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卖座经验,总结一个凉一个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06 12:24 2

摘要:如今看到五一档一众新片的票房表现,不禁感慨,也许在未来一段时间里,5亿票房,真的会成为一个值得开香槟庆祝的成绩。

在最近的爱奇艺世界·大会上,平台为“大片计划”定下了5亿人民币的院线票房目标。

当时我还在想,5亿就能算是头部、爆款了吗?

如今看到五一档一众新片的票房表现,不禁感慨,也许在未来一段时间里,5亿票房,真的会成为一个值得开香槟庆祝的成绩。

由于春节档的过度消耗和《哪吒之魔童闹海》的一骑绝尘,内地电影市场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片难破局”状态中。目前春节档后新片的最高票房,仅为《向阳·花》的2.29亿。

即便是在五一档稳稳领跑全程的《水饺皇后》,猫眼专业版给出的最终票房预测,也仅有4亿。

与此同时,国产新片想口碑突围也变得越来越难。春节档后,豆瓣评分能够达到7分以上的新片,均是引进片或重映片。

国产新片里口碑最好的,是清明档的《不说话的爱》和五一档的《大风杀》,均为豆瓣7.0分,显然还不足以破圈。

面对市场活力和大众观影意愿的下降,近两年行业总结出的电影卖座经验,也就一个一个地失效了。

这在今年的五一档体现得尤为明显。因为这一众新片,没有一个是“裸装上阵”,都披着一些过往卖座经验的外衣。

01

票房一路领跑的《水饺皇后》,可以说是叠卖座经验叠得最厚的一部作品。

创业题材,在经过了《中国合伙人》《奇迹·笨小孩》等片的成功后,已经约等于描绘中国梦的励志主旋律。虽然本片由香港导演刘伟强执导,故事原型也发生在香港,但为了符合内地的卖座经验,它必然会是目前这种大家都能想得到的模样。

看《水饺皇后》就像看春晚,你大体上会预想到它由哪几类节目组成,哪些元素必不可少。那么它的好,就只能体现在节目表演者的个人水平高。

因此,看《水饺皇后》,你会觉得马丽演得好、惠英红演得好、朱亚文演得好、袁富华演得好……至于整体感觉,也就是中规中矩、不过不失吧。

这种作品的票房保障,自然来自于各种卖座元素的叠加,而难以有意料之外的爆发。

女主选到“200亿票房女演员”马丽,肯定叠上来不少票房。马丽和沈腾是比任何顶流都更靠谱的票房保障,人所共知。

此外,女性成长视角、真人真事改编、前半段的苦难叙事,都是近两年票房小爆款的经验总结。

可以说,《水饺皇后》就是把乾坤圈、混天绫、火尖枪、风火轮拿齐了的哪吒,浑身上下全是法宝,各个都值钱、各个都曾杀敌无数。

一字诗总结:稳!

只不过,最稳的选手稳稳夺冠,票房摸高却不一定高。

02

和《水饺皇后》叠的都是尚有余温的卖座经验不同,《猎金·游戏》由于运作周期过长,导致所叠的卖座经验有一些已经凉了。

比如刘德华的票房号召力。

在这部电影以《东方华尔街》为片名拍摄的2022年,刘德华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在内地拥有稳定票房号召力的港星。即便是开局不利的《人潮汹涌》,都能在后期翻身,斩获7.62亿票房。

可是在2023、2024两年里,刘德华主演的影片密集上映,既出现了《潜行》这样的口碑失控之作,也出现了《红毯先生》这样的票房滑铁卢。

虽然刘德华在努力尝试饰演各种各样的角色,一会儿正派一会儿反派,但他给人的银幕感觉却有些趋同,达不到一片一面的程度,从而让内地主流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

香港类型片的快节奏、强视听,在这两年同样变得不再灵光。卖座经验一凉,践行其道的新项目就变得难以融资。中港合拍片减产已成定局。内地能看到的港片,很可能要看一部少一部了。

03

易小星导演的《人生开门红》并不是对别人卖座经验的践行,而是对自己卖座经验的重复。

2023年的五一档,易小星执导的喜剧片《人生路不熟》上演了精彩的逆袭好戏,从单日票房榜第三一路冲上榜首,最终收获了11.84亿票房,名列年票房榜第十一位。

随后2024年的五一档,同样是喜剧片的《末路狂花钱》也上演了类似的票房逆袭,最终票房达到了7.81亿,名列年票房榜第十二位。

“还是喜剧片有人看啊!”成了当时最热门、最有共识的卖座经验。

于是,没有意料之外,全在情理之中,易小星的新作不仅依然是喜剧片,而且在片名上还构建起了“人生”系列的宣传噱头。

可是,《人生开门红》和《人生路不熟》除了有几个演员相同之外,在故事、人物、主题,甚至风格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别。

《人生路不熟》豆瓣评分只有5.8分,不能算是靠口碑实现的票房逆袭。它的卖座,很大程度与当时马丽在喜剧片领域如日中天的号召力,以及范丞丞的流量有关。

《人生开门红》目前豆瓣评分为6.7分,高于前作,却没有了马丽、范丞丞这种级别的主演。更要命的是,马丽还在同档期的对手那里。最终,该片只是处在了档期的第二集团,不上不下。

仅仅依靠易小星自己的招牌和喜剧片的类型优势,想复制《人生路不熟》的票房成功,如今看来,希望渺茫。

04

虽然曾毅只是主演而非导演了《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但这部电影践行的卖座经验,依然是在前几年非常火热的明星跨界。

在疫情前,其它领域的明星跨界电影圈,无论是当导演还是当演员,只要其没有过气,且在宣传期足够配合,都能取得不错的票房成绩。

有些甚至长留在了电影圈。比如沈腾、马丽、贾玲等人都是从舞台喜剧人转过来的,易烊千玺、张艺兴、欧豪是从偶像歌手转过来的。

曾毅虽然不是流量偶像,但他所属的“凤凰传奇”组合在中国的大众知名度,可不是一般明星能比的。况且曾毅在宣传自己这部大银幕处女作时,可谓不遗余力,多渠道、多场合地不停推介。

按理说,本片是今年五一档最早定档的影片,宣传期最长,曾毅的知名度加上他在宣传期的高度配合,以及影片鲜明的公路喜剧类型,票房即便不能大爆,也至少应该破个亿。

可是本片从上映首日就没有给人“被粉丝托举”的感觉,第二日便被老片《哪吒之魔童闹海》反超。目前猫眼专业版给出的最终票房预测为7750万,破亿无望。

《人生开门红》和《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两部喜剧片在五一档的折戟,让人不得不怀疑,难道喜剧片也没人看了?

05

今年五一档最让人感到惋惜的,是票房成绩仅比两部动画片好一点儿的《大风杀》。

该片虽然是商业气息浓重的犯罪类型片,但在前不久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竟拿下了最高的场刊平均分,并斩获天坛奖最佳编剧、最佳男配角两项大奖。其故事、人物、表演、影像上,都有非常扎实的电影化呈现。

可惜,似乎现在这种遵循电影规律的创作,并不能调动大众买票。就像剧集宣传电影感已经无助于提高收视率一样。

《大风杀》践行的卖座经验,是用硬朗、冷峻、粗粝的手法和带有悬疑感的氛围拍摄犯罪类型片。这条经验总结于2023年底,与今天相隔还不到两年。

那一年,《孤注一掷》《消失的她》《坚如磐石》《涉过愤怒的海》《第八个嫌疑人》《河边的错误》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犯罪片先后取得了亮眼的票房成绩。

于是,“老百姓希望在犯罪片中得到情绪的宣泄”被自然而然地总结出来。

相比于近两年的一众犯罪片爆款们,《大风杀》的品质并没有相形见绌,最多就是主演阵容的星光有限,导演是新人而已。

可是它的票房成绩与那些前辈一比,可就差太远了——首映日票房不足1000万,猫眼专业版预测的最终票房不到5000万。

明明半年前的《误杀3》还有2200多万人次买票进场呢,半年后的《大风杀》就连100万人次都招揽不进来。这卖座经验凉得也太快了吧。

06

对国产片来说,五一档释放了彻骨的寒意。当然可以说:不是观众远离了电影,而是远离了不够好看的电影。但创作能力的涵养、升级并非一日之功,观众还给不给充足的再造周期实在难说。

与国产片经验总结频繁失灵不同,某些引进片的卖座操作,依然有效。

比如近几年每年一部的宫崎骏作品重映/新映。

2023年《天空之城》收获1.35亿票房,2024年《哈尔的移动城堡》收获1.67亿票房。

今年的《幽灵公主》在五一档不显山不露水,却稳扎稳打地拿下了超7000万票房,最终票房有望与前两次引进持平。

只不过,宫崎骏的“家底”已经接近被掏空。接下来,还能有哪位大神的作品,可供中国的引进片玩家薅羊毛呢?

【文/满囤儿】

来源:影视独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