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3日,演员马丽在长沙《水饺皇后》路演现场情绪崩溃,含泪揭露与沈腾两家人长达十年的网络暴力困境。这场由“荧屏CP”引发的现实悲剧,不仅撕开了娱乐圈“造神毁神”的畸形生态,更让公众重新审视追星文化的底线。
2025年5月3日,演员马丽在长沙《水饺皇后》路演现场情绪崩溃,含泪揭露与沈腾两家人长达十年的网络暴力困境。这场由“荧屏CP”引发的现实悲剧,不仅撕开了娱乐圈“造神毁神”的畸形生态,更让公众重新审视追星文化的底线。
一、路演泪崩:十年网暴下的“正常夫妻困境”
在《水饺皇后》路演中,马丽首次公开描述家庭遭受的极端骚扰:“我们甚至不能和家人一起逛公园,一张合照就能引发诅咒私信。”自2015年《夏洛特烦恼》爆红后,部分极端CP粉将沈腾与马丽的荧屏默契曲解为“现实爱情”,并对其配偶展开持续攻击。
沈腾妻子王琦因一句综艺玩笑“亲完马丽得洗嘴”被辱骂数万条,甚至收到伪造的“不孕不育”诊断书;马丽丈夫许文赫则被贴上“软饭男”标签,全家福照片遭恶意配文“工具人”。更荒诞的是,粉丝曾通过酒店监控画面编造“婚外情证据”,迫使制片方连夜辟谣。
马丽坦言,尽管多次澄清与沈腾的纯搭档关系,但网暴已让双方家庭陷入“不敢公开露面”的困境:“我们只是正常夫妻,却要像做贼一样生活。”
二、网暴链条:从“造神”到“毁家”的畸形逻辑
这场持续十年的暴力,暴露了饭圈文化的三大病灶:
部分粉丝将角色情感投射至演员私生活,将“沈马组合”的喜剧默契强行解读为“爱情未满”,甚至认为现实婚姻阻碍了“CP圆满”。
私密聚会照片被断章取义为“婚变证据”,孩子绘画视频被恶意标注“小三后代”,谣言通过剪辑、拼接形成“证据链”。
攻击者以“为偶像好”之名,要求沈腾离婚、马丽“成全CP”,将个人臆想凌驾于他人家庭权益之上。
三、行业代价:黄金搭档的“拆伙危机”
作为中国喜剧票房保障,沈腾与马丽合作电影累计超600亿元,但网暴正威胁这一创作联盟。马丽透露,2023年春晚排练时已萌生拆伙念头,因“不想家人再受伤害”。
业内人士分析,若二人终止合作,将造成三重损失:
艺术断层:观众失去最具默契的喜剧搭档,行业缺少票房号召力组合;
创作畏缩:演员为避免争议减少互动,作品感染力大打折扣;
人才流失:新人因惧怕网暴回避搭档模式,扼杀创作多样性。
马丽的“最后通牒”不仅是个体反抗,更是行业对畸形饭圈生态的警示。
四、治理破局:从“末端追责”到“源头防控”
面对网暴,国家已构建多层次治理体系:
法律震慑:2024年公安机关对2500余名网暴者采取刑事措施,公益诉讼超5000件;
平台责任:《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要求建立特征库、完善私信规则,对恶意账号永久封禁;
教育引导:浙江等地试点高校婚恋观课程,倡导理性追星。
然而,根治网暴需全社会协同:粉丝应区分角色与真人,媒体需杜绝恶意炒作,平台须优化算法推荐逻辑,避免“信息茧房”加剧偏激。
结语:守护创作与生活的边界
当“喜欢”异化为“占有”,当“追捧”堕落为“伤害”,我们需要重拾最基本的尊重:让演员回归作品,让生活归于平静。正如网友所言:“荧幕上他们是搭档,荧幕外他们是别人的丈夫、妻子、父母——这从来不该是单选题。”
来源:铭心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