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追《甄嬛传》时,很多人总盯着果郡王和甄嬛的虐恋掉眼泪,却忽略了四郎和甄嬛的婚姻才是最血淋淋的现实。
追《甄嬛传》时,很多人总盯着果郡王和甄嬛的虐恋掉眼泪,却忽略了四郎和甄嬛的婚姻才是最血淋淋的现实。
那些看似温柔的“原谅”,就像钝刀子割肉,一点点把感情磨成了带血的枷锁。
01
婚姻里的“原谅”
其实是自欺欺人
四郎发现甄嬛和果郡王的私情后,干了一件特别“窝囊”的事:他假装不知道。
明明派夏刈查到了证据,还要自我洗脑“万一是误会呢”;
明明气得要死,却对自己说“都怪允礼勾引甄嬛”。
这哪是原谅?分明是打落牙齿和血吞。
这和现在多少夫妻一模一样!
老公发现老婆手机有暧昧短信,第一反应不是质问,而是偷偷删记录;
老婆撞见老公衬衫有口红印,反而帮他找借口“应酬蹭上的”。
为什么不敢撕破脸?
因为成年人早就学会用“装傻”来保全体面。
四郎怕失去甄嬛后前朝后宫失衡,普通人怕离婚后财产分割、孩子抚养权扯皮。
所谓的原谅,不过是权衡利弊后,给自己找的台阶。
02
婚姻最毒的陷阱:
用孩子当胶水
四郎原谅甄嬛的关键转折点,是胧月带着哭腔说“想额娘”。
看着女儿眼泪汪汪,皇帝立刻心软接甄嬛回宫。
这一幕看似温情,细想却脊背发凉。
孩子成了父母维系婚姻的工具。
多少夫妻吵架时甩出一句“要不是为了孩子,我早离婚了”?
孩子被迫成为婚姻的人质,听着父母说“我们都是为了你”,却要替破碎的感情背锅。
孩子从来不是婚姻的救生圈,反而是最痛的见证者。
03
比出轨更可怕的是:
连恨都不敢明说
四郎对甄嬛最残忍的报复,不是赐死果郡王,而是他临死前死死拽住黄带子喊“毒妇”。
这个动作暴露了真相:他早就恨透了甄嬛,却硬撑着演了十几年“恩爱夫妻”。
甄嬛回宫后,四郎每次见她都带着试探的笑,连宠幸她都要安排眼线盯梢。
甄嬛嘴上说着“四郎待我极好”,转头就偷偷喝避子汤。
两人抱在一起时,一个想着前男友,一个盘算着制衡前朝。
就像隔壁王叔总吹嘘“我老婆离不开我”,其实两人分床睡三年;
就像李姐朋友圈晒着结婚纪念日大餐,转头和闺蜜吐槽“要不是房子写两人名早离了”。
婚姻成了皇帝的新衣,谁先捅破窗户纸,谁就输了。
四郎和甄嬛纠缠到死都没分开,根本原因就是婚姻捆绑。
甄嬛需要四郎的皇权庇护娘家,四郎需要甄嬛制衡皇后,他们有利益共同体。
从甘露寺到凌云峰,十几年的互相算计早成习惯。
皇帝不能承认戴绿帽,宠妃不能背上弑君骂名。
写在最后
很多人以为甄嬛当上太后就是胜利,但看她老年时对着镜子发呆的样子,分明写满孤独。
四郎用原谅困住她,她用复仇杀死四郎。
最终两个人都成了紫禁城的囚徒。
他们也狠狠地给了现实婚姻的2记耳光:
1. 别把“为了孩子”当遮羞布
胧月见惯父母互相算计,早早就学会装哭讨皇帝欢心。
父母演戏,孩子只会学得更虚伪。
2.“原谅”不是创可贴,而是慢性毒药
四郎每原谅甄嬛一次,就往感情里埋一根刺,最后两人拥抱时早已遍体鳞伤。
十年前看《甄嬛传》,觉得最痛的是凌云峰风雪中的离别;
如今再看,最窒息的反倒是四郎“原谅”甄嬛后的那些夜晚。
婚姻从来不是童话,而是两个成年人明知前路荆棘,仍愿携手开路的勇气。
若有一天连挥刀斩棘的力气都没了,或许放手才是对彼此最后的温柔。
就像甄嬛最后没流的那滴泪:“四郎,那年杏花微雨,你说你是果郡王,或许从一开始,便都是错的。”
声明
所有的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原版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来源:圆扁眯眯