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最美孝子冯莫林,6岁持家,苦不怕累不怕,只怕家里没爸妈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06 16:19 2

摘要:2015年,13岁黄黑皮的他,站上了央视节目舞台,很瘦小的一个孩子。

2015年,13岁黄黑皮的他,站上了央视节目舞台,很瘦小的一个孩子。

也许是长期营养不良的原因吧,他看起来比同龄人要矮小很多。

他弱小却又很倔强。

他被著名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称赞为最美孝子 。

当白岩松俯下身子,亲切地提议,可以帮助他提前实现心中的愿望时,他礼貌地拒绝:

我谢谢大家的好意。但是,大家都不容易,我更希望凭自己的努力实现愿望。”

他的回答,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电子屏幕上,同步播放着电视台工作人员专门采访、拍摄下的,有关他日常生活碎片的短视频。

视频中,他坐在杂草地上对拍摄的工作人员说了一句话,顿时让观众们感动、心疼、流泪。

就算爸妈看不见,我也特别高兴,至少回家可以喊声爸妈。我最怕回到家里没有了爸妈,一个人孤孤单单。”

话未说完,他抬起右手用衣袖涂抹掉脸上无声流下的泪水。

他叫冯莫林,2002年出生在陕西省、安康市一个乡村的贫困农家,他是爸妈唯一的孩子。

原生家庭非常特殊:妈妈眼睛看不见——小时候,妈妈生了一场大病,发高烧,烧坏了视觉神经 ,从而只留下微微的一点视力。

爸爸也是双目失明。

一次,爸爸为了多赚点钱补贴家用,去建筑工地做小工,不小心让石灰撒进了眼里,当时眼睛被灼伤。

工地出事后,无良的老板跑路了。爸爸没有拿到钱,所以没及时去医院治疗,只自己用水冲洗了眼睛。

后来,眼睛感染发炎,最后彻底失明,真是雪上加霜。

小莫林说:他一直清晰地记得、爸爸眼睛受伤看不见的日子,那年他才只有6岁。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替代爸爸照顾家庭,从此所有的苦都一个人咬牙坚持。

一家三口,仅他拥有一双健康的眼睛,所以他又把自己变成了爸妈2个人的眼。

他学会了做饭、洗衣服、从外面找小树枝,割杂草晒干做材火。

像个大人一样的打理家里的田地:每年3、4月份种玉米,红薯5月种,胡豆下种在9月。

什么节气该做什么农事,年少的他心里一清二楚。

他说爸爸妈妈都成了盲人,只有他坚强了,才能撑起这个家,他是爸爸妈妈的希望。

7岁的时候,冯莫林去山外的学校上学。

因为学校离家里有20公里的路程,所以他必须寄宿在学校,每个星期五下午放学才能回家。

视频中看到,别的小孩放学的时候有爸爸妈妈开车过来接他们,或者大一点的同学们自己坐车回家。

可是,孤单的冯莫林却背着一个显眼的大背篓,兴冲冲、急匆匆的去了学校附近的农贸市场。

在市场里,他掏出20元钱,买了一些米、油、面等粮食。

他跟工作人员解释,这些食材是给家里爸妈准备的、下一个星期的口粮。

他舍不得花钱坐车,家里没有什么稳定的经济来源,钱能省一点就省一点。

东西买好后,弯腰弓背,背着一背篓的物品,沿着回家那条崎岖不平、难走的山路,一步步地往家里赶去。

这条山路,他从开始读书到记者采访,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

尽管山路不好走,有些上坡的地方,因为路面潮湿脚下打滑;

背上背着那么重的背篓,脸都憋的通红,出了好多汗,但冯莫林却一点都不觉得累。

想着回到家,可以看到一个星期没见面的爸妈,他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

回到家的冯莫林,也没能够坐下喘口气歇一歇。

冯莫林和爸爸

他进屋放下背篓,马上又从家里抱出来一大堆爸妈穿脏了的衣服,放到盆子里搓洗。

妈妈听到他洗衣服的声音,也摸索着过来帮忙,他细心地给妈妈卷起衣袖。

他说,妈妈冬天洗衣服的时候,因为看不见,时不时会把衣服打湿,手也冻得通红。

他心疼妈妈,想明年暑假的时候再去村里种烟的老板那里打工,争取赚了钱给妈妈买一台洗衣机,这是他的一个小愿望。

冯莫林把工作人员带进屋子里,工作人员发现,在没有一件像样家具的屋里,却有2件相对来说贵重的电器:一个冰柜,一个老式电视机。

冯莫林指着面前的冰柜和电视机有点小自豪地说,这2件电器是他攒了2年时间、利用假期打工赚的钱买回来的。

记得刚开始去学校读书的时候,他非常不放心家里的爸妈炒菜。

去学校前,他会煮几天的菜留给爸妈。

但是到了热天,菜很容易坏,即使山里面天气比外面要凉快一点,也还是会坏菜。

那时,家里的爸妈,要么吃馊掉了的菜,要么靠妈妈那一丝丝的视力,勉强熬点稀饭吃。

他看到爸妈的状况,很难受。

于是,心里就有了第一个愿望——挣钱买冰柜。

冰柜买回来了后,他每次去学校前,都会做多一点菜放到冰柜冻起来。爸妈要吃的时候,拿出来加热一下就可以。

爸爸喜欢听新闻,他又用350块买了一个二手电视机送给爸爸当收音机听。

记者在屋子里还看到,在一堵墙的角落位置,画了一台洗衣机。

以后,洗衣机买回来就放这里。我现在画一个,提醒自己早点赚钱买。

我去商店看了,洗衣机要600多元,我现在手里钱不够,等明年摘烟叶的时候,拿到工资,我就可以买洗衣机啦。”冯莫林摸头憨憨地笑着。

天黑下来,厨房的灶台成了他的主战场。

冯莫林熟练地烧火、炒菜,盛好米饭,把爸爸妈妈搀扶到桌旁坐下,给他们夹了菜,然后才自己开始吃。

第二天,天微亮,冯莫林跟爸妈吃了稀饭后就背着背篓出门了。

去菜地把红了的辣椒全部摘完,趁着太阳出来晾晒。

他说,这些辣椒晒干后,下个星期再回去学校,就可以带去学校旁边的市场卖钱。

山里种的玉米全部熟透,趁着双休日要掰回来,不然会被山里的小动物糟蹋掉。

冯莫林背着背篓走在向上延伸的山道上,山里寂静的有点吓人。

他说这边山里有时会有野猪出没,一个人在地里干活,心里其实很害怕。

他多么希望,爸爸或者妈妈什么都不用做,就陪着他在这里干活,但是这块地太高,爸妈爬不上来。

手脚麻利的掰着玉米 ,每装满一背篓,他就会背着送回家。

因为要赶时间抢收完那一大块地的玉米,他中午甚至都没顾上吃中饭。

背玉米的冯莫林

晚上的时候,回到家的冯莫林突然肚子痛的厉害,爸妈要他去村里诊所看看,他死活不愿意。

爸妈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心里也明白,儿子是担心看病要花钱。

冯莫林肚子痛

后来,还是妈妈哭着求了工作组的人员,帮她去请山下村里医生到家里来。

医生看过之后说,冯莫林没有大问题,只是长期饮食不规律引起的肠胃炎。

医生给他打了一针消炎针,嘱咐他不痛的时候,吃点东西再多休息一下。

医生瞧着冯莫林清贫的家,很同情,也没收出诊费和药费就悄悄地走了。

电视台工作人员,同时也采访了冯莫林暑假打工的烟叶老板 。

老板对他赞不绝口,觉得他人小有志气。

当年才几岁的冯莫林找过来说要打工的时候,他不愿意招收。

因为冯莫林跟他家儿子差不多年龄,他也知道冯莫林家爸妈是盲人的情况。

老板心肠好,允诺每年拿一些钱支助、补贴冯莫林家用。

但是冯莫林高低不愿意 ,他说每个人的钱都挣的辛苦,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几岁大的少年有他的自尊,他虽然穷,但是也不愿活在别人的可怜里,他想用自己的劳动去赚钱。

最后,扭不过冯莫林的烟老板,只好给他安排了轻松一点的活计。

但是,别看冯莫林人小,却很会做事,摘烟叶,串烟叶,做的有模有样还蛮快的。

冯莫林摘烟叶,辫烟叶

冯莫林打工赚到钱了,他会给妈妈买少量、家里一年到头都吃不到的水果,尝尝鲜、打打牙祭。

不忙的时候,他还会很孩子气的摘一些野花,插到妈妈的头上逗妈妈开心。

生活带给冯莫林的磨难,并没有磨灭他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他只是比同龄的孩子提前成熟,更有担当而已。

五年级的冯莫林

他说自己的梦想是:长大了做一名医生,能够治好爸爸妈妈的眼睛。

2022年,冯莫林参加了高考。

填志愿的时候,他了解到本县有公费定向医生委培生,于是他选择了定向医培。

很高兴,他被安康市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录取。

大学开学,他带着爸妈在安康市的廉租房读大学。

廉租房里的冯莫林和爸妈

在医院实习的时候,他拜了眼科主任医师唐德荣为师。

冯莫林说,毕业后,他会带着爸妈再回自己的老家,他会在那里做一名合格的医生。

冯莫林给病人看眼睛

他知道自己居住的山区,还有很多跟爸妈一样——有病却不敢去看医生的病人,他想给那些病人带去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希望。

素材来源网络侵删

来源:微雨燕双飞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