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还记得《家有儿女》里的刘星吗?那个小时候总闯祸的调皮男孩,最近干了件特别硬气的事 —— 把在网上造谣他 “涉黑” 的博主告上法庭,还胜诉了!法院判对方赔 1.3 万,还要在账号首页道歉 30 天。这事儿一爆出来,好多人都挺意外:明星维权常见,但选在青年节这天晒
还记得《家有儿女》里的刘星吗?那个小时候总闯祸的调皮男孩,最近干了件特别硬气的事 —— 把在网上造谣他 “涉黑” 的博主告上法庭,还胜诉了!法院判对方赔 1.3 万,还要在账号首页道歉 30 天。这事儿一爆出来,好多人都挺意外:明星维权常见,但选在青年节这天晒判决书,张一山显然不只是为自己出气。
很多人觉得,明星不差钱,为 1 万多块打官司犯得着吗?张一山他们团队用行动证明,这钱必须要!2024 年 9 月,那个博主在视频里瞎编 “张一山被警方调查”,播放量上百万。但他没想到,张一山早就留了后手:先去公安局开了 “无犯罪证明”,又把工作室的辟谣声明和对方的造谣视频截图都保存好,直接给法院递了一套完整的证据。
法院一看就清楚了:人家工作室都明明白白辟谣了,你还在不停地转发造谣视频,是故意抹黑是啥?最后判决一下来,不光要赔钱,还得在自己账号最显眼的地方道歉一个月。有法律博主打比方说,这就好比在造谣者的家门口贴了张 “大字报”,谁点进他的账号都能看见,以后谁还信他说的话?这招其实挺狠的,直接断了那些靠造谣博流量的人的财路。
你看张一山这次维权,最聪明的地方在于把 “个人的事” 变成了 “大家的事”。以前明星被造谣,很多人选择忍气吞声,觉得跟网友较劲显得不大度。但张一山偏不,你说他演技不好、造型翻车,他可以不在乎;但你要是编造 “违法犯罪” 这种严重不实信息,他直接用法律说话。他在青年节当天转发判决结果时说:“青年人,干点儿正事儿,做点儿好事儿。” 这话听着挺朴实,却特别有分量。
当年那个在电视剧里嘻嘻哈哈的刘星,长大后反而更懂 “规矩” 了。网络上说话可以自由,但自由不是随便瞎说。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尤其是年轻一代:哪怕是明星,也不能被无端抹黑,该维权就得维权。而且他的维权过程特别透明,工作室每次发公告,都会把关键证据截图放出来,比如公安局的红章证明、造谣视频的具体内容,一点都不藏着掖着。
好多粉丝都说,跟着张一山学会了怎么收集证据。以前觉得维权是明星的事,跟普通人没关系,现在才知道,原来保留聊天记录、截图保存造谣内容,这些都是普通人也能用上的办法。这才是明星该有的榜样作用,不是靠炒作话题博眼球,而是实实在在教大家用法律保护自己。你别说,这种 “硬核维权” 的形象,比他演过的那些影视剧角色还要让人觉得热血。
其实张一山的胜诉,还撕开了娱乐圈一个 “潜规则”。过去明星被造谣,大多选择 “冷处理”,为啥?因为打官司太麻烦了,从收集证据到开庭审理,平均得花 6 - 8 个月,律师费就得好几万,最后赔的钱可能还不够成本。但现在不一样了,2024 年以来,迪丽热巴、赵丽颖等明星都跟着他的路子赢了官司,赔偿金额从几千到几万不等。这说明啥?说明大家发现,法律维权其实没那么难,关键是得敢迈出第一步。
这里面有个细节特别重要:张一山团队取证时用了 “IP 溯源技术”,也就是能查到造谣者的真实上网地址。以前好多人觉得,在网上用匿名账号说话,别人就查不到自己,现在知道了?只要你发了不实信息,哪怕用小号,通过技术手段也能锁定你。这对普通人来说是个好消息,以后再遇到被网暴、被造谣的情况,别害怕,保留好证据,一样能让对方付出代价。
更重要的是,法院在判决里明确说了:“开玩笑可以,但不能把‘造谣’当‘玩梗’。” 现在网上总有一些人,打着 “开玩笑” 的旗号,说一些恶意联想的话,比如 “张一山演过警察,现实中肯定也会打架”,这种看似 “玩梗” 的话,其实已经涉嫌诽谤了。这次判决等于给所有人划了条红线: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你的每一句话都得负责任,别以为躲在屏幕后面就能随便伤人。
你说现在网上的键盘侠为啥这么多?说白了,就是以前造谣成本太低了,一张嘴随便说,不用担后果。但张一山的案子告诉他们,成本变高了 —— 不仅要赔钱,还要公开道歉,账号信誉也会受影响。这就好比给网络世界立了个规矩:你可以不喜欢某个明星,但不能随便编造事实抹黑别人。这种规矩不仅对明星重要,对咱们普通人也一样重要,因为谁都有可能成为谣言的受害者。
再往深了想,张一山选择在青年节这天发声,特别有意义。现在的年轻人天天泡在网上,对 “网络暴力”“键盘侠” 这些词肯定不陌生。但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些事离自己很远,或者觉得反抗没用。但张一山用行动给年轻人做了个示范:遇到不公,别忍气吞声,更别跟着起哄,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同时也要约束自己的言行。这才是年轻人该有的样子,有血性,懂规矩,敢较真。
可能有人会说,1.3 万元赔偿太少了,明星不差这点钱。但咱得明白,这场官司的意义早就超过了钱本身。它给所有网民提了个醒:谣言伤人,法律护人。以前大家总说 “谣言止于智者”,但现在看来,光靠智者不够,还得靠法律。当造谣者付出的代价大于他们得到的利益,当每个人都知道造谣要担责,网上的戾气才会慢慢变少,咱们的上网环境才能更干净。
张一山的,其实也是咱们每个人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既是网络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传播者。学会分辨真假,不随便跟风传谣,遇到不公敢于维权,这些都是我们该上的课。就像张一山说的,青年人,得干正事儿。不管是明星还是普通人,守住法律和道德的底线,网络世界才能更清朗。你说对?下次到网上的谣言,咱们心里都得有杆秤,可别让那些靠造谣吃饭的人得了逞。
来源:积极的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