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大13岁的杨洁,妻子病逝7年后,丈夫王崇秋因为思念做出大事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06 19:29 1

摘要:提起《西游记》,相信大部分观众率先想起来的,要么是演技精湛、各有特色的演员们,要么是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总导演杨洁。

提起《西游记》,相信大部分观众率先想起来的,要么是演技精湛、各有特色的演员们,要么是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总导演杨洁

但少有人知道,《西游记》之所以能够成功上映,还有一个最大的功臣,那就是王崇秋

作为这部剧的总摄影师,王崇秋凭借着一台摄像机,拍摄出了无数经典的镜头,足以留名影史。

同时,作为导演的丈夫,王崇秋与杨洁这段惊世骇俗的婚姻更令人动容。

那么当年王崇秋和大13岁还带着3个孩子的杨洁是如何相识,又是如何相恋的呢?

1982年,当杨洁接下将《西游记》搬上荧幕的重任时,没人相信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会成功。

剧组只有一台老式摄像机,经费捉襟见肘,技术条件简陋得令人绝望。

但正是这种极端困境,催生出了杨洁与王崇秋这对夫妻搭档最惊人的创造力。

作为全剧唯一的摄影师,王崇秋几乎是用生命在拍摄。

在锡林郭勒草原拍摄万马奔腾场面时,一只毒马蝇叮在他手上,他硬是忍着剧痛一动不动,结果伤口感染引发白癜风,从此手臂开始出现白斑扩散。

拍摄“沙僧飞禅杖”镜头时,170多斤的闫怀礼因钢丝断裂直接砸在他身上,当场昏迷。

这些危险镜头背后,是王崇秋对艺术的执着,更是对妻子事业的无条件支持。

杨洁的导演才华与王崇秋的摄影创新相得益彰。当资金不够搭建龙宫场景时,王崇秋搬来几个鱼缸,用吹软管制造气泡,创造出梦幻的水下效果。

拍摄腾云驾雾的镜头,他们用土法特效——点燃香烟制造云雾缭绕的视觉效果。

这些充满智慧的“穷办法”,最终成就了86版《西游记》独特的艺术魅力。

六年艰苦拍摄,杨洁和王崇秋带着剧组走遍中国名山大川,用一台摄像机完成了这部25集的神话剧。

剧组成为了他们的第二个家,连12岁的女儿丫丫也被带到片场生活,后来竟自学成为剧组的化妆师。

《西游记》播出后创造收视奇迹,重播超过3000次,成为中国人集体记忆中的不朽经典。

杨洁和王崇秋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电视剧史上最默契的 “黄金夫妻搭档”。

此后,他们还合作拍摄了《司马迁》《济公活佛》《朱元璋》等多部经典影视剧,在影视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这对“黄金夫妻搭档”起初的结合并不算顺利。

在遇见王崇秋之前,杨洁曾有过一段轰轰烈烈却最终黯然收场的婚姻。

她的第一任丈夫周传基出身名门,是后来被誉为“中国电影界泰斗”的杰出音乐人。

两人相识于录音棚,周传基被杨洁的声音吸引,而杨洁也倾慕于他的才华。

尽管杨洁母亲强烈反对这段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倔强的杨洁还是义无反顾地嫁给了周传基。

婚后的生活起初充满文艺气息——出游、赏月、作诗、畅谈,两人还育有三个孩子。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性格差异逐渐显现。周传基脾气火爆,杨洁个性倔强,两人经常爆发激烈争吵甚至肢体冲突。

更让杨洁痛苦的是,周传基曾出轨背叛婚姻。1965年,在经历了十年婚姻后,杨洁做出了当时极为罕见的决定——主动提出离婚,独自抚养三个孩子

这段失败的婚姻让杨洁将全部精力投入工作,在中央电视台担任戏曲节目导演,也为她与王崇秋的相遇埋下了伏笔。

1965年,刚从部队转业的王崇秋进入北京电视台工作。

这个26岁的年轻人第一次见到40岁的杨洁时,就被她烫着短发的干练形象所吸引。

当时电视台摄像设备极度紧缺,王崇秋常常只能站在一旁看别人操作。

杨洁注意到这个勤奋的年轻人后,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海鸥”牌照相机借给他练习。

在工作中,两人发现彼此有着惊人的默契。杨洁欣赏王崇秋敢于对导演提建议的专业态度,这与当时大多数"唯命是从"的摄像师截然不同。

王崇秋则被杨洁“敢说、敢做、敢承担责任”的个性深深吸引。在动荡的年代里,他们相互支持,渐生情愫。

当王崇秋向杨洁表白时,这个素来坚强的女性却犹豫了。

13岁的年龄差距已是巨大鸿沟,更何况她还离异带着三个孩子。面对杨洁的退缩,王崇秋用行动证明自己的真心——他主动照顾杨洁的孩子,辅导作业,带他们出游,逐渐融入了这个家庭。

外界的阻力超乎想象。有人三番五次找他们谈话,警告年龄差距的“后遗症”;同事冷嘲热讽;甚至有人恶毒预言这段婚姻“坚持不了五年”。

但王崇秋的坚定最终打动了杨洁,她在心中呐喊:“你们凭什么来主宰我的命运?”

1969年除夕,40岁的杨洁带着三个孩子,与26岁的王崇秋举行了简朴的婚礼,从此开始了他们近半个世纪的传奇婚姻。

但幸运却未曾一直眷顾着这对夫妻。2004年,杨洁突发心脏病几度病危。61岁的王崇秋几天几夜未合眼,在医院长椅上守候。

虽然杨洁奇迹般康复,但从此成了“高危病人”。王崇秋的神经长期紧绷,甚至患上焦虑症。有次在澳门旅游时,杨洁突然无法行走,王崇秋紧张到前列腺发作不得不挂着尿袋回京。

但他从未抱怨:“只要看到她好好的,这一切都值得”。

在王崇秋鼓励下,不会打字的杨洁开始用电脑写作。2012年,83岁的她出版《敢问路在何方》,2014年又完成《我的九九八十一难》。

她在书中坦言:“老王说想看,我就为他一个人写”。

2017年4月3日,88岁的杨洁突然昏迷。在急救室,当医护人员将她抬上CT机时,她突然睁开泪眼望向王崇秋,那清澈透亮的眼神仿佛有千言万语。这成为她留给丈夫最后的告别。

12天后,杨洁与世长辞。丧妻之痛几乎摧毁了王崇秋。他每天呆坐家中,看着杨洁用过的桌椅、iPad和老花镜,回忆她嗑瓜子念微信的日常。

为缓解思念,他开始运营公众号讲述《西游记》幕后故事,短短数月吸引数十万关注。

他还将这些回忆与杨洁的遗作整合,出版《敢问路在何方:我们的西游记》。

在新书发布会上,年近八旬的王崇秋动情地说:“如果有下辈子,我还给杨洁当摄像”。

杨洁与王崇秋的故事,让我们见证了爱情最动人的模样,它无关年龄与身份,不惧世俗眼光,甚至能跨越生死的界限。

正如王崇秋用一生诠释的:真爱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日复一日的相守;不是短暂的激情,而是长久的陪伴。

当88岁的杨洁在CT机上留下最后一瞥,当王崇秋将思念化作永恒的文字,我们终于懂得:这世上最深的爱,是“你走后,我活成了你的样子”。

若有来生,愿他们还能在片场相遇,一个执导筒,一个掌镜头,再续这段未完的西游情缘。#杨洁 #王崇秋

来源:剧评人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