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是埋怨,不是质问,是震惊、是心疼、是压了太久的情绪在一瞬间喷涌而出。
“你怎么变成这样了啊?”
这是洪剑涛见到李彬后,说出的第一句话。
不是埋怨,不是质问,是震惊、是心疼、是压了太久的情绪在一瞬间喷涌而出。
那天,北京到河北,200多公里,是洪剑涛亲自开的车。
不是为了吃饭,是为了见一个多年不肯露面的老朋友,一个曾经红极一时、如今因病“脱相”的人——李彬。
如果你还记得《超级大赢家》《综艺黄金档》,你一定记得那个思路清晰、反应机智、台风稳健的李彬。他曾是内地主持界的“一哥”,连郭德纲都给他做副手。
可当李彬下车的那一刻,洪剑涛几乎没认出来:浮肿的眼睛、花白的头发、佝偻的身躯、厚重的围巾包着瘦得撑不起衣服的身体。
那一瞬,时间仿佛倒流三十年,又狠狠把人拉回现实。
李彬没有老,他是被病打垮的。
他曾经站在镁光灯下,掌控全场节奏。可这些年,他选择了“消失”。
不是退圈,是被迫沉默。
肾病缠身,长期吃药,眼睛浮肿得睁不开。
夏天来了,他还穿着厚棉袄和围巾。不是因为风度,而是因为体寒入骨。
饭局上,他没有喝酒,只吃了点清淡的菜。哪怕是这一顿饭,也得小心翼翼地安排。
他不想让人看到这样的自己。
“我现在连自己都不喜欢照镜子。”
这句话不是说给任何人听的,而是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独白。
李彬不是不想见朋友,是不敢。
他怕看到别人眼里的惊讶、同情、怜悯。
他曾是万人迷,是主持界的中流砥柱,是那个“想和何炅掰手腕”的男人。
可现在,他连下楼都得靠人搀扶。
在饭店门口,洪剑涛见到他那一刻,忍不住抱着他痛哭。
“我们都以为你扛得住,可你也只是个普通人啊。”
人生最怕的,不是失败,是从神坛跌落后,没人记得你曾经的辉煌。
李彬不是消失,是被遗忘。
这顿饭,除了洪剑涛,还有他们大学的老班长王冀原。
三人曾是“一个锅里抡勺的兄弟”,在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宿舍里,有过一床被子三个人盖的日子。
老班长一见李彬,先是一句抱怨:“你小子藏得够深啊!”
然后就是一个拥抱,像是要把这些年所有的情绪都揉进那一搂里。
他们没吃几口菜,倒是哭了三次。
一边哭,一边翻着当年的学生证、课堂笔记、合影、签名布。
那些泛黄的纸,就像是时光的门缝,透出青春的光。
饭桌上,李彬说:“我所谓的青春,就是从认识你们开始的。”
洪剑涛回道:“人到中年,谁都有病,但只要兄弟还在,就有希望。”
李彬当年红得发紫时,没忘兄弟。
他主动向光线传媒推荐洪剑涛和高亚麟,促成了那首《同学》的发行。
那是洪剑涛人生中唯一一首单曲。
他曾是兄弟中的“领头羊”,而今,兄弟们成了他的“守护人”。
洪剑涛说:“我们年轻时是一起爬山的,现在,是一起下山。”
这句话,看似轻描淡写,却一语道破人生真谛。
爬山时你争我抢,下山时你搀我一把。
李彬的那身棉衣、那条围巾,不是为了挡风,而是为了遮住岁月的痕迹。
可朋友之间,从来不看外在。
那个在你最难的时候,还愿意开车200公里来看你的人,一辈子都会记得。
三十年如一日的兄弟情,比任何滤镜都真实。
真正的“人设”,不是你在台上有多风光,而是你在谷底时,还有谁愿意陪你吃顿饭,哭一场。
今天的李彬,或许不能再站在台上侃侃而谈,但他的故事,会让我们记住:
什么叫青春,什么叫兄弟,什么叫岁月不败真情。
来源:竹影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