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北京的影视圈里,据说有这么一位奇人,导演在拍戏的时候、如果缺一件道具,那无论这件道具有多么古怪、只要找到这个人,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抱着对这一传闻的好奇、我们来到了北京市丰台区的一个偏僻小村里。因为找一件东西特别特别难,尤其是现在拍片子、你要当年历史的东西
冯其孝老师,电影道具师。
在北京的影视圈里,据说有这么一位奇人,导演在拍戏的时候、如果缺一件道具,那无论这件道具有多么古怪、只要找到这个人,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抱着对这一传闻的好奇、我们来到了北京市丰台区的一个偏僻小村里。因为找一件东西特别特别难,尤其是现在拍片子、你要当年历史的东西,你说到人家家里去找,家家户户全都改变了,没有一件存留的东西,你到哪儿找,你是哭天天不灵、哭地地不应,没有办法。自己的同仁、自己的朋友来了以后选择东西,自己看他们很高兴、很痛快,导演那儿需要什么东西、他跟导演说有、我马上给你拿过来,然后他马上到这儿去拿过来,很方便,这样的,给他们提供了方便。既然来了,我们也决定现场考一考冯老爷子,我们提出要准备一场医生办公室的戏,让他现场准备道具,几分钟的时间里、冯其孝就找来了一堆道具,足够应付各种医疗场景。提起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不管是普通观众还是媒体,首先想到的都是导演、编剧、主演,然后是摄影、美术、音乐、服装造型、化妆、后期剪辑等,但很少有人会想到道具,但对于一个影视剧组而言、没有道具师就几乎开不了工,道具师是对影视片拍摄以及舞台演出过程中所需要的道具进行美术创作和管理的人员,对一部大型电影而言、五十多人的道具组只是中等规模,像《赤壁》、《集结号》、《金陵十三钗》这样的大片,道具组起码要百人以上。道具的范畴相当之大,给我感觉、我做道具这么多年,自己感觉剧组其实最复杂的、就是说物件最多的、最复杂的就是道具部门,因为文学上、剧本上,靠导演他的创作、他的灵感、他的整个的大框架、整个影片的框架那种节奏归他管,但是整个的场景、从内景的陈设到外景的陈设、到动的跟静的、大的跟小的这些东西,要体现这个年代,体现这个时代感,体现这个质感,全靠道具来表现,这个道具大到飞机大炮、军舰轮船,小到一个钢笔、一块怀表,一个身上衣服挂件、一个针线,那都归道具管,所以它太复杂了,种类太多了,没完没了的。当然、对于一个道具师来说,寻找到合适的道具、这也许是要伴随他整个职业生涯的难题,1976年、刚刚加入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冯其孝就遇到了一个大考验。第一部片子自己做道具,他就让自己担任道具组长,自己记得拍的第一部片子、叫《猎字99号》,感觉没有什么问题,然后导演呢、当时导演是严寄洲,道具我感觉挺新鲜、第一部干这个片子,自己一想没有问题,当时果断地就答应了,说没问题,结果干的过程中、自己一看完全是变了,你知道吗,我的天哪,自己一看、自己说这个道具原来这么复杂。《猎字99号》讲述的是我公安人员在工厂党委和广大群众的密切配合之下,同盗窃海军装备图纸的特务进行斗争的故事,这部电影的导演严寄洲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有个绰号、叫“不赔钱的导演”,他拍摄的电影由于构思精巧、悬念强烈,每次都能赢得极高的票房,为了让《猎字99号》更好看,他超前设计了一场公安局利用计算机破案的场景。当时我们真的公安局的机房还真没有这个东西,你知道吗,真没有这么高级的先进的东西,现在我们国家、后来自己就了解到啊,我们国家在北京只有一家有这种电子仪器,现在还正在运转、正在使用。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电子计算机在我国还属于最顶尖的科研设备,能不能把这些国家的宝贝借出来拍戏、导演严寄洲心里根本没底。自己那时候也是年轻 好胜,那时候感觉什么都不怕,然后厂里就给自己一台大屁股吉普车,开着就去了,去了以后、打听到738厂电子仪器 北京有线电厂,自己一找就找到他们书记,他们书记一听接待我、在办公室接待我一看、来了一个解放军同志,年轻的解放军同志,说什么事、正在开会呢,然后他就出来就接待我,当时大家、全社会对拍电影感觉很新奇,那时候没有这么多剧组,哪有这么多剧组,剧组很少的就是几个电影制片厂,那时候没有电视剧、就只有电影,所以只有这个电影制片厂,有北京电影制片厂和八一电影制片厂,就这两个电影制片厂,才能拍片子、拍得很少,所以他们就很重视这个事,然后当即就召集会议,各车间的领导、各处的领导、各管理部门的领导都集中到一起,专门开了一个会,然后当时让自己参加,让自己把来意说清楚了,自己就给他们讲、我们八一厂拍了一个现代化的宽银幕 一个公安的一个戏、一个电影,然后里边就有这么一个场景,需要这些东西,说怎么办,自己给他们讲清楚这个故事情节以后、他们就开始研究这个事,当即就跟自己说这样吧、小冯,你先回八一厂你等着,等我们确定了以后,到时候我给你打电话。几天以后,这家电子仪器厂还真的把昂贵的设备拉到了片场。导演一听自己的这个情况,一下子给我拍大腿了,说小冯你的胆子真大,我们国家唯一的这些独生子就这么几个、我的天呢,你把它们能够借过来,好家伙、你这胆子也忒大了,这要给人家搞坏了,咱们怎么能赔得起、说这个,自己说导演没事、人家书记亲自带车带队,自己说有专家给我们组装,结果他们很利落,一到八一厂一来,一会儿、给我们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就给我们组装好了,组装好了以后、接上电源一弄,运作得非常好,最后导演一看、高兴了,说小冯,这就是我要的这种效果,那个效果特别好,那个《猎字99号》我们可以看那个画面、有那么一段。根据导演的需要、把道具找到借来,只能算是一个道具师的入门课,冯其孝之所以神、在于借不来的道具,他也有办法。你比如说像这幅画,这幅《江山多娇》图、这是中影集团拍的一个电影,叫《天安门》,导演去验景、验景的时候一看,中间好像缺点东西,叶导就把自己给叫来,冯老师过来,我看一下这个、这个地方好像缺一幅大画,你最好能不能给我找到一张五米乘两米五的这么一幅大画,然后名字叫《江山多娇》。导演叶大鹰要的这幅画、原名叫《江山如此多娇》,是国画大师傅抱石和关山月在1959年为国庆十周年创作的大型国画,这幅画就挂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的必经之地,这幅画上有毛泽东手书的江山如此多娇几个字,这幅画别说借了、就是想看一看也很困难,对于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般的道具师早就知难而退了,但是冯其孝却满口答应了导演的要求。自己就赶紧跑到我的制作间,当时我们道具都有制作间,跑到制作间里面、自己让自己的木工师傅叮咣五四把这个大牌子就做好了,做好了以后呢、自己让自己的裱糊工把宣纸都裱好了,当时自己就现场提笔开始画,当时画完了以后这个画还没干呢,两个半小时我们裱好了、弄好了,然后给他抬上去了,抬上去了以后、导演一看,呦、这还正是我要的《江山多娇》,挂上一看、效果相当不错,后来他不知道听谁说的,说这是我画的,后来他专门把自己拉过去,他说老冯、这画是你画的吗,画得真是不错,最后自己还真是两个小时自己给他画完了,就这幅画、《江山多娇》。道具师的能力要表现在哪儿呢,就说有些东西你不光是用实物来说话,有些东西虽然不是实物、它是假的,但是质感完全是跟真的一样、甚至胜过真的质感,所以这就需要一种你绘画的一种感觉,所以道具师、自己说道具师他不光是就是说你对历史、对文化,你有一定的经验,而且呢、你又绝对必须要具备的就是你的绘画、你的美术、你的音乐,你的就是艺术功底,必须要具备这些东西,你只有具备了这些东西、你的工作才能做到家,做到位。在中国的影视圈里,道具师没有完整的专业培训机构,基本上靠在实践中慢慢地磨练成长,在拍片的过程中、冯其孝也遇到过一些与国外同行交流的机会,在交流中、他感受到了中外道具师的差别。因为自己也看到在美国、他们一些搞道具的这样的人员,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你比如说这么一个杯子,很普通的一个杯子,人家都用纸、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包好了以后、就是码放在箱子里面,给它盖好,就是说它借出去是什么样、人家原封不动地给你一层一层打开还给你,虽然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小事、但是体现出一种什么呢,一种文化、一种修养。为了做一名称职的道具师,冯其孝不仅学会了钢琴演奏以及国画、根雕,还积极地结识各行各业的朋友,这些积淀、让他在担任道具师的时候,常常能给导演带来惊喜。比如说像《士兵突击》里边这个臂载笔记本电脑,那个键盘是非常非常小,就是绑到胳膊上、臂载笔记本电脑,那个画面是通过戴眼镜、眼镜的左上角有一个像指甲盖这么大一个屏幕,镶到里边去,你的肉眼看到的就是很大的一个屏幕,因为距离近、看到的是一个很大的画面,所以它是一种非常非常现代、非常非常时尚的这么一个通信的一系列的一些电子流程,所以这些东西,你对这些东西也得懂、多多少少得懂啊,不能弄出来是外行,让人一看、尤其一些专家一看,这弄得全是小儿科,对不对,还必须要弄得特别特别真实、特别特别像。自己在昆明的时候,自己认识了徐总,然后自己找到他,他那儿有研制的好多先进化的武器,所以自己就结识了这么一个朋友,他帮自己大忙了,我们《士兵突击》用的通信车、用的一些最现代化的装备,基本上全是出自他们公司的一些设备,然后经过自己来组装、经过自己来改造,最后形成了《士兵突击》所需要的这些臂载笔记本电脑、GPS定位、炮位的定位,测距定位、空气探测仪、地表探测仪、毒气探测仪等等。冯其孝毕竟是一位八一电影制片厂的道具师,所以他最拿手的还是战争戏,2013年7月、吴宇森的新作《太平轮》正式开机,为了拍摄、吴宇森专程找到了冯其孝。
来源:铁面人解读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