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好的人生》编剧费慧君不拍姐弟恋:一场“反套路”的治愈实验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5-06 12:10 2

摘要:近日,在央视8套热播的一部以保险行业为背景的都市剧《蛮好的人生》以黑马之姿刷新央视收视纪录,其编剧费慧君以“不拍姐弟恋”的坚持,撕开了国产剧惯用的情感套路,转而将镜头对准了中年职场女性的困境与打工人的真实生存图景。这部剧的热播,不仅因孙俪与董子健的演技碰撞,更

近日,在央视8套热播的一部以保险行业为背景的都市剧《蛮好的人生》以黑马之姿刷新央视收视纪录,其编剧费慧君以“不拍姐弟恋”的坚持,撕开了国产剧惯用的情感套路,转而将镜头对准了中年职场女性的困境与打工人的真实生存图景。这部剧的热播,不仅因孙俪与董子健的演技碰撞,更因它用“反爽剧”的叙事逻辑,直击了当代职场人最隐秘的痛点——那些被996榨干的疲惫、被现实捶打后的隐忍,以及看似“普通”却暗流汹涌的成长蜕变。

“不拍姐弟恋”的底气:从情感幻想回归现实逻辑

《蛮好的人生》最引人注目的设定,莫过于胡曼黎与薛晓舟这对“非典型CP”的关系处理。剧中,39岁的保险精英胡曼黎(孙俪饰)与初入职场的薛晓舟(董子健饰)从针锋相对到携手逆袭,但编剧费慧君明确表示,两人之间绝非爱情,而是“混杂了亲情与师徒情的依恋”。这一选择打破了观众对“职场+姐弟恋”公式的期待,却恰恰成就了角色的深度。

费慧君在采访中坦言,胡曼黎的阅历足以让她看清这段关系的本质——一个年轻男孩在人生低谷时对“母亲、姐姐、师父”式角色的依赖,而非纯粹的爱情。这种清醒的拒绝,不仅避免了落入“中年玛丽苏”的窠臼,更凸显了职场女性在情感与事业间的理性抉择:“谈恋爱能带给我两三分的消遣,但要处理八分的世俗事情,我不要谈”。这种对现实复杂性的尊重,恰恰是国产剧中稀缺的“成人感”。

打工人的困境:逆袭神话与血色现实的镜像

剧中,薛晓舟的职场线被观众戏称为“小白生存实录”。从法学院高材生到保险新人,他因死守流程得罪客户、因理想主义沦为职场“炮灰”,完美复刻了初入社会的青涩与阵痛。然而,编剧并未止步于个体的挣扎,而是通过一单“三千万合同”的逆袭,揭露了职场最扎心的潜规则——“没有贵人提携,普通人连赛场都进不去”。

当薛晓舟凭借柜姐尤琪(商界大鳄之女)的助力签下合同时,这场看似励志的逆袭实则蘸着“人血馒头”:尤琪自曝家丑换取父亲妥协,而胡曼黎在庆功宴上的干呕,暗喻了胜利背后的伦理代价。这种对“拼爹”“资源整合”的辛辣讽刺,与《平凡的荣耀》中寒门实习生的困境形成残酷对照,撕开了职场剧惯用的“努力万能论”假面,直指现实中的阶层固化与资源垄断。

烟火气中的治愈:普通人的“不完美蜕变”

费慧君为胡曼黎设计的成长轨迹,同样跳出了“大女主开挂”的套路。这个“嘴硬心软、有瑕疵但真实”的上海中年女性,经历婚姻破裂、事业归零后,并未上演“复仇爽文”,而是学会“爱自己”——从对着生日蛋糕许愿的瞬间,到放下虚荣人设享受工作本身,她的蜕变是细碎而克制的。导演汪俊将这种叙事称为“温暖现实主义”:没有金手指,只有一寸寸从泥潭中爬起的艰辛。

剧中,胡曼黎与薛晓舟的相互救赎,本质上是两个“失败者”的抱团取暖。保险行业作为背景,串联起每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如“每一张保单背后都是人情世故”的台词),而胡曼黎从“向外付出”到“向内自洽”的转变,恰恰映射了打工人从“工具化生存”到“自我觉醒”的必经之路。

结语:当国产剧开始“尊重普通人的疼痛”

《蛮好的人生》的成功,在于它摒弃了悬浮的职场叙事与廉价的情绪煽动,转而用近乎“笨拙”的真诚,描摹了打工人的真实生态。费慧君不拍姐弟恋的坚持,不仅是对角色逻辑的捍卫,更是对观众智商的尊重。当屏幕外的打工人为胡曼黎的生日蛋糕落泪、为薛晓舟的狼狈共情时,这部剧已完成了它的使命——不是提供逃避现实的童话,而是给予直面生活的勇气。

正如网友所言:“真正的治愈,不是告诉你一切都会变好,而是让你知道,即便不好,你也能学会与自己和解。” 这或许正是《蛮好的人生》最“蛮好”的启示。

来源:八卦小喇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