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一刚过,央视晚会主持人阵容的调整直接炸了热搜——连续两年稳站C位的龙洋突然消失,五十岁的朱迅时隔多年重回大型晚会舞台。
五一刚过,央视晚会主持人阵容的调整直接炸了热搜——连续两年稳站C位的龙洋突然消失,五十岁的朱迅时隔多年重回大型晚会舞台。
这场看似普通的人事变动,背后藏着央视布局的大棋局。
眼尖的观众发现,今年五一晚会少了龙洋标志性的“俏皮庄重”混搭风。
这位85后主持人这几年堪称“央视劳模”,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春晚,甚至能把苏轼讲成段子手上热搜。
但今年五一,她连影子都没见着。
业内人倒不意外:“央视主持人轮岗早就是公开秘密。 ”
龙洋现在既要主持《经济半小时》,又在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据说还在参与总台重点项目的策划,忙得脚不沾地。
更关键的是,五一晚会是直播,容错率极低,让经验值爆表的朱迅回来镇场子,等于是给节目上了双保险。
朱迅的回归让不少人直呼“爷青回”。
2018年春晚提词器黑屏,她和任鲁豫硬是靠即兴发挥撑满三分钟,这次五一晚会音乐提前半拍,她一个眼神就让乐队秒懂节奏——这种教科书级控场能力,全网找不出第二个。
但争议也随之而来。
有观众吐槽:“朱迅主持像新闻联播,和任鲁豫搭档像开会,完全没有龙洋那种松弛感。 ”
甚至有人翻旧账,说她主持《星光大道》时语速快得像赶火车,和董卿、周涛比业务差距明显。
面对“代际审美脱节”的质疑,央视显然更看重她的“定海神针”作用——直播晚会出不得差错,老将坐镇才能守住专业底线。
彩排现场有人拍到,龙洋的徒弟邹韵全程跟着朱迅记笔记。
朱迅这次回归不仅要撑场子,还得给95后小花们当活教材。
撒贝宁当年从法制频道转型综艺时,也是被前辈带着跑遍各大晚会才练出来的。
龙洋的脱口秀式主持吸引年轻人,朱迅的专业性稳住基本盘。
这种“双轨制”在《中国诗词大会》就试过水——龙洋负责造梗,康辉负责控场,收视率直接翻倍。
李思思离职后,央视再不敢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现在中生代有任鲁豫、尼格买提,新生代有王嘉宁、张韬,再加上朱迅这类“退休返聘”的老将,就算有人翻车也不怕断档。
年轻人想要龙洋的“苏轼段子”,老一辈认准朱迅的“零失误”。
央视夹在中间,既得用朱迅守住直播晚会的品质红线,又得靠龙洋们在B站、抖音抢流量。
龙洋每次露面都被拿来和董卿比诗词储备,朱迅回归又被对比周涛的台风。
网友辣评:“央视新人像在闯关,得过完‘前辈比较’的副本才能上位。 ”
任鲁豫和朱迅这对“经典组合”今年被嫌互动生硬,网友直言“像AI对台词”。
其实他俩私下很少合作,反观任鲁豫和龙洋录《国家宝藏》时,即兴接梗都能上热搜——央视该考虑给主持人安排点团建了。
关于龙洋的缺席,最疯的猜测是“她要接棒董卿主持春晚”。
这还真不是空穴来风——去年她主理的网络春晚数据碾压同期节目,年轻观众投票让她上春晚的呼声超高。
但更可能的是,央视在给她憋大招:攻读博士、参与国际传播项目,或许正在准备接棒《新闻联播》。
至于朱迅,这次回归更像是“最后一舞”。
临近退休的年纪还要带新人、扛直播压力,被网友戏称“央视人形教科书”。
但换个角度看,她正用最后的影响力给行业上一课:流量会过时,但专业能力永远能打。
央视这波操作,表面是换个主持人,实则在下一盘融媒体时代的大棋。
龙洋的“消失”给了观众想象空间,朱迅的回归守住品质底线,而撒贝宁们正在综艺和直播里开辟新战场。
这场新老交替的大戏,或许比晚会本身更精彩——毕竟,能同时让00后和60后都搬小板凳吃瓜的,也只有央视了。
来源:宋遇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