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宅门》这部剧,估计很多人都不陌生。2001年一播出,就火遍了大江南北,讲的是北京一个大户人家的兴衰故事,从清末到民国,剧情抓人,演员演技更是没得挑。可你知道吗?这剧里除了那些主角光环加身的大咖,还有不少大腕级别的演员,他们就混在路人堆里,演了个小角色,可能
《大宅门》这部剧,估计很多人都不陌生。2001年一播出,就火遍了大江南北,讲的是北京一个大户人家的兴衰故事,从清末到民国,剧情抓人,演员演技更是没得挑。可你知道吗?这剧里除了那些主角光环加身的大咖,还有不少大腕级别的演员,他们就混在路人堆里,演了个小角色,可能当时压根没多少人注意到。
姜文这名字一说出来,大家脑子里可能先蹦出《让子弹飞》或者《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样的电影。他是那种既有演技又有个性的大咖,导演演员双身份,江湖地位杠杠的。可在《大宅门》里,他居然跑去演了个小配角——济南知府。
这个角色出场不多,主要是在白景琦被赶出家门后,东山再起那段,跟他有几场对手戏。济南知府是个典型的官场人物,既想捞点好处,又得端着架子。姜文演的时候没啥花里胡哨的,就是靠眼神和语气,把那种既贪又怂的感觉拿捏得死死的。戏份虽然少,但你一看就忘不了。
有意思的是,姜文接这个角色还有点小故事。那会儿他其实不太想演电视剧,觉得剧本质量参差不齐。可看了《大宅门》的剧本后,他觉得这戏靠谱,就主动跟导演郭宝昌说想掺一脚。本来他还开玩笑说要演“七爷”白景琦,结果郭导给他安排了个知府。姜文也没啥意见,认认真真演完了。拍完后,有人问他咋看这事儿,他说:“戏好就行,角色大小无所谓。”就冲这态度,你就知道为啥他能在圈里站得稳。
杨紫现在是流量小花,演啥火啥,可谁能想到,她11岁那年在《大宅门》里就露过脸了?她在剧里演了个卖苹果的小贩,戏份少得可怜,就是街边摆个摊,吆喝两句的那种。
这个小女孩的角色没啥名字,就是个路人甲。剧情里,白景琦落魄的时候,走在街上,路过这么个小摊贩。杨紫那时候还扎着双马尾,年纪虽小,但演得挺灵。她那股子机灵劲儿,带着点小孩的倔强,挺讨喜的。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丫头十几年后会变成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杨紫能上这部剧,也不算意外。她小时候就是童星出身,演过《孝庄秘史》里的小宛如,经验不算少。导演组挑她来客串,估计是看中她那股自然劲儿。结果呢,这小角色播出时没啥水花,后来《大宅门》重播,网友才挖出来:“哎?这不是杨紫吗?”这也算个意外收获吧,证明她从小就有点东西。
宁静这姐们儿,在圈里是出了名的性格直、演技野。她在《大宅门》里演了个老鸨,烟花场所里的那种人物。戏份不多,但她一出场,那气场就压不住。
这个角色是白景琦混迹江湖时碰上的,宁静演的老鸨是个风尘味儿十足的女人。她的戏基本集中在几分钟里,穿着旗袍招呼客人,笑里藏着点苦。她没太多台词,但靠肢体语言和眼神,就把角色的味道给演出来了。尤其是她从笑脸迎人到聊起生计时的那点落寞,切换得特别自然。
宁静接这角色也挺有意思。她本来是冲着“白文氏”去的,想演个大角色,可导演觉得她那时候太年轻,跟人物气质不搭,就给婉拒了。不过郭宝昌也不想放过她,就塞了个老鸨给她。宁静二话不说就接了,拍了半天就搞定。她后来聊起这事儿,说:“戏好就行,我不挑。”这姐们儿就是这么痛快。
《大宅门》里藏着的大腕可不止这三位,还有一堆名字响当当的演员,也跑来打了酱油。咱们挨个儿捋捋,看看还有谁被忽略了。
李雪健,演技派代表,拿奖拿到手软。他在《大宅门》里演了个叫于八爷的角色,就在最后一集露面,总共五分钟。于八爷是个正直又有点轴的人物,李雪健一开口,那嗓音和气势就让人觉得这人不简单。他演得特别有劲儿,哪怕时间短,也能让人记住。
于荣光演了个叫白化的角色,戏份也不多,但他是那种自带喜感的演员。他演白化的时候,带点小机灵小狡黠,把紧张的剧情调和得轻松了点。于荣光拍武打戏出名,可在这儿演了个文戏小角色,也挺有意思。
田壮壮是导演出身,但偶尔也客串演戏。他在《大宅门》里演了个日本军官,出场不多,冷冰冰的派头很到位。他这角色主要是给剧情加点历史感,演得挺克制,但很有分量。
张少华演香秀的母亲,就是那种典型的农村老太太。她戏份不多,但一出场就特别真实,嗓门儿大,表情也到位,把个普通妈妈演得活灵活现。她这种老戏骨,演啥像啥,哪怕是个小角色也能让人记住。
张艺谋大家都熟,大导演,可他也在《大宅门》里跑了个龙套,演太监李莲英。这角色跟他平时的高大上形象差得远,但他演得一点不敷衍。那种太监的阴柔劲儿,他拿捏得挺准。估计他是想体验一把演员的乐趣,顺便给老朋友郭宝昌捧个场。
看到这儿,你可能纳闷儿:这些大腕好歹都是圈里响当当的人物,咋就跑《大宅门》里演小角色去了?其实这事儿不难理解。
首先,导演郭宝昌的面子大。他在圈里口碑好,拍戏认真,剧本扎实,不少演员都愿意给他个面子。姜文就说过,郭导的戏他信得过。其次,《大宅门》这剧本身质量高,故事有嚼头,演员们演起来过瘾,哪怕戏份少也值得。再说了,有些人就是来玩票的,像张艺谋、田壮壮这种导演,演个小角色纯粹是图个新鲜。
还有个原因是,那时候的娱乐圈没现在这么功利。大伙儿更看重作品本身,不是非得抢主角才行。像李雪健、宁静这些人,演技早就到家了,演啥都能出彩,小角色对他们来说就是个小试牛刀。
这些大腕在《大宅门》里演得这么好,咋就被忽略了呢?这得从观众的角度想想。
第一,剧情太抓人。《大宅门》的主线是白家那点事儿,白景琦、陈宝国、斯琴高娃这些主角的光环太强,观众的眼睛都盯着他们,路人角色自然就容易被忽略。第二,那时候信息没现在这么发达。2001年互联网还不普及,没啥微博抖音给你扒演员表,大家看完剧也就聊聊剧情,哪会去细抠配角是谁。第三,有些人那会儿还不红,像杨紫,11岁的小丫头,谁会想到她以后是大明星啊?
所以这些大腕被忽略,也不算啥怪事儿。倒是现在回过头去看,才觉得这剧真是藏龙卧虎。
《大宅门》到现在二十多年了,还老被拿出来重温,为啥?除了故事好,演员强,这里面藏着的“彩蛋”也功不可没。这些大腕的小角色,就像埋在土里的金子,当时没人在意,现在挖出来一看,全是宝。
比如姜文的济南知府,你再看那几分钟,能感觉到他每个眼神都有戏;宁静的老鸨,那股子风情劲儿,哪怕只有几场也够味儿;杨紫的小贩,嫩是嫩了点,但那股灵气已经有了。这些人用自己的实力,把小角色演出了大味道,也让《大宅门》多了一层厚度和嚼劲。
现在重看这部剧,不光是看剧情,还能玩个“找明星”的游戏。知道有哪些大腕藏在里面,你会发现每个小角色都不简单。这也说明,当年郭宝昌拍戏有多用心,连路人甲乙丙都请得起大咖,难怪这部剧能成经典。
说到这儿,咱得聊聊《大宅门》为啥能这么牛,不光是这些大腕的功劳,还有别的。
首先是剧本硬。郭宝昌把自己的家族故事写进去了,细节真实,感情真挚,观众一看就入戏。其次是演员全员在线。不管主角配角,没一个拖后腿的,连跑龙套的都是姜文、李雪健这种级别,能不牛吗?再者是年代感足。清末民国的背景,拍得特别有味道,服装道具都讲究,历史感扑面而来。
这些大腕跑来客串,其实也是对剧本身的认可。他们愿意来,说明这戏有料,能让他们放心把名字挂上去。反过来,这剧的质量也衬得起他们的表演,哪怕只有几分钟,也能让人记住。
《大宅门》里这些“藏”在路人里的大腕,真有点像生活里的小惊喜。你以为就是个普通路人,结果仔细一看,嚯,这不姜文吗?这不宁静吗?他们被忽略了,不是因为演得不好,而是因为这剧太满太丰富了,光芒都被主角和剧情抢走了。
但话说回来,正因为有这些大腕的加持,《大宅门》才有了那种“随便一抓都是宝”的底气。姜文、杨紫、宁静,还有李雪健他们,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给这部剧添了点不一样的光。重温的时候,不妨多留个心眼儿,说不定还能挖出更多惊喜。这剧,真不愧是国产剧里的扛把子。
来源:爱吃凉拌菜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