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春苗的女儿上大学,儿子上高中,林春苗在孩子们小的时候离异,独自一人把他们拉扯大,她跟孩子们说自己在城市里洗盘子刷碗做服务员。
林春苗的女儿上大学,儿子上高中,林春苗在孩子们小的时候离异,独自一人把他们拉扯大,她跟孩子们说自己在城市里洗盘子刷碗做服务员。
实际,每天晚上林春苗都会带农民工来自己租住的房子里,一晚上25元。
而这一天,农民工李刚给了林春苗30元以后,林春苗动了5元的恻隐之心,不仅没有找零,还嫌弃这是李刚太脏了的额外报酬。
情急之下的李刚杀了眼前这个年过半百但风情万种的女人。
通过调查工地,在李刚床底下发现带血的衬衫,从而让魏杰和徒弟刘子明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李刚。
李刚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
在交代事实的过程中,他这样说:
“工地停工了,我也想找个工厂给人家打螺丝,可人家不要我,说我年龄太大了,我也要发泄呢嘛!俺工头跟我是一个村的,说起来还把我叫声叔呢,结果来了以后就一直骂,就因为我上厕所多蹲了一会儿,他又骂我还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扇了我一巴掌,我就想出去寻个女人泄泄火。本来说好25,我给了她30人家不给我找钱,非说我身上脏要加5块,把我惹急了,本来不想杀,她一直骂我我拿砖敲了她一下,她还骂不光骂还扇我一巴掌,越骂越难听说我断子绝孙。”
表面上工人李刚是因为5块钱杀了女人林春苗,实际刘子明的这个问句揭开了真相:
工头还扇你一巴掌,你是不是也得把他杀了?
是的,李刚对比自己弱小的人下手。
当时暴怒的李刚在林春苗反复的侮辱下,情绪非常糟糕,拿起水果刀的那一刻并不是受理性控制的。
李刚本身以为自己跟着老乡来到城里打工,对方是个小辈,怎么也会尊重他一下,没想到这个包工头一点面子都不给他,不仅仅骂还当众打了李刚,李刚的自尊被撕下来,他肯定感到特别难受、特别想逃离那个工地。
恰逢停工,他想自己也去拧螺丝,没想到人家嫌弃他岁数大。
可想而知,此时的李刚多么自卑。
这样的状态下,他本来想找个温柔乡安抚下自己的心灵,没想到的是林春苗不仅仅多要他5块钱,还嫌他脏,甚至说他断子绝孙,还给了他一个巴掌。
如果包工头给的那一巴掌能够忍受,可以眼前的这个女人的这一巴掌,让他有了被屈辱到极限的感觉,同时,在李刚这么低能量的状态下,林春苗还说了男人最不想听到的话。
李刚自述那一刻还有些理智没想弄死林春苗,用砖头打了她,然而林春苗没有放弃对李刚的挑衅,依然不断地羞辱他。
结果李刚没有忍住,发生了悲剧。惨痛的事实,但是每一种情绪都应该被平等对待。
我们总是喜欢愉悦的情绪,希望它们停留的时间久一点;同样地,我们都讨厌痛苦等不好的情绪,试图避开它们。
当逃避这种坏情绪的时候,它不会消失,会以另外一种更丑恶的形式暴露出来。
魏杰作为新手刑警刘子明的师父,总是跟刘子明开玩笑,用调皮的方式渗透到每天的工作中,无一例外,在紧张刺激的办案过程中,魏杰所做的,正是给徒弟们提供他们需要的情绪价值的一种方式。
能做刑警,刘子明的业务知识相当了得。
不管是林春苗案件,还是后面的金迪案,刘子明等人都对现场能说出他们观察到的最直接的重点。
而空闲时候,魏杰又总是拿刘子明开玩笑,动不动就会敲打一下刘子明,刘子明却乐得其中。
魏杰这样做,活跃了气氛,也拉进了和徒弟们的关系。
有些人觉得魏杰这样太痞了,可是在几个关键的案件中,魏杰绝对是挺身而出,做表率。
1、魏杰亲自上前将拿炸药的罪犯制服根本不顾个人安危,魏杰很勇敢;
2、魏杰头脑机灵,在分配刘子明去找目标对象的时候,自己早已掌握对方行踪;
3、在抓捕沈福前,魏杰怕出意外,让刘子明回了趟家,足以见得魏杰的温暖;
4、刘子明不知所措对案件非常不解的时候,魏杰及时疏导,给予方向。
真正愿意带你,愿意教你真东西的人不就是这样吗?
人前做榜样,人后给教导。
刑警这个职业,不容易,有这样的师父是刘子明的服气。
写在最后每一种情绪其实都一样,都应该被平等对待,就像调味料有酸甜苦辣,只是味道不一样,它们创造了美食,而情绪则创造了美妙的生活。
魏杰做的,正是给压抑的刑警生活里,带来那么一点甜甜的让氛围带动起来的举动,给到团队里每个人情绪价值,更高效率地工作,去帮助更多的人。
如果林春苗能懂这一点,在李刚发泄坏情绪的时候,及时闭嘴并且能疏导李刚,这不但会保护自己的命,比起选择用身体让农民工泄愤会更好吧。
来源:看剧聊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