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明星也能赚大钱?四川芬达组合的荒诞致敬与官司闹剧!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06 11:53 1

摘要:在网络世界,模仿成了一条不归路,这俩来自四川的小伙子不但用“芬达”命名组团,更是把杨坤当成了“金蛋”捞。眼看着耍得欢,他们用烟头、抖喉结吸粉无数,连夜攒下30万粉丝。可笑的是,他们的作品竟然变得如同小丑剧般荒诞,歌词篇篇不堪入耳,却也吸引了无数打赏,直播收入一

在网络世界,模仿成了一条不归路,这俩来自四川的小伙子不但用“芬达”命名组团,更是把杨坤当成了“金蛋”捞。眼看着耍得欢,他们用烟头、抖喉结吸粉无数,连夜攒下30万粉丝。可笑的是,他们的作品竟然变得如同小丑剧般荒诞,歌词篇篇不堪入耳,却也吸引了无数打赏,直播收入一天能破十万。当杨坤团队忍无可忍,发函要求删除不当内容时,他们却正是乐在其中,嘲弄这一切,抱着“我不怕,你告我”的心态继续“出名”。这场风波更让他们的粉丝猛增,直播间的卖货也如火如荼。

可社会的一杆秤终究不会偏,法院传票送到时,他们满脸笑意,声称“大明星欺负小老百姓”!我眼中的讽刺在于,他们为了一场官司,竟赚了个盆满钵满,这不就是在法律面前胡来、在底线面前挑衅吗?初次道歉把名改,第二次赠承诺,实际上,心里明镜似的,真相却是一层层包着糖衣的奸计。

网友对这种无底线的模仿早已不买账,正如网络世界正在迎来严管,平台算法也将会惩罚这种争议行为。娱乐绝不能无底线,岂能将道德抛诸脑后!看看那些靠自己打拼、在台上倾洒汗水的真艺人,在他们的背后,值得我们深思的又何止是短视频流量的盛衰。就像小区里的王大爷一句“大明星你可以学,但绝不能抹黑”,为这场闹剧画上了句号。你见过哪些过分的模仿案例呢?快来评论区分享,毕竟学艺先学德,我们都需要清醒!

来源:娱基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