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正憋着一股劲儿呢,新电影《转念花开》已经在路上了,瞄准的可是那超长待机的春节档!
贾玲自从去年那场“消失术”+“变形记”震惊四座之后,你以为她能歇会儿?没门儿!
现在正憋着一股劲儿呢,新电影《转念花开》已经在路上了,瞄准的可是那超长待机的春节档!
想想《你好,李焕英》和《热辣滚烫》连着两年炸翻春节档。
这要是再来个“三连冠”,贾玲是要在电影圈焊死自己的“春节档女王”宝座啊。
再看杨天真。当年“咔嚓”一刀切了胃,那动静闹得,比贾玲瘦100斤的讨论度也小不了多少。
几年过去,镜头前的她确实苗条了不少,小蛮腰都出来了,但那股子“老娘就是这么活”的劲儿一点没变。
依旧是那个金句频出、事业搞得飞起、偶尔还给你来点“行为艺术”。
那个40岁生日的“葬礼”派对的狠角色。
一个靠汗水硬生生“凿”出新形象,一个借医疗科技“弯道超车”求改变。
这俩人最新的状态,就像是冰与火的碰撞,背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减肥这点事儿,更是两种活法,两种选择。
贾玲自从《热辣滚烫》那身腱子肉亮瞎大家眼睛后,除了必要的宣传,她确实没像以前那样,满世界综艺刷脸了。
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姐们儿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票大的。
这不,新片《转念花开》的消息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这回,贾玲不讲母女情深,也不光是个人逆袭了,她把镜头对准了一个特带劲儿的题材,那就是反传销。
看来贾玲是铁了心要在商业片里,塞进更多她想说的“硬核”内容了。
演员阵容也挺有看头。贾玲自己肯定跑不了,老搭档张小斐继续挑大梁演女主,还拉来了杨紫和实力派王骁。
这组合拳打出来,感觉票房和口碑都想抓。
尤其是贾玲和张小斐这对“患难姐妹花”,从默默无闻一路相互扶持到如今的顶峰相见。
还能继续在新片里并肩作战,这份情谊在塑料姐妹遍地走的娱乐圈,简直是股清流,看着就让人舒服。
回想贾玲这一路,从逗乐全国的小品演员,到中国影史票房最高的女导演,再到为了角色把自己逼到极限的“拼命三娘”。
《热辣滚烫》那100斤的背后,是外人看不见的汗水、泪水和自我怀疑。
电影里那些训练镜头,假不了,那是她用一年多的时间,一点点啃下来的硬骨头。
从还能笑着说自己选了条“地狱路”,到后来累得连话都说不出,只能闷头练,那份狠劲儿,是真刀真枪的。
当然,红了是非多。电影火了,质疑声也来了。“过度营销减肥”、“瘦了没喜感了”。这些话肯定也扎过她的心。
但你看她,好像也没太往心里去,转身就投入到新作品的筹备里。
最近和日本影后安藤樱合拍杂志,俩人激动拥抱的照片刷屏,大家又开始对着她的胳膊线条、脸部状态品头论足。没办法,谁让她现在是话题中心呢。
至于她的私生活,贾玲一直捂得严严实实。
网上那些“隐婚生子”的瓜,听听就好,没实锤。如今43岁的贾玲,目标越来越清晰:做个好导演,讲好故事,用实力说话。
这份专注和韧劲儿,比单纯瘦了多少斤,更让人佩服。
再看看杨天真的“快刀斩乱麻”。
当年可是凭一己之力,把“切胃减肥”这个词送上了热搜。
消息一出,网上炸了锅。好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疯了吧?为了瘦,连胃都不要了?这代价也太大了!
毕竟,咱老祖宗都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就算现在不讲究这个了,可主动切掉身体一个重要器官,还是让很多人心理上接受不了。
更何况,胃这东西,切了可就真没了,影响吃饭、吸收营养,搞不好还影响寿命。大家觉得,运动、控制饮食,虽然慢,但好歹安全啊。
选择动刀子,这不就是拿健康当儿戏,本末倒置了吗?
当然,后来也有声音说,杨天真做手术不完全是为了好看,可能跟她本身的一些健康问题有关,算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要是真这样,那情况就复杂了,外人的确不好瞎评论。但不管初衷是啥,这选择本身的大胆和高风险是毋庸置疑的。
刚做完手术那会儿,她自己也承认身体虚弱,状态不佳。
几年过去,40岁的杨天真怎么样了?从她自己晒出来的照片和视频看,确实是肉眼可见地瘦了一大圈,据说从快200斤减到了120多斤,整个人利落了不少。
但更吸睛的是,她那股子劲儿还在。该做直播做直播,该搞事业搞事业,该输出观点怼人还是照样犀利。
前阵子那个40岁生日办“葬礼”派对的操作,简直是把“杨天真”这三个字刻在了脑门上,永远不按常理出牌,永远能让你目瞪口呆,顺便再收割一波流量。
围绕她的争议,自然也没停过。手术效果能保持多久?会不会有后遗症?靠这种方式瘦下来,真的健康吗?会不会助长社会上那种病态的“以瘦为美”风气?
这些问题,估计还会一直伴随着她。毕竟,切胃不是魔法棒,后续如果生活习惯不注意,体重反弹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把贾玲和杨天真放一起看,特别有意思。俩人都曾因为身材问题被推到风口浪尖,都下决心要改变,但选的路子,简直是南辕北辙。
贾玲走的是一条“笨”路,一条靠汗水、毅力、时间硬磨出来的路。先增肥再暴瘦100斤,这过程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她把自己关起来,拒绝美食诱惑,忍受训练的枯燥和身体的极限,最终换来了肉眼可见的蜕变,还有那份从内而外散发出的坚韧和自信。
这条路,苦,但踏实,符合咱中国人骨子里那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信念。她用亲身经历告诉你,只要你真想,真拼,很多事儿,努努力,是能成的。
杨天真选的是一条“快”路,一条借助现代医疗科技,试图抄近道、缩短痛苦历程的路。切胃手术,效果来得快,但风险和未来的不确定性都摆在那儿。
这条路,挑战了很多人对“努力”和“自然”的理解。它更像是这个讲究效率、看重结果的时代,催生出来的一种选择。但这“快”的背后,代价是什么?
除了手术风险,还有可能对身体造成的永久性改变,以及它可能引发的关于“什么是真正的健康”、“我们该如何看待身体”的更深层讨论。
站在个人选择的角度,成年人有权利决定怎么对待自己的身体。
贾玲选的路,符合她的性格和她想达到的目标;杨天真选的路,或许也有她自己的考量和无奈。咱外人,真没必要站在道德高地上指指点点。
咱到底是要“瘦成一道闪电”,还是要活得“健康有劲儿”?
体重秤上的数字真没那么神。身心都舒坦,能吃能睡能跑能跳,这才是硬道理。
胖瘦美丑,各有各的好。多点宽容,少点刻薄,大家都轻松。
如今,贾玲正摩拳擦掌,准备用她的第三部电影继续“打江山”。
杨天真呢,也依旧在她的商业世界里乘风破浪。她们的故事还在上演,围绕她们的讨论估计也不会停。
但说到底,她们的人生是她们的。
无论选哪条路,那个叫“健康”的行囊,可千万别弄丢了。
那才是咱这趟人生旅途,最最宝贵的家当。
编辑:小脑袋
来源:微光的藏书阁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