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水饺皇后》被网友吐槽:看了两个小时的“湾仔码头”广告片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05 20:22 1

摘要:影片改编自“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健和的真实创业故事。影片详细呈现了臧健和改良饺子配方、与日商谈判等商业细节,甚至出现品牌包装特写镜头,被网友调侃为“湾仔码头发家史纪录片”

影片改编自“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健和的真实创业故事。影片详细呈现了臧健和改良饺子配方、与日商谈判等商业细节,甚至出现品牌包装特写镜头,被网友调侃为“湾仔码头发家史纪录片”

上世纪70年代末,臧健和带着两个年幼女儿在寻亲途中被迫停留香港。

为了生存,她做过洗碗、擦车等苦力活,后在湾仔码头卖起水饺,历经被老板欺骗、病痛折磨、生活压榨等困难,凭借顽强毅力和不屈精神,从街边小贩逆袭成为“水饺皇后”

很多网友表示《水饺皇后》看完了,不太推荐。

感觉看了一部湾仔码头宣传片,故事讲的不太行,属于是那种你期待的部分唰一下就过了。没啥意思的情节占很大篇幅,看完了之后水饺皇后本人的形象感觉很悬浮,像湾仔码头的宣传工具人。

最后二十多分钟真就咋说 硬上价值, 什么为什么外国的汉堡可以全世界卖 而我们中国的饺子却不行。

影片强调“中国水饺走向世界”的爱国情怀,但现实中的“湾仔码头”自1997年起已被美国通用磨坊收购,这一背景在电影中完全隐去。有观众质疑影片利用民族情感包装外资品牌,甚至出现“吃救济金会让孩子自卑”等台词,被指美化个体奋斗、回避社会结构性困境。

情节不合理,比如大b收保护费那段,看到马丽挥刀,就想起了他自己的母亲,保护费就不收了。

尽管马丽素颜增重、惠英红等配角演技获赞,但剧本被指流水账化。部分观众认为臧健和的形象过于“样板化”,缺乏内心挣扎的细腻刻画,其创业过程被简化为“爽文式逆袭”,而糖尿病等真实困境仅一笔带过。此外,反派角色缺失(如黑帮突然悔悟)也削弱了戏剧张力。

讲故事的手段也很低级 里面的很多台词给我一种很多年前宣传片的感觉,诶 、我好喜欢马丽 但是这个电影真不行。

唯一的看点是里面有很多大咖演员 演的特别好 我全程欣赏惠英红的演技,没看的朋友们可以不用看了。

强加感情戏,马丽和朱亚文的那段。观众认为两人感情线缺乏铺垫,与创业主线关联薄弱。例如收保护费情节中,反派因马丽挥刀联想到母亲而放弃勒索,随即插入朱亚文角色表达爱意,被批转折生硬。有观众指出,马丽饰演的臧姑娘原型为现实企业家,加入虚构爱情戏份易削弱人物真实感。

太过煽情,很多哭戏。表现创业艰难,难道就跳不脱哭这一招吗?《水饺皇后》中马丽饰演的角色在创业过程中频繁落泪,被批评为“用哭替代叙事”,削弱了创业过程的具体细节呈现。

原型是山东政协委员湾仔码头创始人藏老太太,她是杰出的企业家 也是带着孩子从山东独自去打拼,幸好碰到贵人一步步成为集团化,非常励志的人物。

就是一部传记片,真的不适合在五一档占这么多的排片。

你看了没有,真的有这么难看吗?

来源:吉棠说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