刑侦剧增添了更多的情感厚度和法理思考。
也让“金太太”这个角色成为全剧中最令人难忘的配角之一。
作为《刑警的日子》的灵魂人物之一,何冰饰演的老刑警魏哥,绝对称得上是这部剧的主心骨。
何冰对魏哥这个角色的诠释,可以说入木三分。
他不是将其塑造成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完美英雄”,而是将其刻画为一个既有缺点又有魅力,既接地气又充满智慧的真实老刑警。
在工作中,他是一个雷厉风行、眼光独到的老炮儿。
在生活中,他又是一个幽默风趣、关心晚辈的长者。
而在家庭里,他则是一个忙碌却不忘体贴妻子的丈夫。
这三种身份的自然切换,何冰演绎得毫无违和感。
林春苗案的侦破过程中,何冰的表演尤为出色。
带着徒弟刘子明勘察现场时,那种敏锐的观察力和冷静的分析能力,通过专注的眼神和沉稳的动作尽数呈现。
看何冰表演,只看细节就足够。
轻轻抬手示意刘子明注意某个细节,或是微微皱眉思考案情的小动作,松弛感拉满,让观众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这个角色的丰富的经验和敏捷的思维。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何冰对徒弟的耳提面命。
刘子明在废品场找不到凶器,随便拿了一把水果刀交差时,魏杰当即爆发,既震怒又失望。
这场戏中,何冰的突然暴起,压抑的愤怒和失望的眼神,传递出了强烈的情感冲击,作为观众都有点害怕,想起了曾经被老师支配的日子。
那种既严厉又饱含期望的复杂情感,被演绎得令人心生敬畏。
同时,何冰又不光是一个警察,更多时候,他像个普通人,尤其那种真情流露。
虽然在命案现场,他有着程序化一般的稳定情绪和淡然心态,但看着受害人女儿来警局认母,他也数次为之动容。
因为刘子明不合时宜的话语和处理,他还对其大发雷霆,很明显,作为师父,他看到了徒弟对逝者的不敬,以及对警察这份职业的理解偏差。
可以说,何冰的魏杰,是不完美的,对徒弟强势暴戾,专制威严,生活中又爱占小便宜,说话不算话,但正是这种真实,让魏杰这个角色格外有魅力。
可以说,何冰用他精湛的演技,塑造了一个既真实又感人的老刑警形象,让观众看到了基层警察工作的艰辛与伟大,以及那份隐藏在粗犷外表下的赤诚与担当。
看完李勤勤在《刑警的日子》里的表演,大家才能体会到,一个老一代演员,到底能拥有怎样的魅力。
李勤勤在剧中的戏份极少,短短几个镜头,都是闪回,甚至连一句台词都没有。
可她就是靠自己的气质,独特的气场,几个动作和微表情,就把一个关心儿女,心地善良,但又有点市井气的老年性工作者形象,演活了。
一个字概括,就是“故事感”。
松散的衣服,暗示其工作性质,乱糟糟的头发,暗示其邋遢的作风。
但即便如此,看到女儿寄来的成绩单时,她眼神里闪过激动的泪光,随即如获至宝一样,将那两张纸,叠起来,塞进了自己的内衣里。
一个动作,既体现出,这个老母亲对女儿这份优秀的无比珍视,又再次强调,她处于社会底层挣扎求生,以身体换金钱的无奈选择。
相比于“性工作者”这个不符合社会主流认知和道德底线的工作,她首先是一个竭尽全力养育子女的母亲。
李勤勤用自己的演技,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了林春苗作为一个母亲的伟大与无奈。
也让人明白了,这个角色之所以成为案件受害者背后的社会因素。
皮哥觉得,李勤勤的表演,是《刑警的日子》里,毫无争议的惊魂一瞥,太过惊艳,所以放在第一。
不知道后面的剧情里,还会不会有其他更为惊艳的表演,可到现在为止,李勤勤当之无愧。
以上,就是皮哥对《刑警的日子》里,演员们表演的总结。
作为一个类似单元剧的刑侦剧,目前只播放了3个案子。
后面还有很多案件,也意味着会有更多更好的演员。
仅仅6集,就有这么多出彩的时刻,皮哥相信,后面的剧情中,好的表演会更多,好的演员,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来源:皮皮电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