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清宫剧为何爆火,如今又为何集体隐退?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5-04 04:40 1

摘要:想想上次熬夜刷的剧,还是2023年的繁花,2019年的庆余年,2018年的如懿传,2015年的琅琊榜……为什么以前经常看到的清宫剧,近几年鲜少看到了,取而代之的多是以汉文化为背景的,比如还原唐朝市井生活的《长安十二时辰》,讲述北宋汴京市井文化,融合茶道、点茶记

前几天和同事闲聊,因为剧荒所以让她推荐好看的电视剧,没想到,他也因为剧荒,所以正在N刷欢乐颂。

想想上次熬夜刷的剧,还是2023年的繁花,2019年的庆余年,2018年的如懿传,2015年的琅琊榜……为什么以前经常看到的清宫剧,近几年鲜少看到了,取而代之的多是以汉文化为背景的,比如还原唐朝市井生活的《长安十二时辰》,讲述北宋汴京市井文化,融合茶道、点茶记艺等雅事的《梦华录》。

一、历史脉络——满清贵族的分布

提到历史脉络就不得不提辛亥革命了,当时清朝政府举步维艰,摇摇欲坠,作为清廷重臣的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的同时,也放弃了清算满清贵族。

后来民国战乱,满清贵族携带着数百年来搜刮的巨额财富,一部分贵族北迁至东北,在日本的帮助下复辟伪满洲国,后来伪满洲国崩塌后,这部分人又逃亡到日本韩国等国家;另一部分贵族南下至香港,甚至移民海外,比如新加坡等国家;还有一部分满族人,选择扎根在了祖国的五湖四海。

逃亡日本的贵族

由于很多满人有“铁杆庄稼”(大概是现在的铁饭碗),所以平日生活多以文艺戏曲等文娱消遣为主,而民国时期,一部分满清贵族后裔又开始涉足文艺行业,与生俱来的传统优势为他们进入文艺领域奠定了基础。

民国大佬中的满清贵族

二、发展壮大——满清贵族卷土重来

八十年代后,很多之前逃亡至海外的满清贵族携带资金来华投资,清宫剧开始爆火。90年代开始,以戏说乾隆、还珠格格为代表的戏说流派,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资本是逐利的,随后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记等,通过亲民、世俗化的宫廷文化宣传,塑造了理想化的封建王朝形象,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等历史正剧,又用满清王朝的视角解读了那段历史,商业维度的成功,带来资本的持续流入。如此一来,满清文化从八十年代之前的批评批判,逐渐“洗白”,开始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还珠格格

三、遗留隐患——满清贵族残余势力

2019年,公安部破获了一起满洲分裂势力的案件,一个名为满洲协和会的组织被有关部门查处,该组织前身为伪满洲国时期,现在呢,是一个注册在美国致力于复辟伪满洲国的组织,拥有成熟的组织架构和4000名成员,其中不乏80后、90后的年轻人加入,设有总统、市县官员职位,从满清文化认同者中招募会员,每年举办所谓颁金节和祭祀活动,追忆“前朝光辉”,活动资金更是牵扯出很多境外势力,比如,很多宣传手册的印刷地址为韩国,而韩国一些组织,始终觊觎我国东北三省。这个以复辟满洲国为目标的团体被曝光后,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我们也开始意识到,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有人为满清这段历史翻案,实在让人瞠目结舌。

协和会会旗

协和会徽章

四、文化认同——有容乃大

在我看来,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本质就是文化普遍认同,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强大,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正在不断提升,汉文化作为中华文明核心组成部分,可以包容万物,但我们要正视历史创伤,纠正清宫剧中美化满清封建统治,贬低汉族文化的行为。清宫剧的退场不是终点,而是华夏文明重塑的起点。

来源:天天开心追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